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对旅游文化保持高度关注,必须依赖文化来支撑,以文化来提升旅游品味.  相似文献   

2.
旅游文化视阈中的旅游纪念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广彬 《文化学刊》2010,(1):120-123
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系统都应有属于自己的专属文化,对于旅游来说也是如此。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引起的一种文化现象,其设计与开发是旅游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纪念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只有经过旅游者购买以后,其文化价值才会得以全部体现。旅游者购买与购买后的享用过程,则是旅游纪念品与旅游者在文化上形成交流与共鸣,旅游文化意义才会得以完整实现。旅游纪念品地域文化的阐释,必须考虑技术、市场与效益问题。旅游者对旅游纪念品解读的过程也是旅游文化形成的过程。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旅游纪念品作为有形实物的无形广告作用,更大程度地通过旅游纪念品扩散宣传效应。  相似文献   

3.
让外国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文化,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出一批既具有旅游专业文化知识又必须讲一口流利英文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文章首先分析了旅游英语教学的特点,然后针对我国高校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些许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旅游品牌形象,打造富有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旅游品牌是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沧州旅游业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但旅游品牌形象建设并不完善,针对沧州旅游品牌目前发展的现状,该文通过沧州地域文化与旅游品牌形象的融合路径来探讨沧州文旅品牌构建思路。以沧州地域文化结合旅游品牌形象的构建策略为重点,从理论层面来完善沧州文旅品牌形象建设,进行品牌定位与理念设定,梳理设计思路,明确设计内容,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传播沧州地域文化,增强品牌的文化附加值与品牌吸引力,促进沧州地域文化与旅游品牌形象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宁现伟 《文化学刊》2013,(2):151-155
商丘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却处于中低水平。商丘市文化旅游产业走线路化发展之路具有区位、资源和机遇三个方面的独特优势,要想实现商丘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必须重视资源保护,持续发展壮大,抓住核心文化,塑造特色品牌,争取政府支持,加强宣传营销。  相似文献   

6.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要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从而成为城市的重要产业,以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为例,必须在文化视角下考察扬州旅游业的转型,对扬州文化旅游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三个跨越的导向和4个提升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工作,尤其是对旅游区域的整体开发,更是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必须坚持统筹协调、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8.
2005年5月,黄山迎来了以新加坡驻华大使陈燮荣为团长的“12国驻华使节话黄山”考察团。陈燮荣认为,黄山仅来一次是不够的,他们国家的旅游机构将首选黄山作为公民出境旅游的最佳目的地。匈牙利、菲律宾等国的驻华大使在盛赞黄山美景和徽文化的同时。还对黄山旅游的更好发展献计献策。国际旅游城市黄山市因兼有奇绝独特的黄山自然风光和底蕴深厚的徽州文化而备受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9.
宋立  黄大昭 《职业圈》2007,(11X):14-14,9
该研究以江苏扬州城区水域的旅游形象设计为例,旨在探讨如何剖析并整合滨水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我们分别从水域生态环境形象、城市文化形象、商业经济形象等方面来阐述,以整合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为核心,从而拓展滨水城市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以江苏扬州城区水域的旅游形象设计为例,旨在探讨如何剖析并整合滨水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我们分别从水域生态环境形象、城市文化形象、商业经济形象等方面来阐述,以整合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为核心,从而拓展滨水城市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保障名城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双向共赢,应强化整合型保护和创意化开发,并在其间建立协同耦合机制。整合型保护,包含区域联动整合保护、城乡统筹整合保护、动态评估整合保护三个方面。创意化开发的耦合机制则需要区域旅游一体化、遗产旅游品牌化、遗产开发产业化等基本模式。黄山市歙县作为皖南徽州文化的发源地,其名城旅游发展提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型保护与创意化开发,必须全面契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大尺度区域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2.
古镇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它来发展旅游已成热点。但是古镇旅游开发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地方文化元素的丧失,伤害了地域文化与古镇之魂。分析近年来古镇旅游开发的现状,发现开发过程中存在开发模式和产品设计同质化、古镇街区商业化等一系列问题。反思旅游开发给古镇地方文化带来的损伤,分析造成这种损伤的原因,希望找到古镇旅游开发和地方文化保护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13.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工作,尤其是对旅游区域的整体开发,更是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必须坚持统筹协调、整体规划。为此笔者提出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建构: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五年企业发展靠机遇,十年企业发展靠老板,百年企业发展靠文化。”说明企业发展必须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才能享有文化品牌,提高知名度,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森林旅游中的名山大川、林海奇观、怡人风光、乡土民俗等均表现着生态文化特征,并且有很多属于原生态文化。正是这种生态文化,彰显了中国十大名山的亮点,突出了诸多森林公园的风貌,体现着森林旅游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泉州市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燕 《职业圈》2007,(24):44-45
泉州历史辉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文章通过对泉州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文化旅游的特点和泉州发展文化旅游的现实条件,提出了泉州文化旅游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略探析——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震铭 《文化学刊》2010,(1):129-134
文化旅游是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辽宁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依托文化产业园区,扩展文化旅游吸引物,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吸引力;张扬和创新主题化、个性化文艺演出,形成有影响力的演艺品牌,促进辽宁演艺旅游产业发展;保护性利用文化遗产,形成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商品、纪念品产业;运用影视传媒形式,促进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立辽宁文化旅游研究和服务志愿者队伍,增加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力。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大连文化旅游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依托"农村书屋"这一文化智库,以"点"带"面",把大连文化旅游与周边旅游结合起来,形成立体交叉的文化旅游网,从而实现双赢,让农村书屋这一文化粮仓助推大连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该研究在新媒体语境之下,以潍坊十笏园商业文化街区为例,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旨在提高文化旅游的内涵,构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新格局,培养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并最终完善新媒体、文化旅游和地域文化资源的融合实践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辽宁确定了"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发掘地方固有文化资源,推进特色旅游文化品位,不失为是实现辽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的加速器。辽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要大力发掘辽宁地方固有的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推进旅游文化品位,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树立文化兴旅游的理念,不断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较高市场价值和旅游吸引力的特色旅游资源,推进辽宁特色旅游文化品味,推动辽宁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旅游资源及其文化符号的关系,从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与保育的角度,研究乡村发展与乡村旅游。首先阐述了乡村文化旅游的意义,然后转向乡村文化旅游的内容,随后提出乡村文旅资源的保育方案。文旅融合是乡村发展的新趋势,旅游资源集文化、历史、艺术和建筑于一体,在怀旧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中,旅游不仅具有传承社会文化的功能,而且具有特殊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