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英语教学中,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推崇.但交际型英语教学的开展在外语教学环境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笔者认为,要大力推广交际型英语教学,我们便必须弄清一个根本的问题:交际型英语教学能否在外语教学环境中发挥在二语教学环境中的作用?因为很多关于交际型英语教学的研究都是在二语语言实验室或在加以严格控制的二语环境中开展的.而"二语"教学(TESL),则是在有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习母语以外的一种语言的教学(包天仁,2001),例如中国人在英语国家中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跨文化交际,我国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2001)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作为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教学素质相对落后,在实现这一目标上存在困难。本文从知识、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以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某小学为例,就如何提升小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教学素质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学的口语教学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缺乏对口语教学交际性目的的认识。(2)不重视跨文化语言的导入,忽略中外文化的差异。(3)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角色地位的界定错误。(4)口语教学的手段单一,无法创造有利的语言环境。这就使得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有着四个明显的缺陷:(1)口语训练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不能引起口头交际能力质的突破。(2)缺乏英语交际规则和交际模式方面的知识,不大知道尊重外国人的交际习惯。(3)用英语说话自信心不足,由此造成的心理障碍问题。(4)没有更多机会与人用英语对话,没有高效率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跨文化交际,我国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2001)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作为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教学素质相对落后,在实现这一目标上存在困难。本文从知识、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以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某小学为例,就如何提升小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教学素质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英语教育之中的口语交际教学一直没有获得很好的发展。而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口语交际的学习是英语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做好英语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必须要考虑到的重要问题。小学英语学习是学生以后英语学习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发展极其重要。为了克服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采用科学有效的策略。在此,笔者主要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策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把英语交际作为教学重点,从英语交际入手,掌握交际的目的和交际内容。从语言教学这个角度来关照,交际法就是突出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由此来说,交际法是大学英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对学生来说,将交际法引入大学英语课堂,不仅是可行而且十分必要的。该文首先分析了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接着分析了交际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四个方面:积极营造良好的交际课堂教学环境;加强语篇教学;了解文化差异,增加背景知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程序,提出了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语言来传递的。可见,体态语在英语教学和实际交际中有着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体态语,使英语教学效果更好呢?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英语提倡的是任务型教学法,更加强调“双主”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场戏的话,作为教学的主导者的教师,便是这场戏的导演。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门语言,英语实际上是一种交际工具,因此英语口语在英语教学中倍受重视.随着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使用,英语口语的教学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但是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而目前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特点,讨论如何构建基于多媒体的任务型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苏莉 《考试周刊》2007,(24):85-86
目前中国的英语学习环境不是很好,英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学生的语言交际形成障碍。我们试图通过以下一些方法来突破语言交际障碍: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家长的态度;积极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
小学英语是一门语言课。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我们要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触英语,使学生沉浸在英语交际的氛围中。实践发现,英语教学需要生活化,让丰富多彩、自然真实的生活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新天地,成为学生学习交流英语的新场所。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多联系生活,以此作为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兴趣,提高交际能力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explore effective ways to develop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is study first briefly reviews the advantage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 method which widely practiced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analyzes in details its obstacles in Chinese classroom context. Then it offers guidelines for compromising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pproach.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for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Chines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是在临汾职业技术学院两个焦虑水平相当的平行班进行的,一个为实验班,将交际法运用于其英语教学,一个为控制班,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实验通过前测和后测问卷调查、口语测试来收集数据,实验数据经SPSS和Excel软件处理,结果表明: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外语课堂焦虑;外语课堂焦虑与口语水平呈负相关;交际教学法能够降低外语课堂焦虑,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分析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情境式教学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作用,即把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沉浸在英语的语言环境或情境中愉快的体验英语,逐渐形成英语思维习惯,最终实现其语言能力向口头交际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交际外语教学法(CLT)是指发展语言学习者在情境中交流交际使用目标语言的能力的课堂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TBLT)伴随CLT的发展而兴起,在世界范围内的英语教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然而,国内外教学界却一直对CLT和TBLT的标准定义,尤其对于CLT与TBLT在中国英语课堂的应用的必要性与适用性存在争议。鉴于此,就CLT与TBLT在中国英语课堂的发展进行综述讨论,以期能够把二者的教学理念与中国英语课堂情境有效结合起来,使得中国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上掌握英语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15.
Critical reflection is regarded as a high-level reflective practice and promoted by many reflective practice programs This article aims to criticize it from two aspects: conceptual perspective and practical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it as self-reflection, being critical can be regarded as one feature and consequence of any type of reflective practice. Owing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critical reflection faces many obstacles in practice. Meeting teachers' needs, rather than designing the hierarchy, is suggested to be a criterion of good quality reflection.  相似文献   

16.
宋薇  毛齐明  雷达  夏静 《中学教育》2011,8(1):76-81
在英语教学中,环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发展性资源。课程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发展性资源,所以环境也就成为一种课程。我们应该通过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来设计和实施课程从而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本文以外语教学为例,对环境进行了分类和意义总结,从新的视角阐述了环境作为课程,并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印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7.
华语教育与国际汉语教育有何异同?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也是中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语言政策问题。本文提出的"语言认同过程"理论把语言认同分解为个人多重身份库、个人语码库和身份与语码匹配过程,并认为,语码的学习、储存、和使用需要与语言学习者的身份认同相匹配。根据该理论分析,华裔学生对华语的认同有别于非华裔学生对国际汉语的认同,因此华语教育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对象有重大的认知差别。本文运用该理论分析华裔学生学习华语的身份认同困惑,提出相应的华语教育理念、华语教学法、华语教材编写和华语教师培养方法,以期解决华裔学生华语学习中的认同问题,达到华人身份与华语语码的有机匹配。  相似文献   

18.
语言工具论是传统的语言观,学术界对它普遍持批判的态度。然而,语言工具论实际上只是对语言工具职能的表述,并不是对语言的定义,不应受到压倒性指责。同时,语言工具论的表述确实存在缺陷,致使/~-4~1对其理解的片面和肤浅,造成对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语言工具论进行拓展,使它的表述更为完善,从而让人们对语言形成恰当的认知以便指导语言教学。高职英语教学侧重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职能,在开展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时可以用拓展的语言工具论作为指导,对高职英语课程进行适当的设置.选择合适的英语课文材料.实现预设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学生对交际语言教学与传统语言教学的态度及对语言学习的总体看法等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正逐步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向交际教学模式的转变;绝大多数学生都赞成以意义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普遍认为语言教学应该以交际为中心,渴望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更丰富的教学形式和语言交际实践环节;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在英语学习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课外语言环境由交际性语言环境和非交际性语言环境构成,交际性语言环境有着丰富具体的语言情境,非交际性语言环境对汉语学习也有自身的优势,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课外语言环境对留学生汉语习得有重要作用,但其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留学生管理者和教师应充分利用其中有利于汉语习得的积极因素,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更有效地促进留学生的汉语习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