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Web of Science和ESI数据库高被引论文的界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SCI)和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在全球科学评价中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引文分析工具对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系统介绍了应用Web of Science和ESI数据库确定高被引论文的标准和方法,如限定被引频次法、百分比法、普赖斯定律法、共时法和历时法等。对各种确定高被引论文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国SCI收录期刊整体和不同分区被引半衰期的国际对比情况。【方法】 将我国(不含台湾地区)SCI收录期刊与G7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新兴国家代表韩国、印度、俄罗斯SCI收录期刊被引半衰期整体及各分区(Q1~Q4)进行对比,并采用Spearman 对11个国家被引半衰期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我国SCI收录期刊被引半衰期不管是整体水平还是位居不同分区(Q1~Q4),均低于除韩国外的其他国家。除俄罗斯外,其他10个国家SCI收录期刊的被引半衰期与引用半衰期均具有相关性(均为P<0.05),被引半衰期与其他指标部分有相关性。【结论】 我国SCI收录期刊同仁要正确认识期刊被引半衰期的国际现状,调整下一步工作策略,如将出版语言改为英文、多发表国内外有创新性的论文、加入国内外大型数据库、开发并定向推送数字化产品等,促进我国SCI收录期刊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郭彬  杨振中 《现代情报》2016,36(10):164-170
本文以2010-2014年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开发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以“科技创新”作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共收集445篇文献。通过应用文献同被引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科技创新前沿的文章进行了描述及研究,揭示了这5年科技创新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合作模式,产品绩效的影响因素和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系,科技创新商业化,创新战略的选择,开放式创新下的知识管理,新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对创新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从实践经验里提炼出SCI被引频次检索最优途径,并对被引参考文献检索的三种检索方式进行查全查准的实例对比,指出"被引标题"检索字段加上人工核对才能保证查全率和查准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网络版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统计2007年-2011年石河子大学被SCI/SSCI收录的文献,并从文献类型、语种、学科分布、来源期刊、合作机构、基金资助机构、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21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产出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分析。分别对高被引科学家论文数量的排序-频度分布和规模-频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揭示了高被引科学家排序位次与论文数之间的负指数函数关系,三分之二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数量在100-400篇之间。对高被引科学家年均论文产出力的研究发现,高被引科学家的年均SCI论文数量约为7篇,不同国家和不同学科高被引科学家的年均论文产出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全面分析国际权威科技期刊非可被引文献(NCD)的引证特征以及其对影响因子(IF)的贡献。【方法】 选择2014年被SCI数据库收录的、IF较高且发文数量较大的10种国际权威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统计2年引证时间窗口下,各刊可被引文献(CD)数量、NCD数量、被引频次、自引等情况;分析NCD的被引和NCD对CD的施引情况;最后对不同类型NCD的引证效率以及其对IF的贡献进行研究。【结果】 10种国际权科技威期刊发文数量、被引频次、自引量百分比较高的NCD类型是社论、信稿、科技新闻,3种文献引证效率也较高;NCD的被引量和NCD对CD的引用量在IF被引量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最高达42.66%;NCD对IF的贡献率最高达32.83%。【结论】 NCD不仅可被引而且还对文献进行施引,社论、信稿、科技新闻对期刊被引频次和IF的贡献较高,NCD对IF的贡献率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研究2010-2014年中国新被SCI收录科技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分析发展态势。【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和JCR,预估各期刊2014年度影响因子(IF),统计H指数、零被引率等文献计量学指标,研究IF和零被引率、大陆地区发文和大陆施引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我国新被SCI收录期刊发展势头良好。【结论】 当前应从减少零被引率、提高国际论文比、组约高质量研究性论文、优先资助填补我国学科空白的英文期刊等方面促进我国SCI期刊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侯长来 《情报探索》2005,(1):54-55,73
借助《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简称CSTPCD)对SCI著者引证索引中被引著者姓名进行辨识和地址追踪,重点介绍了名、址追踪过程并给出了相应实例。以实例数据为依据列举了检索方案的检索效果,并分析了影响检索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与沿线国家展开了广泛的科技合作。本文借助Web of science 和ESI数据库对中国与64个“一带一路”国家的高被引合作论文进行研究,包括合作论文总量、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占比、产出国家和研究机构、载文期刊和基金、研究方向等,以了解科技合作的进展状况和优势学科。结果发现,论文总量、总被引频次、H-指数和高被引论文数量显著正相关,论文数量和论文质量都存在不均衡性,中国更偏好与地理位置较近、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高被引论文的数量表现出逐年增加的总体趋势,并且近两年的高被引论文同时也是热点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于化学、物理、工程、医学等优势学科且多分布在SCI的top期刊上,中国科学院是高产机构,中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的科技合作发展对策,本文的研究发现和结论能够有利地推动高质量合著论文的产出、增加科技合作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计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JCR原始数据为基础,定量计算了各国期刊的引用指标值。结果表明,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仍属较低水平。分析了中国期刊国际影响力不高的原因,并指出中国期刊应从数量型发展转到质量型发展的健康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在信息检索、科技论文评价和知识结构演化方面,引文分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格式化全文数据库的出现,引文分析迈入了4.0时代——全文引文分析阶段。但是,目前还没有中文的格式化全文数据库,这极大地制约了全文引文分析在我国科技文献中的研究和应用。