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秦斌 《江西教育》2022,(14):50-53
《我来编童话》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这一单元是童话主题,语文要素为:"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教学时,教师应从儿童本位出发,创设童话情境,运用"猜、聊、编、评"等方式唤醒学生的想象思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指导学生习作技巧,让学生感受到童话的神奇.  相似文献   

2.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童话为主题,习作要求学生创作或续编童话。阅读了学生创编的童话作品,我发现学生想象力很丰富,故事情节编得很有趣,能通过自己编创的小故事来告诉大家一些道理。这是她们童话作品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开展童话习作训练是激发学生想象力,促进学生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的好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从大量的课内外阅读中学习方法、积累语言,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积累习作的素材,通过读写结合进行童话故事的仿改续编,通过阅读童话绘本创编故事,进而指导学生进行主题童话创作、自由创编等。  相似文献   

4.
本次口语交际是根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童话”为主题的单元阅读学习之后,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学习活动,此时学生对童话的内容、特点有了基本的了解,对童话故事有了一定的兴趣。通过本次——讲童话故事比赛这一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童话的特点,培养学生读童话、讲童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表达;感受童话的魅力及讲童话故事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正>一、设计意图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作者,学看目录,学习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童话书籍的兴趣。2.能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通过阅读童话故事,能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3.指导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2.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童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弄清童话的特点,能够以多种形式创编童话.情节想象合理,语句通顺连贯. 2.在创作童话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童话故事的特点,展开丰富想象,体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7.
<正>一、整体思路1.确定学习主题。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蓝本,参照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学习内容,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设计了“童话点亮童年”这一学习主题。2.选择阅读文本。重组单元学习文本,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文《巨人的花园》《宝葫芦的秘密》《海的女儿》三篇童话故事为基础,将《艾丽莎公主》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语文想象类习作教学既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常规教学,也是发展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途径。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这样想象真有趣”习作教学的目标是“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写童话故事”。三年级上册和下册教材都出现过想象作文,前两次是让学生大胆想象,初步感受想象的乐趣;此次是让学生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写童话故事是三年级重要的习作内容。三年级下册的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想象从合理性走向新颖性,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诵读儿歌、阅读绘本、命题、画情节图、嫁接经典等写作支架,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这次习作任务,达成习作目标。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三。 教学目标:1.进一步弄清童话的特点,能够以多种形式创编童话。情节想象合理,语句通顺连贯。2.在创作童话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三、四年级的习作教学要求和新理念是:"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这个要求,我在上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8作文指导课时,注意激发学生编写童话的兴趣,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上的几幅图,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编写童话故事,把故事内容叙述清楚,初步学习编写童话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次三年级期末调研试卷,题目要求以"大灰狼、兔子、猴子"展开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命题者的意图是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编故事的逻辑思维能力。原以为童话是学生的最感兴趣的文体,学生一定能够编出想象丰富、生动有趣的故事,但在阅卷过程中却发现学生的习作想象力让人担忧,要么情节平淡,要么出现逻辑上的矛盾,好容易发现一个好点的,却是小时候就读过很多遍的翻版名著童话。现将学生习作归类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在童话教学中,要从儿童出发,把握童话对儿童的特别价值,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教童话。笔者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例谈谈童话教学中的所思所得。《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以独特的视角将“反刍”这一科学小知识融在故事中。备课时,最大的担心是课文比较长,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会有一定难度,但童话故事学生都比较喜欢,会有阅读期待,于是满怀对童话的美好憧憬开始备课。而上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文本解读与设计意图】 这一组群文学习是从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童话故事)拓展而来。本单元教材中有一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自己搜集、阅读,讲童话故事、编童话故事、表演童话故事。让学生了解童话剧本的基本特点以及怎样去演好童话剧,有助于学生下一步进行读写结合,将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改编成适合表演的小型童话剧,保证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效果。本次群文阅读课的选文包括:《小红帽》《好样的熊孩子》《聪明小鸡笨小狼》。选择这三篇童话,是因为它们篇幅短小、剧情简单、出场的人物也比较少,适合中年级学生阅读。其中《小红帽》是学生早已熟知的童话故事,由它改写成的剧本适合老师作为范例,先帮助学生通过调动已知经验,发现童话剧本的语言特点,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好样的熊孩子》《聪明小鸡笨小狼》以动物为主人公,适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迁移运用《小红帽》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表演体验。  相似文献   

15.
<正>【教材分析】《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以中外经典童话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童话故事。其中《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我国作家张天翼的作品。课文节选的是原作的开头部分,写王葆从小爱听宝葫芦的故事,希望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在这一部分,宝葫芦还未正式出场,留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并能激发学生阅读原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一个童话教学单元。复述故事和尝试编童话是主要的教学目标。教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师通过学习词串、学习概述、感受人物和学习复述四个环节,让学生既走进童话又走出童话,理解文本内容,掌握复述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暨学术交流活动,邀本人执教三年级习作指导课“编动物童话”。这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训练,教材要求如下:“我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这次习作就来编童话故事。先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写好后读给大家听,看谁的故事最有趣。”  相似文献   

18.
<正>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个典型的习作单元,其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宇宙的另一边》作为这个单元的首篇课文,其价值就是为学生最后的想象作文提供丰富的范例和表达支架。教师可以站在单元整体的视角下,借助多种方法引领学生感受课文中想象的神奇,提炼相应的想象支架,积累丰富的想象方法。笔者就以《宇宙的另一边》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习作要求:最近,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一些童话故事,学习童话的兴趣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写童话。自己选择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也可以写你续编的小木偶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唐德喜 《小学语文》2014,(10):62-64
【教材分析】 《与众不同的联想》是长春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不同的思考》中的习作部分,是单元内容学习的延续,也体现了阅读与表达的综合建构。此次表达是一次想象作文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和感受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的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