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子商务成熟发展背景下,我国关于在线食品交易的法律法规也逐步完善。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网购食品纠纷案件,现有的法律制度显然还不够完善,而作为中介机构的第三方平台,因此也承担了较高的法律风险。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背景下,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逐渐成为网络食品安全风险防范的重要一环。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可以从提高经营者入网门槛、引进违规预警机制以及完善先行赔偿与追偿制度等方面进行法律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2.
B2C网络交易平台在电子商务行业正处不断发展之势,但基于网络交易环境的特殊性而难以对其做一明确的法律定位.加之我国专门调整网络购物的立法明显滞后,对网络交易平台法律地位这一基础性问题的厘清已成为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之瓶颈.因此,深入探讨B2C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法律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网络商品交易是21世纪的新型交易模式,与传统商品交易模式相比打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具有加入行业程序简便、交易成本低和手段快捷的特点。由于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法律和制度不健全,交易过程中假冒伪劣商品增多,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件逐年上升,破坏了网络交易的正常秩序。通过加大网络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理念宣传,完善监管制度和法律,明确监管机构职责和责任,加强网络经营主体行为监管,严厉打击经营者违法经营行为,才能促进网络商品交易活动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网络零售业由于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而矛盾重重。针对这种现象,首先应对各类网络零售交易网站的法律性质作出分析,理清网络零售交易的法律关系;其次建议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建立"避风港"规则和网络小额争端速裁解决机制;最后建议把平台经营者制定的成熟的交易规则吸收进相关法律法规之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科技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渐加快的生活节奏,高效率的网络交易成为时代的新宠。网络市场的日益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其中消费者的隐私保护问题尤为严峻,个人信息的大量流失也使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在网络交易中的安全。本文在分析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网络交易的实际,从立法者、消费者、商家的角度提出保护消费者网络交易隐私权的建议,旨在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娱乐日益离不开网络。面对着日益复杂的经济生活环境,人们不但期待着自己的物化财产得到切实保护,也期待着网络虚拟财产得到充分的保护。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给予明确,对网络虚拟财产交易进行法律规制,无论是对保护玩家的权益,还是对促进网络游戏业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旨在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法律界定的基础上,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中的武器装备也成为玩家的交易对象。网络中的虚拟财产交易成为现实生活中较普遍的交易,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没有针对虚拟财产交易做出规定,这就导致虚拟物品交易主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立法部门尽快出台规范虚拟财产交易的法律法规;建立网络文明与诚信体系,实行网络实名制;完善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对网络虚拟财产交易合理征税;设立全国统一的虚拟财产交易代理机构,以保障网络虚拟财产交易。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中的武器装备也成为玩家的交易对象。网络中的虚拟财产交易成为现实生活中较普遍的交易,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没有针对虚拟财产交易做出规定,这就导致虚拟物品交易主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立法部门尽快出台规范虚拟财产交易的法律法规;建立网络文明与诚信体系,实行网络实名制;完善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对网络虚拟财产交易合理征税;设立全国统一的虚拟财产交易代理机构,以保障网络虚拟财产交易。  相似文献   

9.
网络交易平台凭借网上买卖双方对它的绝对依赖性和强大的网络技术支持及绝对的网络资源优势的拥有,在网络交易的有关条款制定及相关费用的收取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也就容易引发网络交易平台对网上交易主体权利的侵犯等现象的发生。这些侵权行为在损害买卖双方利益的同时也会影响网络交易平台本身利益的实现和长远的发展。采用价值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淘宝网上商城服务协议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法律价值上的合理性及合法性进行研究并相应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以期实现电子商务交易更好的发展和网络交易平台与网上买卖双方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消费行业的发展,网络代购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购物方式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随之产生的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问题也成为网络交易中的主要法律纠纷。网络代购消费存在着公平交易权、真情知悉权、自主选择权等问题。要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必须加强网络立法工作,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 健全网络信息披露规则,确保消费者安全消费 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确立司法救济制度 加强对网络交易的监管,建立网络代购的安全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