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商使秦     
《现代语文》2004,(10):4-4
锦囊小语: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於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guó)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庙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先秦《庄子》庄周译文:宋人曹商出使秦国,出使的时候,只有宋国配给的几辆马车,由于奉承秦王得宜,返回时,他已拥有秦王赠送的一百辆车子。曹商满脸得意地去见庄子,并且说:“能说服大国君王,不辱本国君王的使命,跟随的马车有百辆之…  相似文献   

2.
<正>宋国有个叫曹商的人,他和庄子是邻居,平时好吃懒做,无所事事,家里一贫如洗,靠坑蒙拐骗维持生活,大家都看不起他。有一次他跑到秦国去了,阴差阳错见到了秦王,一番点头哈腰,溜须拍马,把宋国人的脸丢尽,秦王十分高兴,送给他一百辆车。曹商趾高气扬地回来了,有钱之后开始耀武扬威,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大家也知道他是怎样得到的赏赐,更加看不起他。有一天,他遇到庄子,用  相似文献   

3.
荆轲炸秦网     
咸阳,秦王宫殿。秦王赢政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右丞相李斯求见。赢政召李斯入见。李斯见了秦王弯腰一拜,高声祝贺赢政:“大王万岁,祝贺大王消灭了赵国。”赢政听后心里美滋滋的,却不露声色。他抬起手指着显示屏上的头条新闻“秦国百万雄师灭赵,王翦重兵布阵围燕”说:“李丞相,燕国献土的事怎么祥了?”  相似文献   

4.
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秦国太监:“上朝!”秦国大臣:“陛下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秦王:“平身。”秦国大臣:“谢陛下。”秦王:“现在兵力数我秦国最强,和别的国家交战,总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近听赵王得了一块无价之宝——和氏璧,本王我非把它搞到手不可,先设个拿城换璧的计谋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神童”,战国时期秦国上卿甘罗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个。关于甘罗,民间的传说很多。在民间故事的讲述中,甘罗是这样成名的:甘罗的祖父是秦国的宰相,为人正直,奸佞之人想要坑害他,便向秦王进谗言,说甘宰相能找到公鸡蛋。秦王信以为真,便命令宰相进献公鸡蛋。  相似文献   

6.
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有一位名叫甘茂的大臣,因为得罪了秦王,他怕被迫害,便从秦国逃到齐国。甘茂刚到秦国的边境函谷关时,恰巧遇到了齐国派往秦国的使者,他的名字叫苏代,苏代的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燕国太子丹曾在秦国为人质,秦王多次羞辱他,积仇很深。太子丹回国后,千方百计聘请著名剑客荆轲,打算入泰国刺秦王。为了诱使秦王接见荆轲,太子丹假装献地,备下督亢一带的地图;逃亡在燕的秦将军樊于期是秦国缉捕的对象,他又自愿割下头颅。太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秦王政八年的权力归属以及《吕氏春秋》君道观等问题的分析,得出吕不韦并没有完全控制秦国权力这一结论,同时展示出他力图改变与秦王正面冲突的对立关系。从而探究秦王政八年吕不韦的斗争策略,进而明确这一时期秦国的总体政治形势。  相似文献   

9.
纵横家张仪     
《中文自修》2023,(6):33-34
<正>秦国想要攻打齐国,考虑到齐国与楚国有共同对敌的盟约,秦惠王觉得比较麻烦。于是就让张仪假装离开秦国,带上重礼去楚国。张仪对楚怀王说:“秦王特别憎恨齐国,可是楚国却和齐国关系亲密,你们要是真的能和齐国断绝关系,秦国愿意把商和於这两地的六百里土地送给楚国。”楚怀王贪心,相信了张仪,和齐国绝交了。之后,他派使节到秦国去接受土地。张仪骗他说:“我与楚怀王说好是六里,没听说过六百里啊。”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2007,(11)
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王翦奉命出征。出发前,他请求秦王赐给他良田房屋。秦王说:"将军放心出征,何必担心赏赐呢?"王翦说:"做大王的将军,有功最终也不一定能封侯,所以我想趁大王赏赐我酒饭之际,斗胆请大王赐给我田园,作为子孙后代的基业。"  相似文献   

11.
这里所谓的“秦王”,专指春秋战国时代之秦国国君,后世诸朝受封之“秦王”不在本文论议之列。  相似文献   

12.
战国时期,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并威胁安陵小国,安陵君派唐且出使秦国。秦王向安陵君提出无理要求,要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国土,遭到拒绝,秦王勃然大怒,对唐且说:"你  相似文献   

13.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胆识超群,英气逼人,以大无畏的精神揭穿了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的阴谋,以“士之怒”反击“天子之怒”,让秦王不敢小视。从表面上看,唐雎阻止了秦王易地灭安陵的计划,在与秦王的交锋中取得了上风,但唐雎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安陵国的命运,没有彻底挫败秦王,让他改变灭亡安陵国的想法。秦王是一位具有统一野心的君主,他的屈服只是暂时的,他是想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安陵国的问题,不想通过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毕竟发动战争是要消耗人力、物力的。一旦此计不成,对于秦王来说只有发动战争了。战争一旦爆发,以秦国的实力灭…  相似文献   

