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超大科技"时代——后D.普赖斯时代科技发展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律 《中国软科学》2006,271(10):55-63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从过去的小科技时代、大科技时代转向超大科技时代。这种新时代的转变是不随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从小科技到大科技再到超大科技,世界科技发展模式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表明现代科技发展的规模、结构、功能、性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这场变革以及这场变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充分认识和研究,将对我国未来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以及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从秦汉至清初,科学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可是,从17、18世纪特别是近代以后,中国逐渐地落后于西方,以至于贫穷落后、被动挨打。个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科技发展的文化传统以及传统科技教育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尤其为我们所重视,这些问题的科学分析对于现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可以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古代方术热、经济政治背景和科技发展内在的制约因素等方面对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与体制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实现第二步战略走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本文从未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征、21世纪科技发展的趋势与特征以及未来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类已经进人一个崭新的21世纪。这个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将有怎样的特点、科学技术将在哪些领域取得新突破、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科技政策来适应时代的变化,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科技部朱丽兰部长。 记者:20世纪100年科技的发展超过了此前几千年历史的总和。相对论的发现、量子理论的建立、分子生物学的DNA双螺旋结构的确定、地质学中的板块模型的构建等导致了20世纪的一系列重大科学革命,这些科学革命又很快地转变为相应的技术。各种先进技术的开发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方式,如原子弹爆炸技术、宇宙飞船登月技术、人类基因组工程、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现在,我们已经迈人了21世纪。朱部长,您能不能预测一下21世纪的科技发展会在哪些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从18世纪到20世纪,世界上发生过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提出科技革命的概念及其划分阶段,并着重分析了科技革命对国内外经济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如何发展科技来促进我国经济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通过实施建立技术市场,增强科技工作的竞争机制等措施,加速了农业科技与经济结合,农业科技体系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要求“农村科技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1996年9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接见全国星火计划工作会议代表时明确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有一个新的解放,大的发展,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2001年《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颁布,标志…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科技革命浪潮在全球兴起,以科技竞争推动经济竞争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焦点。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大环境,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制定一系列科技政策,以推动科技工作的发展。本文论述了国家在科技投入、科技创新、科研产出、科研合作方面的科技政策特点。  相似文献   

8.
论跨世纪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道初 《科学学研究》1994,12(2):23-25,18
论跨世纪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甘道初(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经济基金委员会)21世纪是持续发展的世纪,是我国进入世界科学技术强国的伟大世纪。科学要发展,关键在管理。处在科学研究部门、生产部门等的科技管理工作者,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  相似文献   

9.
世界格局变迁和工业革命发展是后发国家实现科技赶超,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历史机遇。德国因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机遇,赶超欧洲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并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日本抓住第二三次工业革命交汇的机遇,成功加入世界科技强国之列。从经济崛起到科技赶超,从技术引进到原始创新,从教育改革到科学发展,从自发创新到体系建设,德美日三国经过赶超,均形成了内生技术能力,持续性建设人才队伍,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并注重发挥国立科研机构的引领作用。据此,提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科教融合、科技开放合作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建设等方面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以来,我厅认真贯彻落实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援藏工作的若干意见》,全厅同志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了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的重大意义,并广泛动员和引导全省科技资源,以增强西藏自身科技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改善科技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中俄科技潜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文栋 《科学学研究》2005,23(2):220-224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中俄科技潜力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意识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俄科技合作有助于俄罗斯科技发展走出困境及加速中国科技潜力提高,文章深入讨论了未来中俄科技合作的方向和领域,并就促进中俄科技合作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奖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世纪之交,对中国如何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本文以缩宏的方法,概述了20世纪诺贝尔奖的主要特征,进而运用改革的观点阐述中国冲击诺贝尔奖的基本对策,并展望了21世纪中国冲击诺贝尔奖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小平同志为我们留下的极其珍贵的遗产,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我党思想、理论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对于指导我国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昂首走向新世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小平同志的科技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他对当代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高瞻远瞩,面向未来,不仅是指导我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创造中国…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充分体现了邓小平以宽广视野观察世界、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伟大政治家品质。正是在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科技发展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科技  相似文献   

15.
黄丹斌 《科协论坛》2002,17(1):21-23
中国企业科普在改革浪潮中虽有大有长进,在科教兴国中方兴未艾,但面对知识经济悄然而至的21世纪,却显得疲软,弊端层出。如何促使企业以科普为基点,赢得科技创新竞争优势,针对企业科普存在的10个问题,提出3点思考对策。  相似文献   

16.
纳米科技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前沿、交叉性新兴学科领域,它的迅猛发展将在21世纪促使几乎所有工业领域产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探索基于纳米科技的管理创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纳米科技及其发展、纳米科技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与对策等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7.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正式实施。14年一路走来,《科技进步法》在促进我国的科技发展和进步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技进步工作中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同时又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为了从制度上解决科技进步中存在的问题,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科技进步法的修订势在必行。2007年8月,《科技进步法》修订草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九次会议审计修订的《科技进步法》最大突破是把建设创新型国家写进法律,其中具体包括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科技不容失败、建议删除“伪科学”等。此次《科技进步法》的修订对法律本身、对中国科技未来的发展之路而言,意义非凡。难怪网上有人评论:“伟大的中国能否和谐崛起,《科技进步法》修订草案,就看你了!”  相似文献   

18.
科技统计和指标研究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达国家的科技统计和指标研究以R&D测度为起点,始于20世纪40年代,到了50年代已受到广泛的关注。我国科技统计和指标研究起步于80年代中期,1985年全国科技普查开创了我国科技统计的先河。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竞争力已成为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作为科技竞争力测度的科技指标研究自然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起步虽晚,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国家的科技统计已形成了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研究、统计资料出版及工作体系全面发展的格局,已建立了一套既符…  相似文献   

19.
5月17日,为推动抚顺市民营企业快速发展而举办“科技服务年”活动启动仪式在市政府举行,这次活动从今年开始至2009年结束,历时3年,市科协和市工商联联后合作,以民营企业为对象以“送科技、促发展”为主题,采取多种形式为民营企业搭建科技服务桥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制约其发展的科技力量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20.
3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分析当前全国科技工作的形势,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共商90年代科技工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的大计,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