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很多科任教师在刚接到一个班级时,往往会"理所当然"地根据成绩把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这样一来,在他们的课堂上,优等生越看越喜欢,"后进生"横看竖看都不入眼!可是,这些老师是否想过,其实越是"后进生",他们的内心越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长此以往,常常会导致"后进生"在课堂上故意捣乱来宣泄内心的不平衡,课堂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要大面积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关键的一环是要提高成绩差的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就首先要克服他们的害怕心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1.认真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的基础。如果不进行预习,学生上课就会心中无数。特别是当前许多老师都在改革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方法,课堂上经常进行一些启发性的提问。而成绩差的学生就怕老师问到自己,大脑始终处于紧张而不是兴奋状态。当然以前也强调预习,但大都不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类学生往往象看小人书一样看一遍而又不得要领。因此,我就在具体指导上下功夫,给他们规定预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班级、一个课堂中,教师最容易关注的往往是一些思维活跃、成绩优异,或者是比较活跃、成绩拖了班级后腿、有明显学习或是其他方面问题的学生。其实,班级中同样会存在隐蔽性强、表现性差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在班级中显得平平淡淡,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冷淡有余、亲热不足,他们在班级中主要充当"背景"的角色,不太引人注目,平时  相似文献   

4.
郑焕玲 《小学生》2013,(2):60-60
所谓学困生,顾名思义,即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本文要论及的英语学困生,就是指在英语学科中存在困难的学生。一样的教材、一样的教室、一样的教师,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优异,有的学生却总是在成绩面前抬不起头?这些学困生通常表现为性格内向,感情比较脆弱,往往是我们课堂中最沉默的一个弱势群体,就他们本人来说,渴望从老师那里获得鼓励与支持,盼望有一天也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也十分注重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要求学生大胆地说英语,要求学生书写要正确、工整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地学习英语,但是英语成绩总是不理想。通过调查发现,他们虽然上课认真听讲,但放学回家后由于缺乏家长的监督和指导,很少学习英语,贪玩,看电视过量,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不复习,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总是临睡才匆匆忙忙写,遇到不懂的就留到第二天上学后抄同学的,或者干脆不做??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
教师队伍是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顶梁柱,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决定着青少年的成功与失败,决定着祖国的命运与未来。而课堂的内容丰富与否又是靠教师来主宰。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而一节完美的课堂光靠老师是不行的,光靠学生也是不行的。只有通过老师的牵引和指导,用巧妙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的、发自内心的学习,这样才能形成一节丰富多彩的课堂。而物理课堂又与其它课堂不一样,因为物理这门课带有一些逻辑性与抽象性的问题。其实,我们最关心的是怎样让每节物理课堂变成丰富多彩,而又结出硕果的课堂。虽然轰轰烈烈的课堂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老师每天反复地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讨论,进行小组评比,时间长了成绩好的小组总是得分高,成绩差的小组总是得分低。久而久之,他们就感觉无所谓了,出现了形式主义和浮躁现象。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发现要想真正地达到高效课堂,就必须从学生们的本身抓起--从学生们的情感价值观抓起。  相似文献   

7.
多年的教学,使我逐渐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会不自觉地存在着心理虐待现象。1.对学困生、不听话生,主要表现是轻视或放弃。学困生就是通常所说的差等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没有信心,成绩很难提高,所以最易被老师放弃。不听话生就是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屡教不改。这类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最让教师头痛,如果不管,就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如果管教,又会影响教学进程。所以老师往往很轻视这类学生,只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师的口中经常能听到这么一句感慨之言:“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作为语文老师,为什么说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呢?其实这句话是说明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的语文感悟能力比较强,课堂上,老师稍微点拨一下,他们马上就能领会感悟到,这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一般又都比较感兴趣,所以学起语文来就显得相对轻松,不用老师费力而语文成绩都相当稳定。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感悟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现在大多数的数学课堂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课堂成为极少数想学习的学生的课堂,不管教师绞尽脑汁把课上得多么生动有趣兼幽默,那些不想学习的学生也还是觉得与他们无关,一方面是部分学生初中数学基础很差,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他们也认为老师不会注意到他们;另一方面是部分学生还不会学习,尤其在课堂上不知道如何去参与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10.
据调查,职校学生中约有30%的人不喜欢英语,不喜欢的原因主要在于基础不好。问卷调查表明他们只是为了应付家长、老师而不得不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经过三年初中学习,但由于诸多原因,成绩很不理想。不好的成绩也使他们逐渐地对英语失去了兴趣。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他们对英语学习完全失去信心,从而变得自暴自弃,甚至对于教师的要求软硬对抗。尽管他们表面上骄横傲慢,桀骜不驯,而内心却自卑自贱;表面上破罐破摔,内心却自怜自爱;表面上对优秀学生不屑一顾,暗里却非常羡慕。要使这类学生的英语学习有所转变,关键在…  相似文献   

