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这两年全国及各地高考作文大部分是话题作文,并且大部分是“文体不限”或“自选文体”,只有湖南省的作文要求是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这对于平日写惯了“淡化文体概念”的考生来说是一大难事,很多考生写记叙文不是记叙,写议论文不是议论,写的只是以某物作为线索串起几个片断来抒发情感的片断散文。因此有些考生语文高考失误。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文中的真实生活指什么?是不是一定要是考生亲自经历过的?2000年秋全国高考作文题“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的“注意”事项中说“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这中间的“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展开想象”三个方面基本上对高考作文中  相似文献   

3.
高考作文中的真实生活指什么?是不是一定要是考生亲自经历过的?2000年秋全国高考作文题“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的“注意”事项中说“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这中间的“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展开想象”三个方面基  相似文献   

4.
高考将临,静下心来思考了几个关于高考作文的问题,说出来供高三同学参考。一、关于“话题”与“文体”已经考了7年的“话题作文”,一大特色是“文体不限”。这类作文的命题,在文体要求和文体难度上应当说是一视同仁的,即既有利于写记叙文,又有利于写议论文;否则,命题者的“文体不限”便是一句空话了。考生千万不要费时去琢磨此题写哪种文体最合适,特别不能把“提示语”里的几句话,依次拿来充当自己的议论层次。这样做,看起来挺省事,其实犯了高考作文的一大忌——成千上万的考生在文体选择和议论思路上“撞车”了!当许许多多考生都扑向议论文…  相似文献   

5.
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试题: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格——沉稳。水的灵秀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常年保持一种蔚蓝,沉稳的大山却一年四季变幻出不同的景色。读了上面材料,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个话题包含两个方面,你可以写其中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一今年江苏卷作文题,在命题形式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设置的话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跟前面材料“一般见识”,与之处于同一层面,从而使考生的思维不能顺利地完成从具体到概括、从形象到抽象的重大飞…  相似文献   

6.
面对社会变革和时代的需求,2004年《语文新课程实施标准》正式实施。当年全国11省的高考作文马上体现出考题大变脸。江苏的高考作文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很多考生感到无从下手,写出的文章很难体现出其中的辨证关系。上海的题目“忙”写什么都可以,却让有些想好了准备要写点什么的考生不知所措。浙江的“我省人文环境与经济发展”是社会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论文,好多考生写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了。福建高考作文题目是“人物与文学形象”。有个学生倒也没有交白卷!  相似文献   

7.
从1999年的“假若记忆可以移植”,到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高考作文中都出现了“文体不限”这一要求。其实,文体不限从打破议论文一统天下的1998年就开始了,只是当时没有明确提出而已。这一要求的提出,摒弃了过去那种只写议论文的限制,拓展了考生的写作思路,让考生有了  相似文献   

8.
陈满华 《湖南教育》2003,(20):39-40
缘何拒诗歌于门外 高考导向的原因。高考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高考作文考什么,语文老师就训什么,学生就练什么。高考作文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禁令,即不能写成诗歌。最先,高考作文是规定了体裁的,一般要求写成议论文。恢复高考以来,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都兼顾到了,就是没考过诗歌。后来,高考作文对文章体裁的限制有所松动,“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依然排斥诗歌。这几年考的是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再指名道姓地不允许考生写成诗歌,但“不少于800字”的限定显然是针对诗歌的,更少见有考生写诗歌得高分的成功范例。高考作文事关全国范围内公正、公平地选拔人才,怎能不考虑到评卷、阅卷的操作难度而排斥诗歌?于是乎,没人在这方面苛求高考作文。  相似文献   

9.
关于“话题”与“文体”已经考了7年的“话题作文”,一大特色是“文体不限”。这类作文的命题,在文体要求和文体难度上应当说是一视同仁的,即既有利于写记叙文,又有利于写议论文;否则,命题者的“文体不限”便是一句空话了。考生千万不要费时去琢磨此题写哪种文体最合适,特别不能把“提示语”里的几句话。依次拿来充当自己的议论层次,这样做,看起来挺省事,其实犯了高考作文的一大忌——成千上万的考生在文体选择和议论思路上”撞车”了!当许许多多考生都扑向议论文,都按部就班地解说“提示语”中的几个小观点时,每一位考生的个性就被扼杀了;…  相似文献   

10.
2000年高考作文题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材料,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写一篇作文,并且“文体不限”。一看到这个作文题,笔者脑中就闪过这样一个疑问:今年高考作文能否写诗?  相似文献   

