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跆拳道运动员左心收缩时间间期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MCA-4B心脏功能综合检测仪, 测量跆拳道运动员静态心脏收缩时间间期各指标, 分析其特点并与非运动员进行比较, 从而对跆拳道运动员的左心功能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发现: 跆拳道运动员的 LVET、EML、MST、ICT及PEP等指标值均比一般人群的指标值高; 运动员的左心功能呈现机能节省化。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从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方面对实验组(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对照组(普通跆拳道运动员)进行研究。旨在为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监控、训练效果的评价以及运动员的选材等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徐彬  吴湘军  徐霞 《精武》2014,(36):165-166
目前,参加跆拳道比赛的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已不是体能及技术等方面,而是由心理因素决定。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着重研究跆拳道运动员在实战中心理紧张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跆拳道运动员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方法,以期对跆拳道运动员的实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方面入手,研究如何提高跆拳道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主要是由力量、耐力、柔韧等方面构成,文章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逐一研究。文章试图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运动学院(零二级、零三级)跆拳道一级及二级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定量测量与分析,从而比较出一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差异,进而为今后的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提供一个明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稳定性、柔韧性和灵活性是跆拳道运动员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身体素质;然而,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过于看重基本技术的训练,忽略了运动员稳定性、柔韧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动作功能质量检测的七大项目,详细了解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在这几方面的现实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日常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跆拳道运动员静息状态和模拟第二回合比赛一分钟后的静态姿势摆动频谱、稳定性及体重分配,分析影响第三回合比赛平衡能力的风险因素。方法:选择山东省男子跆拳道运动员12名,采用Tetrax平衡测试系统测试受试者静息状态和模拟第二回合比赛一分钟后睁眼自然站立状态(NO)、闭眼自然站立状态(NC)、睁眼站在6cm软垫(PO)、闭眼站在6cm软垫(PC)下的姿势摆动频谱、稳定性指数(ST)和体重分配指数(WDI)。结果:模拟第二回合比赛一分钟后运动员的ST值显著高于静息状态的ST值(P=0.047)。NO姿势摆动频谱分析,静息状态和模拟第二回合比赛一分钟后,跆拳道运动员姿势摆动从F1到F8呈递减趋势,在F3频段模拟第二回合比赛一分钟后运动员摆动强度显著高于静息状态(P=0.036)。体重分配分析模拟第二回合比赛一分钟后NO、NC、PO、PC的WDI值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静息状态。结论:跆拳道运动员正常姿势维持表现为高强度低频率的姿势摆动特点,模拟第二回合比赛一分钟后运动员存在因外周前庭功能异常引起的稳定性下降,体重分布从不同程度上都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7.
女子跆拳道运动员与耐力运动员STI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笔者对我院跆拳道 12名女运动员、 16名运动系女长跑运动员在安静、递增负荷及恢复状态下的STI诸多指标进行了测试 ,研究其变化特征及变化规律 ,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刘晨 《精武》2014,(4):20-21
跆拳道运动专顶平衡能力是指在跆拳道运动中,运动员为了提高击打效果,在即使身体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仍能迅速、准确、协调的控制身体姿势并完成击打动作或躲闪防守动作的能力。它是发展和完善运动技术,提高跆拳道运动员协调能力及比赛成绩的基础能力。本论文通过对平衡能力的作用及训练手段的研究,希望能使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加重视平衡能力的训练,同时对有效指导教练员科学的训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34名我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为测试对象,使用心理测试和现场观察等方法对女子跆拳道运动员运动动机、意志品质、赛前情绪和心境等赛前心理状态进行检验和分析。总结出了优秀跆拳道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特征以及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差异,为跆拳道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心理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17,(6):22-25
