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蘩漪是《雷雨》中华丽的一笔,可能是由于这一笔过于浓艳,使我们常常忽略了性格暗淡的四凤。曹禺在他的自述中曾谈到,他最先写出的,也是最吸引他的戏剧,人生片段,是《雷雨》第三幕四凤对母亲发誓和以后周萍推窗进入四风卧室的戏。  相似文献   

2.
四凤的悲剧是下层社会劳动妇女的悲剧,是青春美和人格美被摧残、被毁灭的悲剧。天真的女仆想要品尝爱情的甜蜜,侍萍又用无私而博大的母爱给她套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雷雨》中,四凤形象对于剧情发展、主题表达和人物性格塑造,有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3.
四凤的爱情     
四凤和周萍的爱情,可以说是《雷雨》中比较重要的叙事线索之一,也是戏剧冲突发生和激化的重要导火索。没有他们的爱情,周繁漪就不会费尽心机把鲁侍萍找来,从而引出上一代三十年前的故事,并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有人称赞四凤天使的性情,有人叹息他们兄妹乱伦的爱情悲剧。但当我们对他们的故事进行审视时,会发现所谓的爱情故事,不过是一个现代的灰姑娘故事。而周萍和四凤之间,用周萍的话来说,不过是“周家大少爷看上他家里面的女下人”。当然,这个故事也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必修四1~2专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得分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4分)(阅读导引):周萍与四凤实际上是兄妹关系而乱伦,知道这一切的只有鲁侍萍,她现在准备自己咽下这生活的苦酒,让周萍和四凤带着对这一切的浑然不知,远远离开这里。  相似文献   

5.
马雯雯 《文教资料》2010,(11):14-16
作为《雷雨》中的灵魂人物,繁漪、周萍和四凤极大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造成剧中人物命运悲剧的根源亦在此三人的现实纠葛。繁漪是最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敢爱敢恨;周萍在养尊处优中形成懦弱无能的处事态度;四凤却是最为天真纯洁的人物,她的出现拯救了在畸恋中苦于无法自拔的周萍.引起后文繁漪直接的爆发.最终推动人物走向灭亡。本文在解读繁漪、周萍和四凤的三者关系之上.试图探析人物内心的性格对推动全局情节环环相扣所起到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雷雨》中周冲与四凤、周萍与四凤、周朴园与侍萍三个共时性恋爱故事构成互文本关系,共同组成一个历时性大故事:富豪子弟对下层劳动女性的始乱终弃。《雷雨》是曹禺以自己的人生体验结合其对社会的观察而做成的“人生模型”,是以爱情为外壳的男人成长的寓言以及作家个人的成人仪式。  相似文献   

7.
曾金昌先生在《浅析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感情》一文中认为,与其说是命运安排鲁侍萍和周朴园在三十年后不期而遇,还不如说是鲁侍萍终于把握机会,重寻真爱。在第二幕中,鲁侍萍初到周公馆与四凤的对话就能看出她风尘仆仆到周公馆不仅仅是为了看看四凤。因为她知道丈夫和女儿所在的周公馆的老爷正是当年与她相恋的周家大少爷——周朴园。与周朴园重逢的这天是鲁侍萍期待已久并精心筹划的。笔者认为周朴园与鲁侍萍的重逢纯属偶然,是不期而遇的,她为带走四凤来到周家客厅,完全不知道这里就是周朴园的家,她也绝没有与周朴园重圆旧梦的打算,因此更谈不上是精心筹划的。  相似文献   

8.
话剧《雷雨》是我国优秀戏剧家曹禺的处女作,写干一九三三年。《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性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其妻蘩漪不堪忍受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暖昧关系。而怯懦、自私的周萍不久又勾引了婢女四凤。由于嫉妒,蘩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引诱,而后又被遗弃的周萍的生母。  相似文献   

9.
雷雨     
原文简介 年轻的繁漪不堪忍受周朴园那种封建家长制的束缚,在与周萍相遇后唤起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与周萍相爱了。不久周萍开始悔恨与繁漪的这种关系,他爱上了侍女四凤。四凤的母亲——鲁妈来到公馆,周朴园发现鲁妈就是他的前妻。  相似文献   

