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会议报道改革一直是媒体研究探讨的话题.近年来会议报道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媒体对于受众接触会议报道后的反馈却缺少相应的关注.本文从反馈报道入手,以媒体对"两会"的报道为例,从传播效果、传播的双向互动需求、公民的传播权、媒体接近权以及新闻事业的群众路线等层面进行分析,以期探究会议的反馈报道价值所在,并对反馈报道的可操作性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改革会议报道,贵在形式创新”为议题,从求精、求深、求活、求实四个方面,阐述了改革会议报道的必要性,提出会议新闻报道贵在形式创新,要与时俱进,提高会议报道可读性观点,并结合实际,对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树立交流媒体的公信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领域,权威性报道不仅被报人和媒体在新闻实践中孜孜以求,也是新闻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权威性报道与新闻真实性,权成性报道与媒体公信力之间的关系,权威性报道在媒体中地位,权威性报道的分类,权威性报道的契机,权威性报道实现的路径等几个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无论对新闻实践还是对新闻专业的教学,都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采写力量、版面、传播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新闻不可能对天下事逐一进行反映,因此,典型报道就成为新闻报道的有效方法。本文围绕典型报道的平民化视角,从典型、典型报道、平民化典型报道等几个方面来诠释这种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全国两会和新疆两会都是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大量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在这里集中讨论和解说,两会也因此成为媒体比拼实力的一个擂台。新疆地方媒体在2011年的两会报道中,无论在报道内容还是报道形式上都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本文借此对一些创新提出见解,以期探索重大会议报道和重大主题报道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媒体在北京奥运报道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媒体在对北京奥运的报道中,既要承担起全球多元文化交流和沟通的重任,又要展示出自己的文化传统。在报道内容和报导形式上,可以从摈弃金牌报道模式、淡化政治色彩、突破议程设置、进行视觉文化传播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世界上电视媒体最发达的国家,而中国却有着最多的电视受众,由于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原因,两国的电视新闻报道理念有着诸多不同,所以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我国媒体了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并对之进行借鉴以期更好地加强我国软实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很快被美国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协会注意到了,它们纷纷利用社交媒体来提升其组织的教育会议的影响力和效果。美国俄亥俄州教育厅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来提升教育会议的影响力,把新的教育政策和改革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引发全州教师讨论和参与,并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来评估教育会议传播效果、教师们的反馈情况,以及根据反馈确定怎样更好推进教育改革。推特是该州教育厅利用的社交媒体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不断进步将人类带入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健康观念逐渐得以关注,随之健康传播成为当前环境下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以澎湃新闻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的雾霾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媒体雾霾报道的框架进行分析,从报道时间分布、内容分布、倾向分布、框架分布上分别进行分析,最终总结出在当前环境下新闻媒体进行健康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媒体责任感得以重视,但媒体报道的专业性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三鹿事件掀起了中国奶界的“大洗牌”,而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也发人深思。文章从三鹿事件反思我国舆论监督报道面临的窘境,进而提出了改进报道艺术、提高报道质量、突破舆论监督瓶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唤醒人们的集体记忆,激发爱国热情,是主流媒体在建党百年重大主题报道中的重要任务。在媒体融合视域下分析《人民日报》建党百年报道中的融合创新产品,着重梳理内容上的创新之处,以期为主流媒体未来的重大主题报道工作提供经验和路径,以主旋律带动其他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群众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日益凸显。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工具,在报道群众体育开展和政策宣传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西安晚报》2012年5,6,7三个月体育版的群众体育报道,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报道进行了特点分析,并认为媒体可以从报道选题、报道角度和报道方式三个方面来完善群众体育报道。  相似文献   

13.
深度报道本是报纸的强项,但电视媒体为了抢夺受众市场,通过种种形式和手段将触角深入深度报道领域,近十几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现实和形势的不断变化,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也面临着一定的改革与创新,如何做好这一领域的深度报道?如何让电视新闻的软肋变成强项?如何发挥这种特有的报道方式的优势,让电视台在众多媒体尤其是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立足并切到应有的蛋糕?  相似文献   

14.
今年年初,新疆北疆地区遇到了60年不遇的暴风雪,雪灾给农牧业及群众生活造成重大损失,新疆日报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前往灾区采访,刊发了大量的文字、图片。这是新疆日报近些年来对灾难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但灾难给媒体提出的问题也是全新的、全方位的。本文对新疆日报的此次雪灾报道进行了一次回顾、梳理,总结了几点成功与不足,以期探索一种灾难性报道的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5.
碎片化的信息在社会广泛传播,给欲加想要了解事件真相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谜团,并造成很大的误解,对于不幸事件中的乘客的家属来说是更严重的伤害。马航失联作为突发性灾难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因而也广受媒体的关注。然而,我们也看到了有些媒体在这次事件报道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专业的报道现象——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轻薄死者,缺少人文关怀。鉴于在此事件中的专业性问题,媒体应该引以为戒。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行为也该进行总结与反思,提高专业的思路来报道一系列灾难性事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媒体应力争成为社会良性运行的正确引导者。  相似文献   

16.
媒体误读是当前体育报道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作者就媒体误读的成因、表现及媒体误读的后果及防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的肆虐影响了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的既有格局,疫情期间日本主流媒体纷纷聚焦于中国疫情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关注中国抗疫进展的同时,仍然沿用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框架,以"他者"的角度塑造中国抗疫形象。研究采取框架分析法,选取了2020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日本5大主流媒体的1090则日文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题材框架、议题框架、叙事框架、态度框架四个维度探析了日本主流媒体涉华疫情报道的媒介框架。研究发现日本主流媒体涉华疫情报道的题材框架注重延伸解读,议题框架上中美关系贯穿整个议程,叙事框架被西方强调冲突的新闻价值观所绑架,态度框架借西方信源表达负面情绪。整体报道情况虽然呈现出中立偏负面的态度,但正面解读仍不可忽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今后中国提升对日传播效果、促进两国民意相通之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电视新闻报道影响力被稀释的背景下,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要成为主打强档栏目,必须创新。乡土文化正是地方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源泉,其具体策略是:深度理解乡土文化,理念上有效提升时政报道创新意识;有机融合乡土文化,实践上积极探索时政报道创新途径;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内涵上充分体现时政报道创新的以人为本;拓展传播资源空间,实现时政报道传播的最大化提升。  相似文献   

19.
李俊 《惠州学院学报》2005,25(5):104-108
近年来, 我国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有逐渐弱化的趋势。如何改进典型人物报道? 文献片《走近毛泽东》的成功, 从人物表现方面给了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不同新闻媒介在表现和刻画典型人物时, 要扬长避短, 发挥自己优势, 运用各种传播符号, 增强感染力, 强化传播效果;典型人物报道在突出重要性、显著性的同时, 要加强时新性、接近性等新闻价值要素; 在报道视角上, 典型人物报道要贴近当前的时代精神, 选取符合受众心理的视角开展报道。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中气象报道写作观念也发生了四个转变: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转变;从突出宣传功能向突出信息传播功能转变;从气象信息利用向环境生态友好转变;从客观报道向深度报道转变。文章对这种转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