文章综述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横踢技术的影响。经过系统的运动功能训练,运动员的功能动作筛查评分明显改善,存在的肌力不平衡和关节运动受限等问题予以解决,身体各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重新塑造。文章将为跆拳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在制定跆拳道体能训练计划时,应最先参考身体运动功能筛查(FMS)所检测出的身体弱链、肌力不平衡和关节运动受限等问题,制定相关的矫正训练计划。在恢复运动员各关节正常的灵活性、稳定性后,接着进行动作模式力量训练。最后将运动能力训练与技术、战术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跆拳道是一项利用拳和脚进行搏击的对抗性运动。随着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灵敏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自身带队经验及训练实践,根据跆拳道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对跆拳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研究,供跆拳道教练员或运动员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耐力运动员左心室功能的阻抗心动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阻抗图与心电图、心音图和颈动脉博动图四者同步,对15名(男9名,女6名)中长跑运动员的左心功能在安静,运动中和力竭三种状态下研究,表明阻抗心动图可以有效地、准确地反映运动员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跆拳道项目,本身就以腿部击打为主要得分方式,这也导致了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腿部的专项训练方法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充实跆拳道运动员腿部专项训练方法的理论,促进竞赛战术的发展,作者从腿部力量角度着手研究,对运动员腿部力量训练的过程的多样性进行调查、采集.从而研究跆拳道腿部力量训练的特点及变化,结合运动训练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测试、对比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国家跆拳道队优秀运动员(男14名,女12名)分别从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和力量训练3个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男、女优秀跆拳道运动员的相对最大功率分别为(11.31±2.46)w/kg和(9.21±1.07)w/kg,与国外优秀跆拳道运动员相差不大[男(11.8±2.0)w/kg;女(7.23±0.37)w/kg];2)相对平均功率分别为(7.14±1.32)w/kg和(7.08±2.14)w/kg,功率下降率分别为(65.31±6.17)%和(60.42±11.54)%,这两项指标明显低于国外优秀跆拳道运动员;3)快速力量训练部位存在非衡化现象,且训练部位主要集中于下肢和全身(约占80%);4)不同角速度下的下肢肌力测试发现,跆拳道运动员左侧肌力存在优于右侧肌力现象,即左侧/右侧比值可能超过100%(男子运动员)。研究认为:身体机能训练中,优先改善运动员的功率下降率,即保持长时间高功率的能力是关键,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变传统的"乳酸阈"模式为"两极化"模式;力量训练中,突出快速力量的核心地位,但一方面,需加强训练部位的均衡化,另一方面必须确立异侧稳定支撑力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脑内神经递质分析系统(EFG分析仪)检测山东省跆拳道运动员在想象比赛和诱导睡眠的状态下,脑内神经递质活动变化情况及其脑功能状态表现情况,对运动员的睡眠状况和竞技状态进行分析,从而为有效解决睡眠问题和科学训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皮划艇运动员在不同负荷状态下左心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歌  张亚琪  王震 《体育科学》2005,25(4):35-38
采用实验法,对皮划艇运动员不同负荷状态下左心功能的研究。结果发现,1 )运动员的心率出现安静时机能节省化、定量负荷反应低、恢复快等特点。运动员组心率恢复速度快于对照组;2 )无论处于何种状态,运动员组的左室射血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提示,其每搏输出量始终大于对照组,可视作训练程度高、训练效果佳的重要特征等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通过对宋江武校参加22届省运会跆拳道运动员首轮比赛的赛前不同时间段,不同训练年限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调节最佳赛前心理的方法及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够引起重视,并期待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在大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1结果与讨论1.1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分析所谓赛前状态是指运动员为参加比赛而进行一定的准备之后,在临赛前从技术、战术、身体机能、心理等方面所处的状态。最佳赛前状态也叫最佳竞技状态,应包括最佳技术状态、最佳机能状态和最佳  相似文献   

18.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利用拳和脚搏击的对抗性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全面的素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训练方法和理论研究更有透明度,科学的选材至关重要,本文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因素几个方面对跆拳道运动员的科学选材进行分析,以期为跆拳道运动员的选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跆拳道运动实践需要,以运动直觉思维理论为立足点,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在参考国内、外有关认知研究测试技术的基础上,使用了Visual Basic可视化集成工具和Premiere 7.0视频编辑软件,研发了信效度较高的"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思维决策测试系统",展开了不同逻辑背景时跆拳道运动员直觉思维准确性及决策速度影响的研究.同时,在测试材料的选取、视频录像的切片、定格时机的设定及操作键盘的调控等方面加以创新与改进,确保测试系统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研究成果既可作为项目赛前分析对手的工具,达到实战模拟训练的效果,也能为项目的选材、训练、竞赛提供最直接的应用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G886.13 9701209拳击与跆拳道的技术之战[刊,中,I]/刘清芬,李大力//拳击与格斗.-1997(2).-28-29图4(DW)拳击//跆拳道//技术//特征//分析G886.214.7 9701211对摔跤运动员训练恢复过程中生化控制的研究[刊,中,A]/王震龙//山东体育科技.-1996.-18(4).1-3.10(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