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陆成海 《广西教育》2013,(26):91-91
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核心内容。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旨在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某种公益观念,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公益广告以"汇集力量、传播文明"作为重要的传播主题,以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遵守道德规范为传播目的,其精神内涵和文化精神可以成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以其旗帜鲜明的主题、褒贬有别的方式和别具一格的艺术形象营造着一种气氛和声势,传播着社会文明,弘扬着道德风尚,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些都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等有着殊途同归之妙,也为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公益广告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旨在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某种公益观念,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公益广告的诉求方式丰富多样,表现手法独具匠心,容易引起公众共鸣,具有一般政治教育所不及的社会效应。公益广告宣传的观念往往带有针对性、前瞻性,引导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引导人们的行为选择,有高度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作用。公益广告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哲学性导向功能,是精神文明传播的重要窗口。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正是通过传授经济、哲学、政治常识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  相似文献   

4.
正视公益广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正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益广告产生的必然性,阐述了公益广告倡导和宣传的主题:人的自我关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人与社会的协调;人与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共生."寓教育人"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强社会的和谐程度,从而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益广告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公益广告的特殊目的,其语言也具有自身的特色.本文从语篇视点来研究公益广告语言特点,探讨语篇视点对公益广告语言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优秀的公益广告具有强大的力量,在城市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实施手段之一。本文针对本溪市目前城市建设中公益广告发展现状,从创意设计、区域规划、媒体发布三方面入手,对本溪公益广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发挥公益广告在本溪市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宣传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率先播放公益广告,此后,各地方电视台纷纷仿效,电视公益广告的制作和播放遂成气候。公益广告引起的社会反响也越来越大。当今社会,电视无疑已是观众最多的新闻传播媒介之一了。我国的电视台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自然要担负起推进两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诸家电视台能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商业广告黄金时段,拿出时间来安排公益广告,体现了他们对社会效益的追求。如今,电视公益广告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运用现代声光电先进科技,制作精良的电视公益广告,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效益,在广大人民之中正起着越来越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旨在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某种公益观念,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公益广告的诉求方式丰富多样,表现手法独具匠心,容易引起公众共鸣,具有一般政治教育所不及的社会效应.公益广告宣传的观念往往带有针对性、前瞻性,引导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引导人们的行为选择,有高度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作用.公益广告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哲学性导向功能,是精神文明传播的重要窗口.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正是通过传授经济、哲学、政治常识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如果能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公益广告,能大大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艺术魅力,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益,真正实现教育人、感化人、塑造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赵慧敏 《教学月刊》2009,(10):24-26
现代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以其旗帜鲜明的主题、褒贬有别的方式和别具一格的艺术形象营造着一种气氛和声势,传播着社会文明,弘扬着道德风尚,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些都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等有着殊途同归之妙,也为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公益广告提供了可能性。在历经一年多的探索后,笔者对两者的结合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现将之组织成文,请同仁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0.
在物质文明不断提速、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同时,一些频发的社会事件也在不断刷新着我们的道德底线.公益广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直接、最有效、最精准的传播载体.只有建立起公益广告的良性产出机制,才能繁荣我国公益广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4.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了"选科"和"走班"两类新的问题,"选科"的结果是"定向"(或分流),"走班"是"选课"的结果。科学的"选科"是基于能力倾向测验的分类决策,"选课走班"是基于学业评价的安置决策。这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优秀的标准不同,施测的时间不同,效度要求不同,参照的选择不同,编制的依据不同,计分和结果呈现的方式不同,结果的解释不同。  相似文献   

16.
没收财产作为附加刑的一种应当具有惩罚的性质。没收财产分为没收全部财产和没收部分财产。犯罪分子在没收财产以前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并经法院决定,应当予以偿还。偿还债务虽然具有正当性,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但没收财产毕竟是刑罚的一种,理应具有一定的惩戒作用,因此应当合理界定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的范围以及偿还的方式。在没收部分财产的情况下,以没收的部分财产与犯罪分子剩余财产的比例确定偿还债务的范围,可以同时考虑到刑罚的惩戒功能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的发展来看,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农村建设既关系中国的自强、复兴与社会的稳定,也关系人们的生存与生活的诸多问题。因此,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的四代领导人对农村建设的问题都是高度重视。党的指导思想从起始于马克思主义以来,有着一显著特点,即一脉相承性,同样,农村建设也不例外。为此,从哲学理论依据、理论品质、发展目标几个方面论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思想的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8.
宪法实施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宪法主体的交互行为。知晓并理解宪法则是各宪法主体交互行为有效发生的逻辑前提,由此要求宪法必须以"公开的大众知识"和"被广泛知晓的法律常识"品格出现,才能使知晓和理解宪法成为可能。两种品格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宪法社会化的过程,其有助于宪法实施文化基础的形成、实施实效的巩固以及实施主体能动性的提高。不同的宪法主体,宪法社会化的媒介与方式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娱乐节目如今在国内各电视台已成为与新闻、电视剧比肩而立的主打节目。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在新旧交替以及同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梳理,正是娱乐节目中的诸多娱乐元素与受众审美需求的奇妙契合,成为娱乐节目火爆荧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响堂山石窟的类型进行分析,得出分期结论并总结其不同的特征。进而通过对响堂山石窟与东魏-北齐其他石窟的比较,发现东魏-北齐初年响堂山石窟的独特性极为鲜明,到北齐中期以后,响堂山与其他地区石窟特征趋同,形成所谓的"响堂样式"。而这一变化过程正是高氏家族由"胡化"转为"汉化"的最好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