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图书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虽说从它的最初的无意识的萌芽算来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然而,真正作为一门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分支科学,它仍然还处在它的幼年时期.我国自1935年程伯群的《比较图书馆学》一书的出版,以后无甚发展.直到近年来,才开始介绍国外的情况和着手研究.在西方,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比较图书馆学随着比较方法在各门学科中广泛应用而兴盛起来.成立了一些组织,出版了一些著作.图书馆学的专家们首先对比较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探讨,经过二、三十年的演进发展,虽说已初具轮廓,但仍是一些呈现出众多细微差别的理论,对比较图书馆学的定义、范围、目的等意见还  相似文献   

2.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瞬即百年. 回首往事,岁月如痕.标刻着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之印纹.从封建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从第一所图书馆学校到数十家图书馆学专业教学点的蓬勃发展,从第一份图书馆学刊物的诞生到数十种图书馆学刊物的争奇斗艳,从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的艰辛到几代图书馆学者的奋争,从第一部图书馆学理论著作的出版到数百种图书馆学著作乃至数以万计图书馆学论文的发表,从几所国立图书馆到上万所公共、学校、科研等不同类型图书馆的发展,从数百名从业人员到拥有数以万计的图书馆员,从保守到开放并进行广泛的世界交流,从为少数人服务到为社会及大众服务,均印证着我国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3.
看到2002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吴慰慈、董焱编著的《图书馆学概论》(修订本),由于自己也讲授过这门课,所以比较关注,翻阅了这次的新修订本。一看才知道修订本从体例到内容,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使我高兴地感到这是近年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人类的文明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它迅速普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广泛地涵盖了涉及科学、文化、教育及经济建设等各个领域,并日渐对我们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及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出版...  相似文献   

5.
《1956-1967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规定了包括图书馆学在内的15个学科应研究的主要问题及需完成的重要著作,第一次将图书馆学纳入到国家科学发展规划日程.该规划纲要中规定的有关图书馆学的相关内容,鼓舞了广大图书馆学人,彰显了图书馆学的学科地位,推动了图书馆学著作、教材的出版,为图书馆学的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建国初期图书馆学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我国图书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译著是中外图书馆学交流的桥梁,百年来我国图书馆学著作翻译历经1911-1949年、1949-1979年、1980-2010年三个阶段,三个时间段内图书馆学译著的出版呈现出三次转变和三次高潮.  相似文献   

7.
比较图书馆学是一门方法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才 《图书馆学刊》1994,16(1):10-11
比较图书馆学是一门方法科学王才(内蒙古重县图书馆)比较图书馆学是一门方法科学,而不是构成图书馆学体系西大分支学科(普通图书馆、专门图书馆学、应用图书馆学、比较图书馆学)之一一、就比较图馆学的研究对象而言.我们说.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各国的图书...  相似文献   

8.
中华图书馆协会《图书馆学季刊总索引》第一号出版已整整五十年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理论空前发展,图书馆学刊物和图书馆学论文索引编辑出版的数量之多及内容之广泛丰富,都是这本索引书难以比拟的.然而,作为运用外国引得(Index)的方法给中国图书馆学论文做索引的第一部著作,今天翻阅起来,不仅不觉陈旧过时,反而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解决科技书刊出版难的问题,中国科学院从1990年起每年拨款300万元(从1993年起每年增加50万元),设立科学出版基金,支持优秀的、重要的科技书刊的出版。科学出版基金设立至今已历时三年,回顾三年的工作,第一年筹建,第二年基本走上正常工作轨道,第三年探索前进,经历了“探索中前进,实践中提高”的逐步完善过程。一科学出版基金的管理是一项新的工作,缺乏经验。为了管好用好基金,充分发挥基金的作用,我们首先作了一些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受理了期刊和图书的申请、评审工作。 1.建立规章制度基金设立初期,根据中国科学院颁布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试行条例》和《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最初接触图书馆学是很久以前的事情。那时的我,只知道它曾经是一门历史上的显学,模糊的印象中只有"刘向"、"郑樵"、"章学诚"等一长串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学术荣光的名字。今年恰逢西方图书馆学诞生200周年,同样首先让我记起的是1807年德国人马丁.施莱廷格(Matin Schrettinger)的名字。可见,"人"才是学问的主体。而处于不同政治体制私历史文化传统下的人们,他们对于图书馆学的理解,以及建立图书馆学的途径和模式,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相似文献   

