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图法》的网络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宇光 《图书馆学刊》2009,31(12):92-94
从分析国外两大分类法《杜成十进分类法》和《国际十进分类法》的网络版发展情况来研究《中图法》的网络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应增设“语种复分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的索书号各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中缺少“语种复分表”。国外著名的分类法中都设有语种复分表,如《杜威十进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等。随着国内各图书馆外文图书数量日益增长,《中图法》(第5版)的通用复分表中有必要增设“语种复分表”,其中的语种代码可与H大类下各语种的分类号相对应,同时也可参照其他通用复分表编制注释说明。  相似文献   

3.
UDC、DDC网络化发展对《中图法》电子版应用及推广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杜威十进分类法》和《国际十进分类法》这两种国外大型分类法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和推广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图法》电子版的应用和推广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五前置、插入和轮排的问题《探索》作者虽对《国际十进分类法》甚是推崇,黑尔曼、丁珂、刘国钧、常伯华诸位专家对它也很有研究。我在《〈国际十进分类法〉评介》(浙江省图书馆发行的《图书馆研究与工作》1981年第二期起连载)和《〈国际十进分类法〉评介补言》(《图书分类法评论选集》四川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印行)对这四位专家  相似文献   

5.
引言 1989年、1990年,《杜威十进分类法》(以下简称DDC)第20版和《中图法》第3版相继问世.无论是DDC还是《中图法》,作为当今有效的分类工具,其生命力均来源于不断修订.为此,特撰此文,从修订原则、修订重点、修订中为方便分类法的使用而采取的辅助措施、修订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等四个方面,将  相似文献   

6.
UDC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DC的新进展马张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DecimalClassification以下简称UDC)是国外使用最广的大型文献分类法之一,长期以来因其列举兼组配的技术特点,一直受到世界分类界的重视。为了有效解决类表...  相似文献   

7.
<正> 引言 1989年、1990年,《杜威十进分类法》(以下简称DDC)第20版和《中图法》第3版相继问世。无论是DDC还是《中图法》,作为当今有效的分类工具,其生命力均来源于不断修订。为此,特撰此文,从修订原则、修订重点、修订中为方便分类法的使用而采取的辅助措施、修订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等四个方面,将  相似文献   

8.
八、建议《中图法》增加UDC式的组配成分是错误的《探索》是作者为了《中图法》在修订第三版时建议增加组配成分而写的。他建议的所谓“增加组配成分”,从以上的评论来看,指的是UDC式的组合成分。他所用的概念“(如《国际十进分类法》中的辅助符号)还可以前置,插入或轮排”(按UDC没有轮排的说法),所举的例,如《英国现代文学史》  相似文献   

9.
DDC、UDC网络化对《中图法》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杜威十进分类法和国际十进分类法网络化发展的经验,认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修订时,在网络版建设方面要注意根据网络环境的特点修订和丰富内容,利用网络技术优化功能,完善网站,增强用户交互性。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日文图书分类工作实践,对《中图法》与《日本十进分类法》的发展概况、编制原则、标记符号、类目设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阐述了两种分类法在日文图书分类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俞进 《图书馆》1994,(3):54-57,41
类目注释是对类名的补充说明文字,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分类法的编辑质量和使用效果。文章对《杜威十进分类法》第20版和《中图法》第3版的类目注释系统的种种注释形式一一列举,并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异同。这对于两部分类法的相互借鉴,提高类目注释的质量,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简称《资料法》)第四版于2000年2月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资料法》是我国图书情报界广泛使用的分类法之一,它是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大型综合合性体系分类法,为了适应当今新学科,新技术的发展,《资料法》(第三版)对1989年11月出版的《资料法》(第四版)增加,删除,修改的类目就达400多处,并采用了《资料法》(第三版)所没有采用的一些编制技术与方法,本文拟分析《资料法)(第四版)在编制技术方法上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掌握并正确使用这部分类法。  相似文献   

13.
粗谈《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及其使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平 《图书馆论坛》1996,(5):47-48,17
粗谈《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及其使用问题黄建平(上海申联文献信息公司)《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以下简称《词表》)是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含《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和《汉语主题词表》的基础上编制的成为两者兼容的一体化词表。这种词表是两种检索语言(先组式...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馆依据第二版《中国档案分类法》(档案出版社1997年12月版,以下简称《分类法》)对建国后档案进行了分类标引。从实践来看,《分类法》的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较之第1版,大大增强。然而在标引中,我们也发现《分类法》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类目交叉、重复问题。本文就此作一分析。一、类目交叉、重复情况举要。同位类目外延相交,在《分类法》中表现如下:1档案内容类目与档案文种类目交叉。《分类法》在“国际科学合作交流管理(HA8)”类下设有“计划、协议和总结(HA81)”,“互派留学人员(HA87)…  相似文献   

15.
晁霞 《山东档案》2011,(5):54-56
杜威《十进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简称DDC)于1876年发表,至今已有134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DDC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再版几十次,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中国档案分类法》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档案界和图书情报界广为使用的两部文献分类法,目前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文献信息管理日益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同异,不仅有利于促进不同信息资源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共享,而且对推动分类检索语言在档案工作中的进一步普及运用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索引是分类法的一种重要工具,提供从主题在类目的检索途径,具有集中显示分散在分类表中有关同一事物各方面的类目的的功用。本文介绍了索引的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总结了用链式索引与题内关键词索引(KWIC)相结合的技术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编制轮排索引的过程,从而证实了用计算机编制链式索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网络信息急剧增长,加速分类法更新修订的步伐已经提上日程,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图法》和《杜威十进分类法》在更新周期和方法上的比较,指出《中图法》存在更新周期长、来源贫乏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借鏊国外分类法的优点和长处,对《中图法》的更新另辟佳径,并着重探讨了五种切实可行的来源及方法:①利用分类知识库;②利用最新的文献和网页;③利用文献数据库中的标引关键词;④利用国外分类法及词表的增补公报;⑤利用概念空间。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的标记制度,我认为,它既不是十进位号码制,也不是非十进位号码制,而是十进位号码制和非十进位号码制相混合的一种标记制度。现试分述如下: 一、《中图法》吸收了“十进分类法”的优点,大量的采用了十进位号码为类目配号美国杜威《十进分类法》首创十进位号码制,他采用阿拉伯数字的0——9,10个数字为基数配号,使号码与体系溶为一休,号码的级数与类目的级数相一致,结构简单,易于理解,从类号就可弄清体系和类目的并列和从属关系。便于书写和排列,有较强的助记性。《中图法》吸收了杜威十进位号码制的优点,当同位类目只有几个、不到10个时,一般是采用十进位号码制配  相似文献   

20.
江西卫视于2011年开播的《金牌调解》栏目集法制类节目和真人秀节目为一体,是多人在同一场景内的一部具有真人秀特征的谈话类节目。它融合了法庭辩驳元素,通过舞美、灯光、音效等手法,大量使用表征意义丰富的非语言符号,有效地发挥了非语言符号在人际传播中的辅助作用。该栏目的成功,与它对非语言符号的合理使用有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