14.
刺秦忆     
剧情背景: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秦王赢政欲统中原。他拆散了燕赵联盟,夺取燕国诸多城池。燕国的太子丹原留秦国当人质,见秦王野心之大,又豪夺燕国疆土,于是偷偷潜回燕国。太子丹痛恨秦王,一心要为燕国复仇。一个破釜沉舟的计策在他心头油然升起,他在找寻一个人,一个能够刺杀秦王的勇士。此刻一个人进入了他的视野,他——荆轲。燕国的命运,秦国的命运,天下的命运都压在荆柯身上,他将如何面对眼前的这一切……肖恒同学将为你演绎一段现代版的荆柯刺秦……一、燕丹计秦军压境燕国……睁开眼,又是新的一天。想我刚到燕的时候,与高渐离、狗屠他们…  相似文献   

15.
古籍中的动宾结构和偏正结构,一般说来是容易区别的,但由形容词作使动词所形成的动宾结构与由形容词作定语所形成的偏正结构,有时却容易发生混淆,现举例辨析如下: 《庄子·列御寇》:“夫处穷闾隘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句中的“槁项”和“黄馘”都是动宾结构。“槁”和“黄”是由形容词充当的使动词,“项”和  相似文献   

16.
完璧归赵     
黄雅萱 《辅导员》2014,(Z1):88-89
正时间:战国时期地点:赵国大殿、秦国大殿人物:赵王、秦王、蔺相如、赵国大臣、秦王仆人第一幕【赵王得了一个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想用十五座城交换。赵王害怕上当,又怕若不答应,秦王会派兵进攻,于是召集众臣商议。】赵王:(着急)这可怎么办啊!大臣:大王,听说有位叫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如我们把他请来试试?赵王:(急忙招手)快,快,快把蔺相如请来!  相似文献   

17.
汉画像石     
汉代留下了许多画像石 ,它不仅是珍贵的艺术品 ,上面还记录了许多优美的故事……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弱小的燕国不甘心被强大的秦国吞并 ,燕国的太子秘密请了勇士荆轲 ,派他假装向秦国献地 ,带着暗藏匕首的地图到秦国去。荆轲借向秦王献图的机会 ,亮出匕首 ,刺杀秦王。秦王见事不妙 ,惊惶失色 ,围着宫里的铜柱逃命。荆轲对准秦王 ,将匕首猛投出去 ,秦王头一偏 ,匕首碰在铜柱上 ,火花迸发。一番激烈的搏斗后 ,荆轲壮烈牺牲……这一惊心动魄的情节在汉画像石上有精彩的艺术表现 ,它保存在山东省嘉祥的武氏祠中。汉代画像石的特点是黑白分明…  相似文献   

18.
《唐睢不辱使命》一文向我们讲述了唐睢这位安陵国的使者出使秦国,不畏秦王的淫威,以死相搏,使安陵国避过了一劫的事。他没有辜负安陵君给他的使命,其凛然正气使我们震撼。我们在赞赏唐睢的同时,不能忘记还有一个也值得我们赞赏的人——安陵君。安陵君对秦王所提的“丰厚条件”,并没有接受,而是婉言谢绝,因为他识破了秦国的骗局,可见安陵君是一个头脑十分清醒的君主。他意识到自己的婉拒势必会使秦王盛怒,于是就派唐睢去谒见秦王,而唐睢终不辱使命,使安陵国躲过祸国之灾。这又说明安陵君是个有慧眼的君主。试想如果安陵君随便派一个人去拜见…  相似文献   

19.
《唐睢不辱使命》一文向我们讲述了唐睢这位安陵国的使者出使秦国,不畏秦王的淫威,以死相搏,使安陵国避过了一劫的事。他没有辜负安陵君给他的使命,其凛然正气使我们震撼。我们在赞赏唐睢的同时,不能忘记还有一个也值得我们赞赏的人——安陵君。安陵君对秦王所提的“丰厚条件”,并没有接受,而是婉言谢绝,因为他识破了秦国的骗局,可见安陵君是一个头脑十分清醒的君主。他意识到自己的婉拒势必会使秦王盛怒,于是就派唐睢去谒见秦王,而唐睢终不辱使命,使安陵国躲过祸国之灾。这又说明安陵君是个有慧眼的君主。试想如果安陵君随便派一个人去拜见…  相似文献   

20.
战国时期,秦国显赫一时的相邦吕不韦,在其处心积虑的经营下,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障碍,正当其踌躇满志即将达到其预期的目标时,美梦被他的强硬对手秦王赢政所击破.他的杰作<吕氏春秋>成为相邦与秦王斗争白热化的导火线.作为施政方针的<吕氏春秋>后面隐藏着吕不韦和秦王政对于权力角逐的欲望.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的心理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