11.
1807年,马丁·施莱廷格(Martin Schrettinger,1772-1851年)首次使用了“图书馆学”这一概念,并于1808年出版《试用图书馆学教科书大全》,这标志着图书馆学学科的正式诞生。1887年,杜威(Melvil Dewey,1851-193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创办了世界第一所图书馆学校;1926年,芝加哥大学在卡内基基金的资助下设立了第一所图书馆学研究生院,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分析框架下的图书馆学学科属性与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社会学中学科属性定位的扩展分析框架,对图书馆学的学科属性进行深入分析。从学科的认知维度看,图书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软"科学;从学科的组织维度来看,图书馆学是一门"分野度"较高而"城市化度"较低的学科。因此,在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发展中,应注意整合资源促进主流范式及学派的形成,重视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并着力培育弘扬图书馆学研究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台湾出版的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情报科学)期刊发展过程和现状,通过统计,分析,归纳出台湾此类期刊的主要特色及不足。  相似文献   

14.
吴稌年 《晋图学刊》2002,(1):10-12,30
针对"图书馆学是否一门科学"的疑问,总结分析了人们对图书馆学科学性的误解,进而通过图书馆学的发展脉络,阐明了图书馆学的描述--解释--预测的发展阶段,从而得出图书馆学是一门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正>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870001)基金资助的《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一书,近日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以民国时期出版的图书馆学著作为研究对象,从它们的产生背景、研究内容以及对当时和后世所产生的影响,来考察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在学术史上的独特地位,明辨其是非得失,以鉴古知今、继往开来。作为一部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述史,该书是作者范凡女士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反复锤炼而成的,将为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学术史的构建提供一块可靠基石。  相似文献   

16.
据目前所见文献,“图书馆学”一词最早引入我国是谢荫昌于1910年10月发表的连载译文《图书馆教育》,三个月后,《图书馆教育》一书正式出版。随着清末民初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教育和图书馆学研究均取得进展。1920年代,文华图书科的创办、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举办的暑期图书馆学讲习会等,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学学科的确立。我国图书馆学人在吸纳国外图书馆学体系的基础上,逐步补充发展,1934年以刘国钧为核心创建的最具代表意义的图书馆要素说,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学体系的初步形成。此外,关于“图书馆学是一门科学吗?”的疑问,以李景新、李惠君等为代表的图书馆学人从图书馆学的科学性、为什么研究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学有什么用处等方面予以解答。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确立了中国进入文化发展的新时代。国家把文化发展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国策"地位,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大发展时代,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已经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出版、教育与文化发展出版和教育是一对"孪生子"。出版从诞生那一天起,无论是古代出版还是现代出版,就与学校和教育密不可分,至今如此。对于文化而言,教育是手段和过程,  相似文献   

18.
德国的出版管理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的出版管理体制魏玉山,杨贵山自从15世纪古登堡发明金属活版印刷术后,德国就跻身于世民出版大国行列。到自动为止,德国有出版社2000余家,年图书出版品种6万余种,已成为世界第三出版大国。德国的出版管理经历了一个以政府特许为特征的行政管理到政府与行业...  相似文献   

19.
为鼓励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广大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撰写更多的优秀学术论文,支持更多的优秀学术成果发表,进一步促进学术繁荣和事业发展,《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自2009年设立了出版基金项目,并发布了相应的项目管理条例(详情请见本刊网站)。该项目每年举办一次。第一  相似文献   

20.
国际间书刊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发展本国科学和文化事业,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十多年来,我国出版界跨出国门,了解世界,增长了知识和才干,变换了陈旧的观念,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合作出版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只是处在探索阶段,那时刚刚起步,大家既没有什么合作经验,也没有多少合作知识。从80年代下半期到现在,经过探索,已有了一些体会。特别是近年来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每年举行一次洽谈会,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隔一年在京举行一次国际图书博览会,以及其他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