11.
李茂 《今日教育》2012,(Z1):44-47
策略课堂上面对学生沉默的九大策略高中阶段,学生在课堂上越发沉默,大家都不回答问题,也不提问题,不发表意见。面对这样的班级,教师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1.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提问,减弱学生的恐惧感学生不提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惧怕,害怕自己出丑,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笨。他们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不敢提问;对于老师回答其他同学提问的内容,如果自己没听明白,也不敢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认真对待学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一切听从老师、依赖老师的“顺民”,教师也不再被赋予至高无上的权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要想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教师就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权力。那么,小学语文课堂中,孩子应该有哪些权力?  相似文献   

13.
第一,数学课堂的软实力表现在要宽容学生,这是数学课堂最大的软实力,也是爱学生最基本的表现.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而言,学生的数学成绩区分度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数学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对数学渐渐失去兴趣,他们在课堂上要么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要么是抄一下别人的作业混混而已,或者干脆对老师说"不会",一了百  相似文献   

14.
教研区内几所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备课是沙龙形式的。作为校长,我平时不怎么留心,也没有过多地关注过音乐课堂。听了教师们的发言后,我才知道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处于怎样的现状。来参加集体备课的十多名音乐教师,几乎都是兼职的,即使有专职的,也不是音乐专业毕业的,他们只是教师队伍中“会唱歌”的老师,甚至有些老师连歌都不会唱。除了教材,他们手里几乎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所以,他们就只能对教材和课堂进行“简约”处理。上音乐欣赏课时,他们就给学生放音乐,因为有些内容他们自己也欣赏不了,所以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5.
好学生在老师心中是最听话的学生,他们成绩好,行为规范,所以常被老师和家长看作是放心学生放心孩子,容易因信任而较少关注。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也不易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一旦出现心理问题,会更加压抑、敏感和脆弱。所以对所谓的好学生,老师也需要加以关怀。个案一:学生甲,女,性格内向,谨小慎微,课堂上几乎没有主动回答过问题,但成绩优秀。有一次考试不理想,原因是一道主观题没有审清要求。她的情绪非常郁闷,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老师,每次您找学生谈话,督促他们好好学习时,我心里真羡慕他们。我常想为什么就没人管管我呢?我真希望您…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一切听从老师、依赖老师的"顺民",教师也不再被赋予至高无上的权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要想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教师就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权力。那么,小学语文课堂中,孩子应该有哪些权力?一、主动权  相似文献   

17.
一年两度的校际交流活动,我们有机会多次听、看尹老师的数学课。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不是跟着老师听、抄、记、背,而是师生互动、知情交融。其实这正是传统与现代数学课堂的分水岭,也是禁锢与开发学生思维的试金石。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用真知来拨亮学生的心灵,而且要用童心来贴近他们的行动,更要用人格魅力来熏陶他们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吴西凤 《考试周刊》2014,(73):102-103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必须把师生的双向交流贯穿于教学始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不积极参与,老师往往在课堂上"一言堂",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成绩不理想。如何进行双边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尤其是语文教学,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让他们主动探寻语文知识的奥秘,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做法。一、多想新点子,让学生自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说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那是不可能的。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基  相似文献   

20.
刘叶兰 《成才之路》2012,(14):81-81
正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中记笔记,学生容易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便于学生复习和记忆。但在近几年的听课和教学活动中,发现老师们已经没有这个习惯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课堂笔记已经悄悄淡出课堂。可能是因为多媒体原因造成的,因为上多媒体课时,基本没有了板书这一环节,再加上投影信息量大,学生也无法记下。闲暇时偶尔翻翻学生的书本,他们的书本比老师的教本还要干净好多。什么时候我们老师把这个良好习惯没有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这也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失误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