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及早"备课",精心准备。开家长会前,我们要备学生、备讲稿、备课件、备家长。备学生: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情况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召开家长会前班主任要认真分析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仔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备讲稿:家长会的讲话稿要把握好分寸,应以表扬为主,学生的不足之处可用希望的形式提出来,这样家长容易接受。备课件: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多媒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家长会都是家长和教师的交流,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顾虑重重,他们害怕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家长打报告,说缺点。以往的家长会枯燥、乏味,很难发挥家长会的督促、鼓励作用,而且很难引导学生从家长的角度换位思考。所以家长会一直都在开,年年开,开出来的问题也不少,效果平平。我一直考虑能否让学生自己当家长,来次换位思考,实现家长、学生、教师心灵问的沟通。因此这次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就这样酝酿成熟了。家长会上学生自编自演的一个小话剧,而“家长”的真正身份却是学生自己。看时机已到,班主任赶紧出来调解:“这位家长,孩子需要的不只是物质的满足,他们更需要你的关心、理解、鼓励。  相似文献   

3.
赖建斌 《学子》2012,(10):57-57
家长会难开,这是班主任们共同的看法。家长会很容易开成告状会:在会上老师数落学生的不是。这种家长会让相关家长感到十分丢脸,回家拿孩子出气,又引发学生对班主任的不满。导致学生因怕受责骂,甚至不通知家长来开会。家长会也容易开成责难会:部分家长由于各种原因疏于对孩子的管束,受到班主任的责难。这样会让家长产生抵触情绪,再遇到家长...  相似文献   

4.
家长会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增进学校、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有效途径。作为班主任,无疑是家长会中最重要的角色。而家长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会前准备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近二十年,算来主持过的家长会已有好几十次了,但我觉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杨丙涛 《班主任》2011,(10):45-47
一般的家长会多是老一套:家长先听领导讲话,然后班主任介绍班里的工作、成绩和问题;各科老师介绍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测验成绩;表扬一些学生,评判一些事实(有的老师也会点出学生的名字),等等。往往是开家长会前,学生战战兢兢;开家长会时,师长"斗志昂扬";而会后,家长多是当晚把学生教育或责备一番,之后就"偃旗息鼓"、不了了之,很难达到教师期望的家校合力的效果。究竟如何开好家长会呢?  相似文献   

6.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也可以说是孩子终身教师,孩子入学后,家长对其教育和影响仍不容忽视。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与家长协调一致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学生在国家教育目标指引下茁壮成长。为此,家长会已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怎样开好家长会呢?其实涉及到许多心理学问题。笔者有幸参加过几次家长会,觉得目前的家长会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准备不充分,主担不突出。有的班主任会前对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不甚了解,对学生的家庭情况知之不多,家长会的主题不太明确,以致会上各科教师轮番…  相似文献   

7.
说到家长会,普高生会想到什么?老师把学生的考试试卷发到家长手里,让家长仔细看看上面有多少把鲜红的“X”。最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的班主任把学生在学校的负面表现一点不漏地汇报给家长。家长会后,有多少学生被家长批评甚至是打骂。  相似文献   

8.
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的平台。大多数学生家长都不太情愿参加家长会,可能是由于家长会的模式单调、内容乏味等原因造成的。一提到家长会,一般都会想到考试结束了、学生成绩出来了。家长一听说要开家长会,心中就会犯愁,一个劲地嘀咕,不知自己的孩子考得怎么样、是不是又犯了什么错误?心中总是不安,因为自己对于学生在校的表现心中没底。  相似文献   

9.
家长会一般都是班主任唱主角,先分析一下学生成绩、谈谈班级近况,再给家长提点要求,最后请部分家长留下谈话。这也难怪每逢家长会,总有个别家长以种种理由不来参加。对于班主任来说,怎样才能开好家长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呢?你有什么高招?  相似文献   