11.
考测点导航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是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高考试卷上要求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四大类文体,有时指定文体,有时排除一些文体,考生都不得不按其规定去写。而近三年,高考作文写作都是“文体不限”,但这并不是不需要文体的规范,淡化文体,主要是指考题的开放、灵活,不拘泥于单一要求。其次考生一旦设定某种文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检查考生语文综合能力和思想水平的最好方式 ,学生要写好临场作文 ,除了平常应多读、多练 ,夯实写作基础外 ,还应掌握一般考场作文的写法。笔者认为 ,写好考场作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扬长避短 选好文体从 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附带材料 ) ,到2 0 0 0年高考作文命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附带材料 )的命题趋势来看 ,对文体要求已由闭合式转向开放式 ,即除诗歌形式外 ,文体不限。在这种情况下 ,考生不能以自己的喜好为坐标来定文体 ,而应该仔细衡量一下 ,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是什么 ?擅长描写记叙 ,就应选择写…  相似文献   

13.
从2000年开始,一些地方中考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作文命题由文体的“限制”到“不限”,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受到了老师和考生的热烈欢迎。但是,有的同学在写作“文体不限”的作文时却反而无所适从。例如某省有一中考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作文。结果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作文写得有点不伦不类:前面看起来纯粹是在说理,很像议论文;接着陡然一转,说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于是就开始详细地讲故事,俨然是记叙文;接下来便“啊!……”直抒胸臆,又像是抒情散文。整篇作文,中心松散,真像“杂文”。这样的一篇文章,且不说文体上是个大杂烩,就内容而言,说理没说透,记叙没记清,抒情不酣畅,岂能得高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同学的各类文体知识薄弱,平时缺乏这类作文的训练;另一方面,还与不能正确领悟“文体不限”这一作文要求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对“文体不限”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动笔前,同学们有灵活选择文章体裁的自由,也就是每一个同学看到文题后应尽可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写。擅长记叙、描写的写记叙文,擅长论辩的写议论文,擅长抒情的写散文等。如有一中考作文试题《朋友》,考生结合自身写作实际和生活体...  相似文献   

14.
·解读考纲·一、解读考纲2005年《考试大纲》对高考的写作要求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这一提法,不仅比原来的更科学、更合理,而且对考生的要求也更高了。事实上这两年高考作文题中不少“文体不限”“文体自选”的。有些考生选择了书信、日记、消息、通知、总结、报告等应用文体,还有一些考生选择了辩论词、对话录、演说词、戏剧、诗歌、散文、寓言、小小说等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这不能说不合要求,考生无论选择哪一种文体(包括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都是可以的。高考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检测考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另类作文是近两年高考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99年高考作文首次出现“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要求,于是就产生了一些另类作文,都别具一格。2000、2001年由于“文体不限”或“自选文体”,考生们不只在记叙文、议论文两股道上挤来挤去,而是另辟蹊径,大胆选择新文体,这样,另类作文大量涌现,佳作频出。另类作文看似难以完成,实际上也是易于学习的。据粗略考察,这些另类作文从手法上看大致分为以下类型:借用文学体裁 在考生们看来,只要文体不限,那么各种文学体裁都可“拿来”为我所用。抒情散文、小说、童话、诗歌、戏剧都可以…  相似文献   

16.
一、作文题(50分)请以“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注意:①“书”这个话题很宽泛,作文的内容只要与“书”相关,都符合要求;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展开想像等;③题目自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二、试题解说这是一道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灵动性的话题作文。因为“书”这个话题的范围很宽泛,即作文的内容只要与“书”相关就可以;而且作文的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这些都给予考生较为开阔的写作空间。但要想写出令人满意的佳作来,考生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围绕话题,妙拟题。话题作…  相似文献   

17.
狗眼看人     
“狗眼看人”,毕竟与人不同,要错,那也是狗的错。今年江苏高考作文的话题是“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可以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写这样的文章,当然不是叫你就山说山,就水说水的,但灵动、沉稳却是话题中的两个关键词,偏离了那两个关键词,那就是离题了。本文写的是“狗眼看人”,把一个虚伪、奸诈、贪婪的张局长说成了沉稳、  相似文献   

18.
绍兴的山仍然伏卧着,但那样的沉稳的潜伏中分明隐着不屈的灵动。鲁迅的身影依然是高大的,但那样的高大沉稳中分明透着掩饰不住的亲切与灵动。真正的男子有铁骨,还有灵动飞扬的心。今年江苏的高考作文话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如果写“个性与共性”,显然就比较牵强。但是,如果写“个性与多面性”,则是话题的自然引申,是切合题意的。该考生写的是后者,审题正确。有着灵秀山水的绍兴古镇走出了“坚硬”、“沉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不管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命题人都要求考生“文体自选”。但是,由于受网络作文、新概念作文以及学生追求个性等因素的影响,许多考生在文体上力求所谓的新奇怪异,以致没有一个明确的文体概念。非驴非马,不伦不类,四不像。如有的考生写记叙文,编述故事但记叙的要素不齐备,文章朦胧晦涩难懂。有的写议论文,引用事例过于烦琐冗长,不会概括。议论不像议论,记叙不像记叙,说明不像说明,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这样文体不明的作文,即使符合题意,得分也自然是比较低的。  相似文献   

20.
2000年高考作文题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材料,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写一篇作文,并且“文体不限”。当时一看到这个作文题,笔者脑中就闪过这样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