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体内的细菌中,有害细菌所占种类和数量都很少,大多数细菌能与我们人体友好相处。我们每个成年人的身体里至少有500个种类的细菌。细菌细胞的总数可达100万亿个,是人体细胞的9倍。许多细菌对人类不  相似文献   

2.
细菌的耐药性是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致病微生物加强其防御能力,抵抗抗菌药物的杀伤,从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的现象.引起细菌耐药性快速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本文从细菌耐药的原因、环境与机体状态、应对措施三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一提到细菌,不少同学肯定会皱起眉头。"远离细菌,保持健康",这可是我们从小要恪守的信条。不过,你可能还不知道,那些看似可怕的细菌却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宝贵的电能。细菌可用于制造清洁环保的电池。那么,你一定很好奇:细菌产生电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谁又最先发明了细菌电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人们按细胞化学组成的不同,将细菌分为真细菌和古细菌.两者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一些:①真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古细菌是蛋白质、糖蛋白或酸性杂多糖,有的具类似肽聚糖的成分,称拟肽聚糖.②真细菌细胞膜磷脂中的甘油为L型,L-甘油分子的C_1和C_2上各以脂键连一直链脂肪酸,C_3上连极性基团,组成磷脂双分子层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产细菌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酸菌产生的细菌素是一类具有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质物质,大部分细菌素对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抑制作用,少数细菌素抑菌谱很广.细菌素可分为热稳定的小分子肽,热敏感的大分子蛋白和羊毛硫抗生素.本文综述了细菌素的特性、生物合成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厘清了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关基因重组的认识误区,对细菌能否发生基因重组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了3种细菌基因重组的方式:细菌杂交、转导和转换。  相似文献   

7.
细菌的自述     
我乃大名鼎鼎的沙门氏菌。大家都知道,我是引起食物中毒细菌中最常见的一种细菌。  相似文献   

8.
听到“细菌”这个词,很多人最先联想到的是食物中毒、细菌感染等细菌对人体有危害的一面。在细菌中,像乳酸菌这样让人们有好印象的细菌不多。  相似文献   

9.
细菌无限战     
在人类与细菌之间,有一场已持续了千余年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细菌引发的瘟疫和死亡是纠缠了人类数千年的噩梦,直到抗生素的诞生——人们高兴地宣称:细菌被人类打败了!  相似文献   

10.
云无心 《教学随笔》2010,(4):12-13,21
现代人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布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听到细菌这个词,我们还是难免胆战心惊。我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不管是蔬菜、水果,  相似文献   

11.
1超级细菌的定义 超级细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已知的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这样的细菌统称为"超级细菌"。病人会因为感染超级细菌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  相似文献   

12.
近期,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NDM-1在英美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这种细菌其实是一种特殊的酶,它能够进入大多数细菌的DNA线粒体中存活,从而使细菌产生广泛的耐药性。其实耐药型的细菌并非新事物,它们一直存在并且随着人类滥用抗生素而进化出强大的耐药性,在这场特殊的博弈中,人类是"超级细菌"的幕后推手。  相似文献   

13.
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是肺炎双球双球菌转化实验时实验的重点部分。  相似文献   

14.
细菌真如我们课本上所描述的那样:一般是单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细胞骨架以及膜状胞器吗?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事情并非那样简单……世界上最大的细菌——纳米比亚硫细菌,它们和普通细菌相比,  相似文献   

15.
程立华 《教师》2011,(17):124-125
原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简称731部队)是实施731武器研究、实验及生产的特殊部队,其研制的土陶制细菌弹是装载细菌武器实施细菌战的重要载体,至今犹存的细菌弹壳制造厂遗址对揭露731部队罪行及进行遗址保护研究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养微生物是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CO2)合成为有机物存储能量的一类微生物。根据其利用的能量的不同,分为光能自养细菌(光合细菌)和化能自养细菌。光合细菌在细胞内的色素作用下,通过光合磷酸化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能,由于电子供体不是水,所以都是厌氧类型;化能自养细菌是通过氧化磷酸化,最终将得到的能量存储在有机物中,由于电子受体都是氧或氧化物,所以都是需氧型生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协助临床查找病原菌,为临床提供诊断参考和用药依据[方法]临床常规细菌分离培养及L型细菌分离培养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一病例中检出L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白假丝酵母菌。[结论]实验结果显示病人不仅对正常菌群失调引起铜绿假单胞条件致病菌感染产生了多重耐药,而且是进一步菌群失调,白假丝酵母也开始出现。可见临床过度或滥用抗菌素可形成多重感染产生了多重耐药和L型细菌,临床感染的疾病迫切要求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敏感性准确性的提高和及时报告。而L型细菌的检验比较薄弱,尚有很多具体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杨凌 《成长》2007,(2):87-87
学校是知识的宝库,但它也可能是细菌源。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学校是引起疾病的细菌和病毒的“最佳滋生地”。  相似文献   

19.
细菌的总数是水体被细菌污染程度的判定指标 ,细菌总数愈多 ,说明水体受污染的程度愈严重 .本文旨在对思茅河中细菌总数进行测定 ,以作为水体检测、水质评价的依据 .主要是应用倒平板计数技术测定思茅河中细菌的总数 .从红旗水库、磨思路、兰花市场叉河、飞机场、污水处理厂 5个样点采取水样来测定 ,结果表明 5个样点的细菌总数是愈来愈多 ,说明思茅河愈往下流受污染的程度愈严重 .  相似文献   

20.
安然 《成长》2007,(6):34-37
病毒之后,细菌又被发现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以前难以想象是由感染引起的、几乎所有的慢性病,现在看来都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有关。[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