[方法/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建立高效的中文全文引文分析依赖的数据集和检索平台的方法,主要包括:1)提出了基于规则和SVM分类方法的论文元数据和引用提取方法;2)提出基于Spark平台的实现高效引文内容分析标准化数据集生成方法;3)提出建立引用内容的科技文献检索平台。[结果/结论] 引文内容分析标准化数据集的建立将全面提升全文引文分析在我国科技领域中的研究效能,提高科技文献查找精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解析中文学术期刊与中文引文数据库中错误引文的特征、成因与影响,以引起中文学术期刊编辑部与数据库编制机构对错误引文现象的重视,并为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错引现象提供方法论方面的借鉴。【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以2005年《中华妇产科杂志》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错引文献为例,讨论了中文期刊与中文引文数据库中错误引文的识别方法,初步研究了该现象的成因及影响。【结果】 引文数据库中错误引文分为作者错著与数据库错标两种情况,陌生情境引用、字型或拼音编码相近、著录规则理解性偏差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引文错著;引用关系匹配算法的缺陷、施引文献作者的卷码著录遗漏及数据库信息导入方法的不完善是数据库错标型错引记录产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各方面应共同努力推动建立涵盖科学共同体所有利益相关主体在内的错误引文报告机制抑控错误引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史雅莉 《现代情报》2019,39(4):34-41
[目的/意义]对科学数据引用标准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国外实践经验,为我国科学数据引用标准化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在对国内外科学数据引用标准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法,从数据引用服务的开展、数据引用标准实施指南的联合推行、数据引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及引用标准实施效果的反馈4方面深入分析澳大利亚ANDS数据引用实践。[结果/结论]通过调研及分析提出我国科学数据引用标准实施建议:便捷的用户服务、DOI技术的嵌入使用、系统化的数据存储与管理和广泛的业务合作。  相似文献   

15.
以ES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从学科相对产出和相对引文影响比较分析了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科研论文产出,并进一步考虑论文产出和引文影响在学科之间的非均衡分布,从学科专业化和标准引文影响两个维度刻画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科研论文产出的相对位置。发现中国科研论文总数虽已居世界第二,但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科研论文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学科结构布局也存在一定差异。当前,中国正处于从学科专业化指标值=0.5、标准引文影响指标值=0.6向学科专业化指标值=0.35、标准引文影响指标值=1.2双重跃迁的关键时期。本文研究方法及结论对于认清中国在世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具有一定的补充和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刍议SCI在科研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SCI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检索系统之一,涵盖了数千种国际性权威科技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和引文的数据信息,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的使用SCI作为科研绩效评价工具。SCI进入中国后,我国许多科研机构、大学管理部门也同样把SCI作为我国科研绩效评价工具,推进了我国科研事业发展。但SCI自身也有其局限性,过分依赖SCI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有关科研管理部门采用SCI作为科研评价工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引文分析数据广泛应用于科学评价,使科技论文引文计量的缺陷开始逐渐显露出来。本文对引文计量的特点及其自身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针对其不确定性及目前滥用引文计量的混乱,提出了对引文计量范围、计量方法及评价机构、评价系统的规范管理的建议。
Abstract:
Citation analysis data is widely used in scientific evaluation,which makes the deficiencies of citation calculation of scientific papers begin to emerge.In this paper,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tation calculation and its existing uncertainty is expounded.In view of its uncertainty and the current confusion over the abuse of citation calculation,suggestions for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citation calculation range,calculation method,evaluation organiz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研究医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的数据出版政策,为国内同类学术期刊制定数据出版政策和科研人员投稿和共享科研数据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科院SCI期刊分区表中医学大类1区影响因子排名前50的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调研期刊网站的投稿指南等信息,从政策的强弱、数据的类型、数据存储的位置、数据引用的方式等方面对各个期刊的数据出版政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 94%的期刊发布了数据出版政策,但政策要求力度较弱,仅有部分期刊将数据出版作为论文发表的条件之一。不同类型数据存储位置不一样,数据可用性声明格式不统一,这增加了数据获取的难度。【结论】 国际顶尖医学期刊的数据出版政策发展进度不一,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9.
毛璐  许鑫  邓璐芗 《情报科学》2023,41(2):126-134
【目的/意义】研究数据在科学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高价值研究数据的引用对推动科学研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评价出高价值研究数据并对此进行引证显得尤为关键。【方法/过程】本文从DCI近十年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集入手,确立研究数据评价指标和方案。【结果/结论】低被引数据集作者总被引频次与高被引数据集差距悬殊;高被引数据集具有数据作者篇均被引频次较高;基金资助数量较多;数据仓储机构的数据平均被引频次较高;关键词数量、操作方式较多;提供DOI号及元数据描述方式较详细等。为数据引证影响因素的分析带来一定启发。【创新/局限】得出数据引证行为的优化实施建议:促进评价体系多元化、培养数据伦理意识、规范数据引证形式、加强各个环节的数据治理。  相似文献   

20.
《科技管理研究》是我国科学及科学研究的核心期刊,本文利用《中国知网》(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对该刊的载文量、下载量、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等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揭示该刊在我国科学及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及学术影响力,以期对期刊的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