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草根化”,顾名思义,草根小草之根须,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但“春风吹又生”,“雨露润就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生长力。“草根化”研究,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是一种本着“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问题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研究。“草根化”的教育科研理念落实在学校的课题研究上主要是实现学校教育科研的“四化”。一、科研大众化草根,遍地都是,随处能长,没有高高在上的“崇高”,也没有高深莫测的“神秘”,“草根化”是一种“平民化”。以前认为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们的事,“草根化”让教育科研走进每一所学校,使教…  相似文献   

2.
何谓"草根化",顾名思义,草根小草之根须,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但"春风吹又生","雨露润就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生长力."草根化"研究,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是一种本着"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问题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研究."草根化"的教育科研理念落实在学校的课题研究上主要是实现学校教育科研的"四化".  相似文献   

3.
长治县柳林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2010年以来,我们立足常规教学管理,开展以"上课""观课""说课""议课""辩课"和"教后反思"为基本内容的校本教研,探索出"五课一反思"的校本教研模式,在有效提高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同时,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4.
教育科研文化是学校全体教师在共同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中积淀形成的一种校园研究氛围、管理制度和教师精神,它体现了广大教师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如东县马塘小学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立足农村,自主研修,集团作战"的教育科研文化特色,带来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不仅锻造了一支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而且培养了一批批肯钻研、会劳作、有智慧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针对区域教育发展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实际需求,论述了改革的策略:在区域教育科研观念的开放与创新方面,提出了着力四个注重,实现四种追求;在区域教育科研管理的规范与发展方面,提出了创建四种机制,发挥四个作用;在区域教育科研实践的创新尝试方面,提出了开展四项研究,统筹四种关系等观点。指出沈阳市大东区教师进修学校在"十一五"期间,探索并实践了课题前移,重心下移,草根式科研,让一线教师在教育科研中体验教育的真善美的科研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区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刘徽 《现代教学》2014,(12):76-78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在短暂的一生中,他笔耕不辍,是一个草根式的教育理论家,被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给教师的建议》是为教师们所熟知的他的一本名作,另外还有一本书可以与之媲美,就是这本《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相似文献   

7.
栗明方  张同华 《贵州教育》2011,(23):30+33-30,33
近几年,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从整体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基本变化,较好地调动了广大干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但基于农村中小学基础和实际,学校科研要实现"从有到优"的根本性变化,真正发挥好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先导和引领作用,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  相似文献   

8.
当校本研究洞开教师教育科研的坚固城墙时,学校科研管理工作为教师登堂入室突破了三道瓶颈,打开了"三重门"。  相似文献   

9.
教育科研是推动学校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学校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教育科研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为此,有必要更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制度管理和硬件建设,创新教育科研的方式方法。以促进农村学校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校本教研的深入推进,引发了中小学教育科研功能在精英与草根之间的转换和冲突。这种冲突主要体现为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教师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以及学校共性文化和教师个性文化之间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功能上的冲突与对立。本文立足于精英思维和草根思维的差异,分析了精英思维下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特点,阐释了校本教研影响下中小学教育科研功能的转化及冲突,并提出变革管理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教育科研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因素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研究结果显示:有相当数量的学校领导对校本教育科研不够重视,没有建立校本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教师对校本教育科研的认识参差不一,许多教师存有错误认识或认识模糊;影响教师参与校本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没有时间精力、缺乏研究经费、缺乏研究资料、缺乏研究方法知识以及思想不重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及发表论文在性别、学历、任教学科和学校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年龄、教龄和职称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与学校领导态度、学校教育科研制度以及教师的教育科研知识技能有显著性相关,而与教师对待教育科研的态度无关,我国的校本教育科研目前是一种"制度推动型校本科研"。  相似文献   

12.
教师培养以院校合作为载体,多年来形成了"4+2""3+1""2+1""混合型"等多种模式。"四维多型"培养模式专为专科院校打造,强调多元合作主体的共赢,结合学生就业规划,力图以共赢促进长期有效合作,以实践培养促进就业,以院校合作建设双师队伍。其突破时制、主体等模式范型,从潜在合作学校出发重构实践培养类型,是对教师教育院校合作实践化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教育科研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助推器,本文以宁海县教师进修学校为例,探讨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进行"科研兴校"的具体做法。其中,理念引领是前提,队伍建设是关键,工作实践是核心,成果推广是动力。  相似文献   

14.
校本教研的深入推进,引发了中小学教育科研功能在精英与草根之间的转换和冲突。这种冲突主要体现为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教师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以及学校共性文化和教师个性文化之间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功能上的冲突与对立。因此,需要变革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方式,让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回归教师的职业生活。  相似文献   

15.
转变观念明确思想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科研管理 ,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科研管理指导思想 ,是指导学校科研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原则 ,它决定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价值导向 ,影响学校教育科研目标的达成。目前中小学中“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应付考试为目的 ,围绕考试而进行的一种教育。在“应试教育”束缚下 ,学校一切工作都以考试为中心 ,校长的工作重点是提高升学率 ,教师的工作重点是提高应试成绩。在“应试教育”下 ,教师成为灌输知识 ,编制试题 ,评讲试卷的机器 ,既没有科研精力 ,科研积极性也遭到打击 ,教育科研无从谈起。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前,教师科研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科研具有一定的"生存意义"。教师科研的基本定位是"寻找"教育的新秩序;教师科研的本质特点是追求教育的最大附加值;教师科研的角色取向是使教师成为"教学研同期互动"的社会知识人。  相似文献   

17.
"尴尬"状态中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学校要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供一个发展平台,教师在教育科研中要具有自我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科研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理性思考行为。在教学中研究 ,在研究中教学 ,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独特内涵。因此 ,学校教育科研的研究主体是广大一线教师 ,生命力象征是教师的积极参与 ,价值体现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对操作者的逐渐完善和提升。对学校教育科研的认识 ,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进行。广义的学校教育科研是对具有三个要素 ,即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教育教学实践为对象、科学方法为依托的所有研究活动的总称 ;狭义的学校教育科研特指运用科学方法 ,遵循科学程序 ,通过对教育现象的变革 ,探索教育规律的认识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为关键,这是对素质的最新理解,也是正确确立学校教育科研选题的前题;基础教育改革的个性化、文化化、多元化和校本化,是当前基础教育教改的最新趋向,是把握学校教育科研选题的保证;学校教育科研要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与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发展相结合,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结合,与教育心理咨询相结合,这是开展学校教育科研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在大众传媒中基本上是一种正面、阳光、崇高的形象,为广大社会成员高度认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等隐喻都在诠释着教师形象的伟大,这种具有"圣化"色彩的教师形象往往使我们对教师产生一种片面的理解,"高""大""全"成为他们的标签。然而,近年来,我们开始怀疑、质问、迷茫,关于教育行业的负面报道逐渐增多:教师强奸学生、校长桃色事件、乱收费、乱摊派、招生黑幕、教师殴打学生……以至于一旦长时间没有这样的报道,我都怀疑新闻工作者们是否有渎职的嫌疑。教师的形象已经从神坛走到了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