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帮平 《湖南教育》2002,(14):26-26
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这已在广大教师心中形成了共识。广大教师把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操作、说理、评价等当做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极大地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笔者却发现:有的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活”与“动”,盲目地设计一些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的活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该让学生动的时候没让学生动,不该让学生动的时候又强迫学生去动,导致课堂高耗低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学生的活动一要有“机”,即把握好学生活动的有利时机,要在知识的疑难处、重点处、转折处、…  相似文献   

2.
"老师动,不如学生动"——就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主要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充当导演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3.
刘慧 《林区教学》2011,(4):111-112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现在多数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题、几何图形的解题能力,这是对的,无可非议。但是用什么手段来实现教学要求呢?不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得过多,越到高年级,学生说话的机会越少,到了毕业班,只能是教师"满堂灌"了。课堂里,教师讲,学生听,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相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在低年级,而且在中高年级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徐燕 《考试周刊》2010,(52):112-113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为此,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英语课堂学习的主体,创设轻松、愉悦、民主的英语学习氛围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积极投身于英语学习活动中,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课堂情境、巧妙设置问题和设计体验活动,有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陆燕 《广西教育》2014,(25):17-17
正新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由此,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难度就会相应增大。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构成的教学活动,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要发挥课堂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活"起来。一、科学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要有效掌控课堂教学,不是靠严肃的外表、高亢的嗓门,更不能靠分数相威胁,特别是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时,如果组织不当,就会让课堂乱成一团。教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使学生动脑、动嘴、动手相结合,课堂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并在活动中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活动增多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但是很多情况下,人们只把动手、动口等显性行为看作"动",好像只有让学生讨论、争论、表演、游戏,课堂上热热闹闹,才是学生动起来,而隐性的思维活动却往往被忽视了。事实上,驰骋的思维,放飞的想象,知识的感悟、体验、反思、回味,稍纵即逝的灵感,刹那间迸发出的智慧火花,才是课堂上学生"动起来"的目的和精华所在。那么如何让学生思维动起来?在调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应当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和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呢?  相似文献   

11.
王慧 《化学教与学》2014,(11):39-42
以沪教版《金属矿物铁的冶炼》为例,以"活动案"形式为载体,将教学设计中"主线""暗线"有效融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心动、脑动、手动、情动、联动、感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化学课堂,让化学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王文倩 《考试周刊》2009,(17):187-187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教师应从准确简洁、直观形象、抑扬顿挫、幽默谐趣、动思激情的教学用语入手,让课堂"活"起来,"美"起来。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我反思、质疑问难,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全过程,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使学生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地在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陈军 《内蒙古教育》2014,(11):67-67
教学实践中发现,积极渗透愉快教育,能使本来枯燥的数学课堂快乐起来,教师教得轻松自如,学生学得开心愉快。课堂教学的质量不断提升。一、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快乐起来2011版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一些带有愉快因素的数学活动,会开启学生们学数学的欲望。我在"小数、分数、整数加法混合运算"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一道练习题:"1.2+1/5+6=",解决这道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姚平平 《成才之路》2010,(29):28-28
课堂高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等速度快、质量好。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准则,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那么,什么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呢?假定课堂效益公式是:1×?=效益,那么。这里"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或负的效益。因此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相似文献   

16.
李思大 《山东教育》2014,(Z6):74-75
谈到“活动”,人们普遍想到学科课堂以外,冠以“课外”前提。即使是生物课堂中的活动,为了赶进度,许多学校也多是延续到课外,学生自行开展,教学质量难以控制。其实,我们应该让生物课堂教学也“活动”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化,让学生用活动的方法学习,在活动中学,解放学生头脑、双手和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以学生主体的课堂。那么,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认为关键在于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要努力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为此,教师应转变角色,为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提供时空,教师要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动"创设条件和机会;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敢"动"提供精神支持,使学生敢想敢说,发表不同的见解;要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这个问题。为打造高效课堂,力争将学生的被动思维转变为主动思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互动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通过自己在长期的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吴小燕 《考试周刊》2009,(17):110-11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英语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和较高的质量,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使学生从精神状态、心理准备、思维活动到身体活动都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也就是说让学生"动"起来。本文对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动"起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理想的中职数学教学效果,本课题提出"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法,实践证明,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