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方便法院原则是英美法系国家在解决管辖权积极冲突时采用的一项重要制度,目前已被很多国家所接受和采用.文章着眼于澳大利亚特有的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的“明显的不适当法院”模式,并提出该模式对我国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涉外海事合同法律适用原则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事国际私法中涉外海事合同的法律选择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规定,就法律适用原则进行探讨.通过对意思自治和最密切联系等法律适用原则的分析,提出我国涉外海事合同的法律适用原则,并探讨其新发展.涉外海事合同应当依据合同当事人的选择确定准据法.当事人没有选择合同适用法律时,依据"特征性履行"方法确定与涉外海事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作为合同准据法.当事人选择适用的法律或者依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的准据法不能查明时,可适用法院地法.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船舶油污民事赔偿责任中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船舶油污民事赔偿责任法律体系中法律适用较混乱的情况,在分析我国现行几部调整船舶油污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及《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公约》之后,从国际条约法和国际私法角度阐述法律的适用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在我国船舶油污民事赔偿责任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院应严格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中的冲突规范指引找到正确适用的准据法,并应严格适用该准据法审理案件.  相似文献   

4.
国际私法中的意思自治是指当事人双方有权自行选择某个法域的法律来调整其法律关系。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法律实践的发展,为了解决在涉外经济领域完全适用意思自治原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意思自治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有了长足发展。然而现有的规定不管在立法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很难应付涉外民商事关系的日益复杂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出台,相较于之前我国的国际私法立法,有了质的飞跃,其立法的价值取向也迎合了当代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如何研究和完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为界,2011年4月1日生效的《法律适用法》标志着我国国际私法立法迈入了法典化的轨道。其中,在自然人属人法上,一个突出的变化是,"住所"被"经常居住地"完全取代了。  相似文献   

7.
特征性履行原则发轫于欧洲大陆法系国家,代表了当代国际私法理论的新发展,并对各国国际私法的立法与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同于起源于英美法系的最密切联系原则,特征性履行依据单一具体的连结点确定应适用的准据法,因而能客观、准确地确定准据法,但是特征性履行与最密切联系原则各有千秋、互补性强。各国根据自己的法律体系与传统,采用适合于本国的立法模式。我国在立法中将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为准据法选择的补充原则,并采用特征性履行方法确定最密切联系地,既吸收先进的国际私法理论又根植于我国的法律现状。  相似文献   

8.
国际法在广义上包括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国际私法是处理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法仅指国际公法,即本文所谈的狭义国际法,它是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行为准则,是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中所应遵循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概括地说,其主要内容包括:1、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那些为各国所公认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领  相似文献   

9.
不方便法院制度是法院在涉外民商事诉讼中决定中止诉讼的一项制度。我国采用该制度有助于实现公平与效率,且不与国家主权原则矛盾。在我国适用该制度应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10.
军舰与商船之间发生碰撞容易引起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解决军舰与商船碰撞事故而引起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军舰旗国的法院具有管辖权,适用的准据法应为军舰旗国法;调整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的实体法应类推适用海商法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