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对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同系物”概念进行重新定义,指出同系物应具有两方面的特征,其一:同系物应该具有相似的结构,具有相同的分子通式;其二:同系物之间应该相差至少一个基本结构单元.同时对同系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拓展,同系物不仅在有机化合物中出现,而且可出现于无机化合物中.建议在教学中以新的定义、准确地引入同系物概念,避免学生的误读.  相似文献   

2.
贵刊98年第1期43页刊载了《也谈对同系物中“结构相似”的理解》(以下简称《也》)一文,作者对同系物中“结构相似”所含内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些看法欠妥。1.《也》文认为: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是一节内容介绍的两个概念,都涉及到分子结构问题,由于两概念中关于分子结构的内涵不同,从而得出丙烷和异丁烷不属于结构相似的范畴,不能互称同系物的结论,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也》文对同系物中“结构相似”的内涵理解太狭窄,把同分异构体中的“结构不同”和同系物中的“结构相似”等价考虑,从而混淆了两者的含…  相似文献   

3.
也谈对同系物中“结构相似”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数家杂志刊登文章,对同分异构体中“结构不同”和同系物中“结构相似”的结构内涵提出看法.说法虽异,但共同之处都认为:在同分异构体的界定中,直链烷烃和支链烷烃属于结构不同,如CH3CH2CH2CH3CH3CHCH3和CH3互为同分异构体.而在同系物的界定中,直链烷烃和支链烷烃属于结CH3CHCH3构相似,如CH3CH2CH3和CH3互为同系物.笔者对后者有不同的看法,理由如下.1.现代化学结构理论认为,分子中各原子的价键、数目、种类、彼此间的关系及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是物质化学结构的全部内容.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是同一节教材…  相似文献   

4.
[重点、难点分析]1.基本概念中最易浑淆的是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一组概念,这也是高考的难点所在。结构相似,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_2原子团的物质互为同系物。从概念出发,判断同系物的原则是——“二同一异”。二同即通式相同;官能团相同或键型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通常总是采用“定义“的方式来引入某个数学概念,然后通过推理得出有关概念的本质属性.中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坚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概念教学和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前者是核心和基础,而定义又是定理、公式和法则的基础,所以定义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自然科学概念及原理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只有质的规定性的概念;另一类是不仅具有质的规定性,它们的定义应包括描述性定义和测量性定义两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区别对待,有所侧重。不过,要搞好自然科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我认为应从“引入”、“形成”和“巩固与深化”三个阶段来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知识到能力。一、引入引入是概念和原理教学的必经环节,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了解:(1)为什么要引入这一概念,引入它有什么作用。(2)明确该概念在认知结构中的地位,从整体认知结构中把握概念,强调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和认知的内在联系,利于在…  相似文献   

7.
“相”与“组织”是材料类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目前的材料科学基础和工程材料教材中,相关概念的定义各有千秋。根据目前一些教材中的定义及教学过程中的体会,阐述了这两个重要概念应有的内涵,并提出“相’’与“组织”的定义。  相似文献   

8.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产物,数学教材中反映数和形本质属性的数字、图形、符号、定义、法则等都是数学概念.许多老师认为,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只要简单“告诉”,然后让学生记住并能运用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会造成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用”概念,而不能灵活理解、掌握概念.笔者认为,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刻地领悟概念的内涵,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通常总是采用“定义”的方式来引入某个数学概念,然后通过推理得出有关概念的本质属性。中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坚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概念教学和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前是核心和基础,而定义又是定理、公式和法则的基础,所以定义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同系物概念浅析天津武清职专(301700)张淑玉高中化学课本对同系物是这样定义的:“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笔者认为此概念的定义欠妥,愿提出同大家讨论,象CH4、CH3-CH3、CH3-CH2-CH2...  相似文献   

11.
“统计与概率”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对“人教版、康轩版、shinglee版”这三个不同版本教材中“概率”内容设计的比较分析,剖析教材编排内容的异同点,得出在概率内容的编排上:shinglee版教材更加注重概率在初中数学中的学习,用三个章节来编写概率的内容;从概率的定义来看:康轩版教材对概率的定义更为简洁;从概率概念的引入来看:三版教材对概率的引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从俗语引入,一种从日常生活引入;从习题的设置角度来看,人教版和shinglee版教材更加注重节习题的设计,而康轩版教材更加注重例题和随堂练习题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同分异构体书写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高考必考的一个热点.研究教材会发现:教材中只有在烷烃和苯的同系物两处讲到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且内容简单.相应知识在高考大纲中的要求为: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种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辩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中对同分异构体的考查更是乐此不疲,不过在考查时  相似文献   

