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数学、几何方面非常出色的男孩儿,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只制作得很粗陋的木板小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爱因…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他小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决定制作一张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向那位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交上自己的手工作品,只有爱因斯坦交不出来,他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  相似文献   

3.
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等,唯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送去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  相似文献   

4.
曾记得,在小学学过这样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科学家爱因斯坦与“歪板凳”的故事:一节制作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课桌上展示一下。老师巡回查看着同学们的作品,当他走到爱因斯坦身边的时候,发现桌上摆着一个歪歪扭扭、不象样子的小板凳。于是,老师不屑地举起这个“歪板凳”———“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板凳’更糟糕的板凳吗?”“有。”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爱因斯坦边羞愧地说着,边从自己的桌凳里拿出了两个更不象样的板凳。“老师,我交给您的那个板凳比我前两次做的要好一些。”看到爱因斯坦这种追求进步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出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教授时,给学生讲的第一堂课是: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拿着一个盒子走上讲台,他一言不发,从盒子里拿出一枚又一枚骨牌,在桌子上摞起来,摞到20几枚时,骨牌"哗啦"倒了,他不紧不慢地捡起来接着摞。当爱因斯坦摞到四五次时,平静的礼堂开始骚动,但爱因斯坦依然慢条斯理地摞了倒、倒了再摞……30分钟过去了,学生开始纷纷离去,也有的学生帮爱因斯坦摞起来。  相似文献   

6.
正爱因斯坦出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教授时,给学生讲的第一堂课是: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拿着一个盒子走上讲台,他一言不发,从盒子里拿出一枚又一枚骨牌,在桌子上摞起来,摞到20几枚时,骨牌"哗啦"倒了,他不紧不慢地捡起来接着摞。当爱因斯坦摞到四五次时,平静的礼堂开始骚动,但爱因斯坦依然慢条斯理地摞了倒、倒了再摞……30分钟过去了,学生开始纷纷离去,也有的学  相似文献   

7.
有关尊重     
故事一:美丽的蝴蝶胸针一位事业有成的男士回忆自己在上小学的时候特别淘气,年轻的女教师让他坐在自己身边做作业,他无意中看见老师的乳房并产生冲动,不由自主地,他的手伸了出去……女教师的脸"腾"地红了,更糟糕的是,下面的一些学生也看见了他的举动.  相似文献   

8.
“微”教育     
爱因斯坦三个小板凳的故事许多人都听过,这里蕴含的教育学原理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事物,老师看到了最丑的小板凳,他看到的只是结果,爱因斯坦却拿出一个更丑的,他认为自己已然进步。日常教学中若学生发展的积极性屡受打击,就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其实这也谈不上原理,只是常识。  相似文献   

9.
踩出脚印     
1899年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就读时,他的导师是数学家明可夫斯基。有一次,爱因斯坦突发奇想,问明可夫斯基: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里、在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的闪光足迹,作出自己的杰出贡献呢?一向才思敏捷的明可夫斯基却被问住了,直到三天后,他才兴冲冲地找到爱因斯坦,非常兴奋地说:你那天提的问题,我终于有了答案!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有目标、有梦想,并有为实现梦想而不断进取的精神。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上小学时,曾呈交了一份自己较满意的小制作——自制小板凳。而当老师指出“没有比这糟糕的小板凳”时,他拿出了自己做得更糟的小板凳。原来,他交上去的小板凳竟是他第三次制作的。看了这则小故事,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11.
(一)爱因斯坦的话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是学术领域上空展翅凛凛先飞的雄鹰,可谓无人能与之匹敌。然而在一次颁奖典礼之后的发言中,爱因斯坦坦言,他最大的对手就是他自己,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他必须不断推翻自己原先的设想,否定自己本来的理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  相似文献   

12.
一次手工课上,当老师批评爱因斯坦做的小板凳不漂亮时,爱因斯坦非常委屈地说:“老 师,这已经是我最好的作品了,我前两个比这个更差。”爱因斯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 是否优秀,关键要看他是否总是想方设法超越自己。我们可能现在做的还不够好,但只要我 们比过去有进步就是最大的胜利。一个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反过来说,一个能战胜自己的 人,就没有他战胜不了的对手!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同学常常把进入前几名,达到多少分,超过某个对手作为自己学习的目 标,从没有意识到超过自己才是最大的胜利。正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许多同学…  相似文献   

