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灌输理念指导下的学校道德教育弱效、低效乃至无效的现状,表明其走向已是"山穷水尽"。对此我们应作出深刻的批叛和反思,建构道德教育理念。"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开始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的  相似文献   

2.
生态性道德教育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不仅是一个学科术语,在“后工业”时代到来之后,它亦成为一种理念、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文明观。道德教育作为过滤、传承社会文化、“促使灵魂转向”的途径之一,自身具有生态本性,其因子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了一个生态共同体。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和德育的生态本性,建构一种生态性道德教育是其现时发展的必然选择,即建构生态和谐的道德教育理念、生态互动的师生关系以及生态型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3.
性别与道德教育是关怀伦理学的重要议题,关怀伦理学通过揭示性别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一方面表明一种隐含非正义性的性别德性观教育已经成为道德教育长久以来的重要特质,另一方面则努力证明性别差异对发展道德教育具有建构性意义。通过对性别与道德关系的考辨、把握和建构,关怀伦理学从对道德标准与道德发展路线的重构主张对道德教育进行变革,并试图建立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学会关怀”的道德教育范式。在性别视角的审视下,这种“学会关怀”的道德教育不仅没有触及到我们作为性别的存在,对一种关怀关系的强调也没有充分体现出对我们在道德上的现实的性别关系的价值观照。同时,这种“学会关怀”的道德教育更没有深入到对基于性别的两种隐含非正义性的道德规范的批判与重构。在这一意义上,关怀伦理学所做出的发展道德教育的努力应当被视为一次未完成的启蒙,需要结合承认伦理、连结伦理和共同体伦理的价值理念进一步发展“学会关怀”的道德教育,使其成为一种能够安置性别及其要求的“特殊的普遍主义”。  相似文献   

4.
在生态观下,道德教育必须是一种生态性道德教育,即建构生态和谐的道德教育理念,培养道德教育的“和谐”、“生态”的合格公民。潜在课程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对学生获得知识,特别是非学术性知识,即情感、态度、信仰、价值观、良好的心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潜在课程的特点与功能看,潜在课程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和德育的生态本性,建生态型德育课程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道德教育必须由灌输走向对话。对话式的道德教育倡导关系思维、对话态度,又是一种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德性的生成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自我转换,道德教育联系实际生活,是构建对话式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道德教育与和谐人格的培养是相互促进的。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和谐人格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认知教育与行为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通过借鉴儒家“中和’’教育理念,倡导审美化道德教育,利用隐性道德教育资源,发挥道德教育的心理建构功能,构建“引导-陶冶~学生自主体悟-内化-成就德行”的生活道德教育机制和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良性互动的机制,培养大学生的和谐人格。  相似文献   

7.
高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是道德践履的土壤,道德教育不能离开生活场景,不能从生活中抽象出来。高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必须通过具体的道德教育模式建构,才可能由应然转变为实然。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模式是一种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全新特点体现在目标建构、内容建构、过程建构和评价体系建构之中。  相似文献   

8.
朱熹道德教育理论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获得性遗传”,在逻辑上可将其视为是由理论基础、目的论、过程论、规范论、方法论诸结构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一个系统去分析其基本内容,并归纳出有具体内涵的生活化道德教育模式。朱熹道德教育理论在多方面为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启示,具有丰富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人类进步的一种必需的基本教育、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应以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为指导,重整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在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实践中,一些学生成为道德教育对象中的弱势群体。该群体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他们道德行为的“非正确归因”,道德环境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异质性以及教育评价中过于重视“易关注点”等方面。对此应加强道德教育主体素质,改善道德教育环境并防止“表格德育”泛滥等。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是否有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它能否提高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根据这一逻辑关系,可以“推导”出道德教育的加法原理,即以“人”为核心,以符合青少年认知能力和情感需要为出发点,以幸福为体验,通过建构多维立体的道德教育“时空场”和“情景场”,促使道德教育效果的不断“叠加”,从而达到关注人性,尊重生命,开启幸福之门,走向幸福之路的道德教育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语境下人类传统道德精神的失落集中体现为人的责任的丧失.培养个体健全的责任人格是心理-道德教育价值的内在体现.将责任教育作为学校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改善的全新着力点,阐述责任品质培养的理论基础、价值表征和教育内容建构以及实践中应秉承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特征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 ,利用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教育方式 ,以形成学生真正自律的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对传统道德教育忽视学生主体性弊端的反叛 ,也是回应当前道德教育实效持续低迷的现实而兴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新兴道德教育理念和模式的特征 ,并据此评价三种行之有效的主体性教育方法。一、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特征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会顺从”、“教会听话” ,而是“教会选择”、“教会负责”。这鼓励学生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与自我决定 ,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  相似文献   

14.
论灌输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宁娟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1):68-70,56
灌输作为一种方法,其本身无所谓好坏。将灌输等同于“强制灌输”、简单化为“知识传授”以及对灌输一词理解的“西方化”倾向等错误是拒斥一切灌输的原因。在道德教育中,灌输作为一种方法依然发挥着作用,这是德育对象提高道德判断水平和道德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在道德教育中,灌输作用的发挥必须是在理清灌输含义及正确实施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5.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道德教育责任主体之外,文化始终是型构人类价值理性的强大力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分别具有不同的道德教育功能,但在通常情况下,文化因素是以文化模式的方式形成文化合力,进而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这就是道德教育的文化机制,文化也因此而成为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文化发挥道德教育功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粗放模式",二是"集约模式"。在当代社会,集二者于一体的"混合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机制,折射出新的历史时期文化政策和道德教育理念变迁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6.
江畅 《中国德育》2017,(1):11-14
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因为在理解上有偏狭,因而一直存在相当大的局限。道德本质上是人类的智慧,是作为最佳人类生存方式的实践智慧,是一种价值体系。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人成为“君子”,高级任务则是使人成为“圣贤”。道德教育的逻辑进程是一个人成为道德之人必须完成的总体结构图,而其实际进程则是走完这一路程的具体路线图。  相似文献   

17.
应对“全球化”的价值理念及其道德教育难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面对“全球化”的冲击 ,中国伦理发展和道德教育应当建构的合理价值理念 ,既不是普世价值观 ,也不是相对价值观 ,而是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的合理性根据 ,在于它能更有解释力地回应“全球化”对现代中国伦理发展和道德教育提出的三大课题或三大挑战 ,即文明观方面的价值霸权 ,文明心态方面的文化帝国主义 ,文明认同方面的文化相对主义。生态价值观以伦理精神的生态合理性消解价值霸权 ,以伦理精神的生态对话抵御文化帝国主义 ,以伦理精神的生态发展扬弃文化相对主义。建构伦理精神的合理价值生态 ,培养生态对话的文化品质 ,坚持伦理精神的生态发展 ,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形上基础的道德教育的辩证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的主导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超 《中国德育》2006,1(8):18-20,71
“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对道德教育实践中出现“人学空场”的积极应对,是对道德教育价值和目的的重新定位,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诉求,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和价值,体现了现代道德教育的超越精神。这种道德教育形态具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实践上的可贵探索,应该并且可能成为新世纪我国道德教育发展的主导理念。  相似文献   

19.
现实中大学生道德教育忽视主体自身道德建构的倾向,使道德教育演变为主体被动或被迫接受外在道德灌输与规范训导的毫无生趣的过程,导致教育成效的低迷。道德审美理念强调主体的道德内省与审美性建构,旨在启发和促进大学生主体审美人格的健康发展与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道德教育应该是具有道德性的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不应约化为“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控制、社会约束不是道德教育的唯一追求。“灌输”是一种缺乏道德品性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