13.
加减、乘除是否分别互为逆运算关系?传统算术教材肯定了它们的逆运算关系,但现行中师小学数学基础理论教材则仅指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而不再提及“互逆关系”了。八四年《江苏教育》更载文指出“‘加减、乘除互为逆运算关系’不能成立”。一些杂志摘编或转载,影响很广。事实上,这一观点是很值得商榷的。我们知道,所谓概念明确,就是正确地掌握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是定义,不同的“逆运算”定义下有不同的外延。传统的逆运算定义是:“两种运算中,第一种运算的条件是第二种运算的结果,而第二种运算的结果是第一种运算的条件,这两种运算叫做互为逆运算。”(注1)  相似文献   

14.
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或多个已知物理量“相比”的方式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在中学物理教材中,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概念俯拾皆是.例如,速度、密度、比热容、电阻、电场强度、电容、电动势、磁感应强度、折射率等.那么,比值定义法所蕴含的“核心思想”与“教学逻辑”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几乎很少有中学物理教师能够回答出来.本文结合电场强度概念的构建过程,力图说明这个问题,以促进比值定义法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概念掌握不牢例1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C2H4和C3H6B.C3H6和C4H8C.C3H8和CH4D.C2H2和C3H8错解A。剖析答题者根据“同系物一定符合同一通式”推出符合同一通式的有机物也一定属于同系物,正好掉进了命题者所设计的陷阱。从题干看,本题考查的是同系物的概念,但选项中隐含了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因为烷烃不存在与其他物质的同分异构现象,故只要符合烷烃通式的有机物就一定是同系物,而符合烯烃通式的有机物,除烯烃外还有环烷烃。因此,选项C正确。正解C。二、缺乏空间想象能力ClCl例2关于H-C-H和H-C-Cl,下列说法不正确Cl…  相似文献   

16.
一、讲清概念和定义的区别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对所有概念并没有都赋之以定义。因此在教学时就要向学生讲明概念和定义之间的区别。例如教材对“速度”的概念只提到“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并且通过“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一叙述来加深对“速度”这个概念的本质的理解。对  相似文献   

17.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使之牢固地树立在学生头脑之中,教师在讲授时,要针对数学概念的不同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从问题的实际和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出发,讲清概念的本质属性。概念教学应遵循概念的引入、定义、理解和应用这四个基本步骤。下面就此谈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看法。 一、概念的引入。数学中大多通过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引入概念。教材中引入概念的“问题”都是典型的,“需要”也都是极其迫切的。因此教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实例的潜在作用,不仅知道数学概念的本身,而且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引入概念的必要性,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迫不及待地参与概念形成的思维活动。 二、概念的定义。概念是人们通过实践,从研究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抛开非本质属性,抽出本质属性概括而成的。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形成都经历着由感性  相似文献   

18.
函数概念是中学数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在中学数学课程中理解函数思想,把握函数本质,处理好函数的教学是很重要的.关于教材中安排的内容,函数概念的引入方式和定义方式等方面,中国与美国初中数学教材都不尽相同.通过比较这些差异,对我国初中数学在函数方面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以供中学数学老师和学生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搞好《有机化学》课的教学,了解中学化学教材,处理好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内容的衔接、协调是很必要的.为此,笔者认真阅读了人民教育出版社95年10月第H版的(高级中学化学课本(必修)第二册)(以下简称《课本》).现就其中烃部分的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课本》第28页,讲同分异构体时,有“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这样的说法是不妥的.因为照此说法,丁烷具有同分异构现象(有正丁烷和异丁烷),戊烷也具有同分异构现象(有正戊烷、异成烷和辛戊烷),丁烷和戊烷便可以互称为同分异构体了.这显然…  相似文献   

20.
丁烷分为正丁烷和异丁烷,每种同分异构体中氢原子分为两类,其一取代物就有四种,如一羟基取代物(丁醇)就有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