10.
母爱的缺失是导致周萍恋母情结产生的重要因素。周萍与蘩漪的母子恋以及与四凤的兄妹情,皆与其心灵深处的恋母情结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兄弟姐妹贫苦的童年生活 黄光裕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凤壶村。在凤壶村这个依靠种农田获得粮食和主要收入的村庄.黄家算得上是最穷的一户人家。黄家有四个兄妹.黄光裕是老二.他本名黄俊烈.1969年出生,大哥黄俊钦比他大3岁。大妹妹黄秀虹。小妹妹黄燕虹.分别比黄光裕小4岁和6岁。  相似文献   

12.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成名作,剧中的繁漪、侍萍、四凤三个女性形象集中体现了作家对女性的宽广的人文情怀,体现了作家对女性形象的深度把握。  相似文献   

13.
龟的寿命很长,所以古人以为是吉祥之物。“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但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麟、凤、龙都是子虚乌有的,只有龟是实实在在的。殷人占卜,甲骨并用,龟甲占十分之一左右,他们只以龟甲占具有神秘性的事物。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肋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  相似文献   

14.
我国凤的崇拜习俗源远流长,并形成了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凤崇拜文化。凤崇拜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对这一文化的研究也一直为学界重视。凤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神鸟,是集合了众多动物特征于一体的想象中的形象,凤崇拜起源于鸟崇拜,是对鸟崇拜的继承和丰富。凤的形象和名称以及凤崇拜的文化内涵不是一朝一夕就定型了的,而是经过了相当漫长的演变过程。对于崇凤文化的性质及作用的正确把握对于正确认识崇凤文化以及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凤文化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与“龙”一样,都对我们民族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民族意识中,“凤”是理想的英才与端兆,“凤凰出而天下治”。凤文化的源头是东夷文化的凤腾崇拜。凤的形象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创造出的典型。凤文化对我们民族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及审美意识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凤阳凤画的特征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阳凤画是凤阳地区特有的、以凤凰为描写对象的民间绘画艺术,它起源于明代,繁荣于清朝,在凤阳地区广为流传。凤画的传统图案有八种:丹凤朝阳、百鸟朝凤、带子上朝、五凤楼、龙凤图、凤撵麒麟、百鸟献寿、四扇屏,深为广大群众喜爱。这些图案既有对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也有民间艺人们草根智慧的最直接的诉求,它们表达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内心深处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相似文献   

17.
凤文化     
《高中生》2012,(21):59
与中华龙文化不可分割的是凤文化。在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中,《龙凤呈祥》是很好看的一种。自古以来,龙与凤的关系就是极其密切的。凤和龙一样,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凤是古人幻想中的神鸟,凤头似锦鸡,身如鸳鸯,翅膀似大鹏,腿如仙鹤,是多种鸟禽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凤是凤凰的简称。凤为雄,凰为雌。然而自秦汉以来,龙逐渐成为君主帝王的象征,帝后妃嫔们便开始称凤,凤凰的形象就雌雄不分,整体地被雌化了。  相似文献   

18.
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妮娜把爱情当作自己一生苦苦追求的事业,但却以悲剧告终。黛玉、四凤、子君等对爱情如痴如狂,同样难逃厄运。这充分说明人们心中的男权主义价值观根深蒂固,女性的彻底解放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的差异具有多方面的表现.被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褒扬有加、充分张显文化内涵而步入神坛的"四灵之主",即龙、凤、麟、龟,在英国人眼中却历来不怎么视为神圣之物,极少反映英国文化意蕴.从中英双方对龙、凤、麟、龟四种动物所表现出的带有根本性不同的情感反应入手,分析中英方在该民俗文化上存在的差异,透视出文化本身特有的民族性和价值评判标准的相对性,理性地预测对方的交际意向,从而全面把握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观点举要     
<正>P09吴艳荣关于湖北弘扬凤文化的几点思考传统的凤文化资源贯通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凤文化资源涵盖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凤文化是我们涵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传统文化资源,弘扬凤文化要在借鉴吸收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让凤文化在有形的物质文明领域和无形的精神文明领域发扬光大。在弘扬的过程中要把握荆楚凤文化的个性特色与中华凤文化的共性特色,做到两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契合时代需求,凸显湖北地域特色,打造新的湖北文化标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