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白与王维山水诗艺术特色比较谈王建新李白和王维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诗人。他们都写出了大量优美的山水诗,王维还被称为山水诗人。李白的山水诗以他的浪漫主义,即豪迈的气势、超现实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著称于世;王维的山水诗则以他的诗中有画、恬静新雅取胜。两位诗人...  相似文献   

2.
李白是我国杰出的山水诗大家。他的山水诗不但成熟完美,而且独具风格。李白的山河颂歌,是同慷慨激昂的壮阔胸怀、豪放浪漫的奇想交织合一的,其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李白的山水诗呈现出极为鲜明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三大”,即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  相似文献   

3.
李白是盛唐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他一生诗思敏锐,创作繁富,巨制名篇,传播中外,震动古今。自然山水陶冶了李白的情愫,李白也赋予自然山水以性格和力量,他虽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其山水诗中不乏豪迈、大气、雄奇、苍凉之作,堪与历代山水名家媲美。本文以李白山水诗篇为例,浅析其山水诗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李白与孟浩然的山水诗在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李白与盂浩然都热爱自然山水,他们的山水诗相同之处是清新自然,情景交融,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李白的山水诗主要表现壮美;孟浩然的山水诗主要表现柔芙。李白与孟浩然山水诗在环境化和旅游化中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白,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杰出的诗作。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  相似文献   

6.
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不但成熟完美,而且独具风格,推动了山水诗的发展,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文学史上”奇峰突起,意境独辟”的特殊地位。而这种风格的形成,和李白独特的漫游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于山水诗,我们传统的欣赏习惯是要求其逼真、入画。而李白的部分山水诗以其动态的山水观照突破了传统山水诗的恬淡空灵的境界;而其部分接近传统的山水诗又不同于我们一贯给于他狂放的评价而达到内敛的心灵境界。这从一个角度又展示了李白诗歌风貌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李白的诗歌无论是在唐代还是在唐代以后,都有特殊的内涵和魅力,而其山水诗更是古今历来山水诗中的奇葩。李白写山水诗并不单纯写山水,他的山水诗豪放浪漫,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他的山水诗景含情、诗言志。其中诗言志部分又从壮情怀天下,柔意儿女长,总析李白佳作;入无清明无以施志,寄情山水凭吊伤情,展李白治国之志;出则堪忧意欲济国,虚实相生山水田园,现李白忧国之思三个方面体现了其思想经历和心路历程,表现了这位壮游的谪仙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9.
李白生于盛唐道风炽盛之世,深受道文化的影响。他一生漫游天下,周览名山大川,留下大量山水诗作。这些多姿多彩的山水诗作,既与其个人桌性、际遇相关,更孕育于时代的道文化氛围。本文主要从李白山水诗的自由精神和宇宙境界浅析其道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李杜山水诗都以表现壮美、崇高美为主要特征,但也不乏笔致清丽的优美之作;李白山水诗多雄奇,杜甫山水诗多雄浑;李白山水诗多出世之想,杜甫山水诗多入世之思;李白山水诗多夸张,杜甫山水诗多写实;同为风格柔婉优美之山水诗,李白仍以表现阔大之景为主,杜甫则以擅写纤小之景见长。  相似文献   

11.
浅谈王维李白山水诗的不同风格高振发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短短三百年中,名家辈出,高手如林。其中异融同飞,双声合响的并称者也不在少数、如"王孟"、"高岑"和"李杜"等。就山水诗而言把王维和李白并称自有它丰富的含义。因为:一、王李二人都是唐代的大...  相似文献   

12.
提起李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从小我们就读着他的诗歌长大,他的生死及其不平凡的经历,都给人留下了疑问和话题.故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很多,如对李白出生地、家世及卒年等的研究.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也同样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李白对山水有一种独特的情怀,他与山水融为一体,感兴赋诗,超越苦难,名为“逸兴”。大自然催发了他的浪漫思维和灵感,他选择了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山水吟咏,同时摆脱以往山水诗歌的写作定势,用来解脱苦闷,艺术时空十分丰富,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怀古意识,拓展了山水诗歌的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山水诗不自李白创始,而自李白达到出神入化的高峰。在仕途失意,遭贬而投荒之年,李白将精神寄托于自然,将情感倾注于山水,追求人与自然的浑然合一,追求乐天适性,写下了大量“我与景浑”、“神与物游”的山水诗。在诗人的笔下,山水是恬静的化身,是悲情的象征,是激情的载体,是诗人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晏明在最近出版的诗集《春天的竖琴》与《故乡的栀子花》中,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这些诗很美、很清新,耐人寻味,能帮助我们研究山水诗的创作问题。山水诗在我国的诗史上,是源远流长。曹操就写过有名的山水诗。李白是写山水诗的大师。之后,历代都有山水诗的珍品流传下来。五四以后的新诗也是如此。建国后曾有人把山水诗当作所谓资产阶级的货色,而加以排斥,但这样的岁月也远去了,虽然还偶尔看见“左”的余波泛起的泡沫,也终会飘浮而去。晏明在他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山水诗发展史中,李白的山水诗具有突出的地位以及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山水诗从大处着笔,注重直抒胸臆,善于使客观事物支配于主观情感,且长于运用夸张与想象.李白开拓了中国古代山水诗发展的新境界,树立了中国古代山水诗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标杆.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山水诗发展史中,李白的山水诗具有突出的地位以及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山水诗从大处着笔,注重直抒胸臆,善于使客观事物支配于主观情感,且长于运用夸张与想象.李白开拓了中国古代山水诗发展的新境界,树立了中国古代山水诗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标杆.  相似文献   

18.
当涂境内的青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长眠之所,也是李白景慕的南齐诗人谢朓的筑室之处。它可谓有幸,在不过三百年的时间里,竟吸纳了两位闻名于世的诗人。二人的山水诗受到千百年来读者的喜爱与称颂。尽管李白山水诗中有谢朓的影子,但他们成就各异,艺术追求也不尽相同。本文就诗人谢朓和李白的山水诗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19.
张汝梅 《华章》2007,(7):141
从李白,王维的山水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大诗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悠然自得.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王维山水诗的风格是"宁静"、"恬淡",李白山水诗的风格"无拘"、"逍遥",并且分析了形成风格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李白一生的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他热爱自然山水,创作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山水诗篇,不仅为祖国的名山大川写貌传神,还把自己强烈的情感和伟大的人格注入了自然山水之中,为山水诗开辟了新的境界,达到了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李白山水诗的主要特点是山水形象的理想化、狂想化和个性化,雄奇壮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