13.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是坚决反对核战争的,但在一封即将公布的,爱因斯坦写给他笔友的信件中,他试图为自己参与研制原子弹进行辩护。条原正瑛是日本哲学家和翻译家,他在爱因斯坦生命的最后几年成为了这个伟大科学家的笔友。日前,条原正瑛的遗孀表示,她将在长崎、广岛核爆炸60周年纪念日,将他逝世的丈夫所保留的爱因斯坦的信件公之于众。爱因斯坦与条原正瑛的交往始于1953年,当时条原正瑛写了封信给正在德国的爱因斯坦,愤怒地批评他用自己的天才,使世界上出现了一种超级恐怖的武器,并且使几十万人丧命。爱因斯坦在这封信的后面用打印机写了回信…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爱因斯坦,以其在物理学方面的重大贡献,而荣获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接受一位记者的独家专访时,爱因斯坦讲了这样一个改变了他一生的故事。爱因斯坦16岁那年,由于整日同一群调皮贪玩的孩子在一起,致使自己几门功课不及格。一个周末的早上,爱因斯坦正拿着钓鱼竿准备和那群孩子一起去钓鱼。这时,父亲拦住了他,心平气和地对他说:“爱因斯坦,你整日贪玩且功  相似文献   

15.
随意之美     
<正>人生如果能做到随意而为,也算是达到了一种境界吧。朋友研习书法,他拿出几幅作品给我看。我不大懂书法艺术,但从朋友的眼神中看得出来,他非常满意这几幅作品。他颇有些得意地对我说:"你瞧,这几个字,龙蛇走笔,行云流水,多自然!"我看到他眼神里的光亮,说:"自己满意的作品应该是最好的。书法跟文学有相通之处,我写  相似文献   

16.
当人们问到爱因斯坦的实验室在什么地方时,他会拿出钢笔敲一敲脑袋说:“在这儿。”的确,在脑子里进行想象性实验,是爱因斯坦偏爱的研究方法。他曾经说过:“当我反省自己和我的思维方法时,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想象的才能对我来说比吸收知识具有更大的意义。”20世纪初,爱因斯坦做了一个对整个物理学世界产生极大震动的想象性实验。他认识到,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而这个理论当时被公认为是无可争议的教条。为了检验这种认识,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升降机上的乘客,正以比光还要快的速度急剧穿行太空。然后,他设想在…  相似文献   

17.
春节前夕,退休女教师吴淑贤从外地乘长途汽车回家过年。无意中,她看到前排坐位上有一个40多岁的胖子,正伸手把旁边一位打瞌睡大姐的提包悄悄拿到自己怀里,从包里拿出厚厚一叠钞票,又小心翼翼地把提包放回大姐身后,然后若无其事地"打起盹"来。一向心直口快的吴老师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有一个女友,她要求爱因斯坦经常给她打电话,为此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爱因斯坦,并且说:“这个号码很不好记,请您用笔记下来。”爱因斯坦笑着回答说:“不用记,我已经背下来了。”女友不信,他就十分准确地把号码重复了一遍。女友很是奇怪,问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故事我一直铭记在心。爱因斯坦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道手工作业。他打算做一只凳子,他做了第一只后,很不满意,就做了第二只。做完后还是不太满意,就做了第三只。第二天,他带了后做的两只凳子去学校。老师检查时,他拿出最好的(第三只),老师看了后说:“噢,我想世界上没有比这只更糟的凳子了。”爱因斯坦听了后谠:“有的。”他说着拿出他做的第二只,说:“看,如果您想看更糟的还有,是我做的第一只,在家里。”  相似文献   

20.
当年,爱因斯坦曾收到一封信,信中邀请他去当以色列总统。令许多人想不到的是,爱因斯坦拒绝了这个令人羡慕的职位。他说:“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世界打交道,因而缺乏天生的才智,又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爱因斯坦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干不了什么。正因为如此,他才终生老老实实地“蹲”在科学家的角色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他人生的价值。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讲,每个人都是宝。可是“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人的价值,只有在最能发挥自己的场所才能体现。一个人能干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