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是啊,网络就像一条高速公路,把我们和世界连接起来。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都在享受着网络带给我们的方便与好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感受一下信息高速公路给我们和我们的朋友所带来的快乐,好吗?  相似文献   

2.
一、发挥校园网效益的重要作用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最基础设施就是网络,未来的世界是网络世界,未来的我们都会生活在网络的世界里。校园网的建设不是目的,应用才是目的,应用是网络的生命,建而无用就是浪费。目前,我们都面临着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问题,校园网的建设无疑为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网络开展网上教学,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的转变。网络也可以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科研、办公环境,提高办公效率,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相似文献   

3.
试论网络蕴涵的四种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特网技术层面的开放性、平行性、兼容性决定和保证了它的自由、平等、兼容的精神,而因特网的开放性决定了信息共享是不可或缺的精神。以数字为基质的电子媒介和以电脑网络为标志的科学技术在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之外构筑起一个另类空间-网络世界(或虚拟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中,因特网自身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着它具有不同于我们现实世界的基本精神,实行着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游戏规则”,自由、平等,兼容与共享就是网络世界的基本精神和准则。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21世纪是一个网络的时代,脱离了网络便等于脱离了一个世界。其实,在这个数字化生存的时代,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网络的出现的确为我们勾画了另一个神奇的世界。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它把人和人、人和信息紧  相似文献   

5.
刘静 《河北教育》2004,(10):33-34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化浪潮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它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网络世界、虚拟空间所带给学生的全方位的综合信息,是传  相似文献   

6.
雷娟 《现代语文》2006,(8):62-62
网络学背靠“网络”,面朝“学”,从本质上讲,只是学借以传播的媒介或说方式不一样。我认为不管是传统学,还是网络学,只要是学都应是关注社会、历史,关注人人的心灵与情感。网络学也不应超出这个范畴,但同时我们又不能否认“媒介即信息”。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的新方式。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作为一种新颖特殊的字样式——网络学的基础特征。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正在改变着我们,改变着世界。我们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应用网络,驾驭网络,而不应成为网络的奴隶和受害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利用QQ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亲密接触”,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与尝试,感到利用QQ开展班主任工作有着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为更  相似文献   

8.
梁杰 《山东教育》2005,(16):64-64
不论我们是否承认,网络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并融入我们的生活。学生们率先大步迈进了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在把丰富的知识、信息奉献给他们的同时,也把“垃圾”和“黄毒”塞给他们,造成了负面的、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道德失范。网络德育,已经成为世纪之交凸现在我们面前的德育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建设已经完善,网络概念逐步深入人心,为网络课堂教学的开展铺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以计算机与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与学的方式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崭新的领域。由此,我们提出了将信息技术学科与美术学科协作进行网络教学的设想,以((漫画世界》该主题单元为例,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科协作教学的模式。本课是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0.
孙雅静  高凤翔 《海外英语》2011,(7):326-327,329
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社会得到快速发展。网络流行语成为了语言学界这几年备受关注的一个语言现象。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为我们解释了语言系统的本质属性—顺应性,提出了新的语言观和语言使用观。该文尝试从顺应论的角度去剖析网络流行语是如何在网络语境中顺应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来到我们的身边,它的到来大大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同时也造就了又一类群体,即网民群体。这一群体有着别样的生活方式:特殊的环境——虚拟网络社区,网络语言,网名等。网络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网民群体理所当然也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3年1月,中国上网人数已达5910万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5.4%。中国互联网用户已居世界第二位。而全球上网人数也是以数亿计。网络的普及速度已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福建教育》2007,(3):8-10
网络为教研打开了一个敞开、明亮的世界,让教研更快捷、方便。在这里我们架设一方平台,让教师谈畅游网络教研的欣喜、议网络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思让网络教研更有效的对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2004,(3):11-12
北京的春天似乎来得很晚,风却猛了些,阳光尽情地明媚着,渲染城市的繁华和文明。在现代文明充斥下的城市生存,网络让我们感知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在享受科技给我们好处的同时也增添许多困惑:我们处于怎样的网络环境?网络究竟将我们带向哪里?未来的网络世界又是怎样的景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位于北京东长安街一号的D—Link友讯网  相似文献   

14.
包国庆 《教师博览》2004,(12):24-27
在本刊举办的“网络伴我成长”征活动结束之际,我们特发表(意大利)世界教育系统学会主席包国庆教授的“网络孕育的教育信息学”一。包教授的章,从宏观上为我们的这次征活动作了一个学术总结。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及其网络从物质形态上来讲是机器和软件的统一体,但是它模拟了人的思维模式成为人工智能的载体,因而成为人类大脑的延伸,成为人类改变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力量的延伸。力量不是单纯的工具,它更意味着理念、思维方式等人类特有的自我超越的方式。当前,不少人陷入这样的误区:仅仅把计算机及其网络看成工具,这样就不能全面地理解智能的超越力量所在,延缓了人类自我超越的步伐。我们要明白:人类对象化活动的实质就是自我超越,计算机和网络世界仍然是人的世界,仍是需要人类超越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育》2007,(11):12-14
网络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态。以网络为平台的博各是大众目由百说的敢住半台.是芸芸众生精神生命自由呼吸的最佳通道。“教师博客”,更是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从本期起。我们将专门开设“教师博客”栏目,选登老师们的精彩博客文章。 栏目开篇.我们选择了刘良华博客里的几篇文章。我们热切期待着更多的老师向我们推荐自己的博客。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一个新的世界已展现在我们面前。人们突然发现世界改变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网络社会正在形成。知识驱动、结构改革、管理创新将成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主旋律。社会各领域均在寻求应对策略,以便更好地与世.界接轨。为适应新世纪社会巨大转变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为适应知识经济与网络社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档案部门应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接受挑战。  相似文献   

18.
【做法】网络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把一个五彩缤纷、良莠不齐的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作为老师.我们开始会感到手足无措.但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引导学生如何高质量地在网络世界徜徉。因为网络改变的只能是一种学习方式.但不变的应该是我们对母语文化的执著。  相似文献   

19.
顺应时代潮流 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网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网络作为新的传播媒介 ,是一柄“双刃剑”,为思想政治工作既带来了新的机遇 ,也带来了必须加以认真研究的课题。在网络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有可为。我们要充分重视和研究网络传播的特殊性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相似文献   

20.
一、发挥校园网效益的重要作用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的最基础设施就是网络 ,未来的世界是网络世界 ,未来的我们都会生活在网络的世界里。校园网的建设不是目的 ,应用才是目的 ,应用是网络的生命 ,建而无用就是浪费。目前 ,我们都面临着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问题 ,校园网的建设无疑为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利用网络开展网上教学 ,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的转变。网络也可以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科研、办公环境 ,提高办公效率 ,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当人们意识到已经离不开网络 ,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