10.
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沟通合作的一个平台,对于家校合力促进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和意义。传统家长会存在很多弊端,如忽视学生的成长,内容和形式单一,学校话语优先,家长被动参与,主体性缺失等。协同教育视角下的主题家长会可以规避这些弊端。班主任通过与家长交流、协商家长会的主题和方案,了解家长的需求,使家长会的召开更有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最终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容易出现以下问题:部分学生不愿意家长来学校,担心家长会变成老师的告状会,害怕父母埋怨自己的成绩,学生的为难情绪严重;家长开座谈会的次数多了,总认为这种会议形式和内容千篇一律,开会的积极性不高;班主任也往往是前期工作准备充分,但后续工作做得不够,家长会的影响不能深化。  相似文献   

12.
那年,我做了高一(1)家电维修班的班主任。开学一个月后,学校准备召开家长会。根据学校德育处的安排,在前一天,我就给班上的学生派了“告家长书”,且明确要求学生转告家长务必参加。但让我意外的是:第二天班长收上来的“家长与会确认书”,竞有十多位家长没有签名,这也意味着这些家长将不参加家长会。说实话,当时我气坏了,恨不得马上“修理”这些学生。因为我固执地认为:肯定是学生没有告诉家长,存心要和我这个新班主任作对。  相似文献   

13.
刘金平 《甘肃教育》2007,(9X):16-16
家长会是家庭和学校联系的有机形式。而如何将家长会开得有声有色,让家长们满意,事半功倍,已成为摆在广大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融入家长的参与,让学校、学生、家长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将家长会开出成效。下面,我就本期的家长会,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广大班主任一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家长会是班主任向家长集体进行工作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学校和家长互通情况、统一认识、研究如何教育好学生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家长会,家长和教师可以全面科学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达到因材施教、培优补差,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召开家长会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孩子的发展,然  相似文献   

15.
家长会是班主任向学生家长开展集体工作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学校和家长互通情况、统一认识、研究如何教育好学生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家长会,家长和教师可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培优补差,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学校召开家长会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然而,一些学校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操作上的失当,管理上的不善,使家长会给家长和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负面影响。意在促进家长与教师、家庭与学校相互交流沟通为宗旨的家长会已经有些变味走调了。针对当前家长会的走调现象,笔者认为,只有切实改变家长会的“会…  相似文献   

16.
一般的家长会多是老一套:家长先听领导讲话,然后班主任介绍班里的工作、成绩和问题;各科老师介绍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测验成绩;表扬一些学生,评判一些事实(有的老师也会点出学生的名字),等等。往往是开家长会前,学生战战兢兢;  相似文献   

17.
家长座谈会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好形式,是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好方法,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加强班集体建设的好途径。有些年轻班主任因工作经验欠缺,座谈会前准备不充分,总觉得无话可说,因而惧怕开家长会。如何顺利地开好家长会,笔者通过教育实践,总结了几个方面的经验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18.
家长会是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一种形式,目的在于构筑学校与家长的友谊之桥、信息之桥、沟通之桥,为学生的成长共谋良策。但不少的家长会多数是班主任唱独角戏,家长一概是“听众”,没有发言的权利;学生更是一概被排斥在家长会之外,成为永远的“缺席被告者。”  相似文献   

19.
吴朝阳 《班主任》2013,(7):38-40
去年九月,在汉堡Hamm文理中学凑书的儿子终于进正规班了。在刚开学的两个月时间里,我就参加了两次家长会。第一次和中国的家长会差不多,先由班主任把学校的学期计划和任务知会家长,接下来是家长和老师互动时间,由家长们提出开学一个月以来学生反映学校存在的问题,班主任记下问题后反馈到学校,希望学校作出改进。而第二次家长会——学生学习发展谈话,却给了我很大触动,让我对德国人办事的规范、严谨有了深刻体会。具体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如何开好家长会?是每位班主任都要面对的问题,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开家长会,应该如何开好学生家长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