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理素质是决定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也是我国短道速滑运动项目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的比赛当中,有许多因素都会干扰到运动员实力水平的正常发挥.从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特征入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由情感培养入手,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从技战术训练入手,强化运动员的判断力与感知力;加强抗干扰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强化回忆能力训练,加强运动员的思维与技术水平等对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与途径,从而有效提高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促使其在未来的比赛过程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短道速度滑冰已位于世界先进水平,但也要看到与先进国家如韩国、加拿大的差距。要想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问题还应从少儿训练抓起。针对少儿的生理机能特点,提出从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与技、战术等方面进行少年儿童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专项训练。在少年儿童速滑训练中教练员应注意广泛地摄取知识,提高业务素质;注重训练质量,抓好基础训练;掌握少儿生理特点、抓好各项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等几个问题的解决,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短道速滑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3.
短道速滑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心理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专业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进行研究。通过对运动员性别、运动等级、训练年限以及认知特质焦虑各因子相互之间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比较分析,寻找影响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焦虑水平的关键因子,控制运动员的焦虑状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竞技水平并获得优异的成绩。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专业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水平低于女子运动员 训练年限与运动员的比赛准备焦虑、对手实力焦虑和受伤焦虑呈负相关,而与其他影响因子呈正相关 且社会评价焦虑、比赛准备焦虑、失败焦虑、受伤焦虑是影响短道速滑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整体水平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4.
心理素质的优劣,是影响短道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关键性因素。分析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现况,认为我国短道速滑训练中的心理训练还仅仅处于较为初级的水平。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心理训练中,应注意运动智力和文化修养,情绪控制能力与健康的心理,优势竞争意识和技战术方面的创新能力,适合运动员特点的心理训练方法等几个问题,形成自己的心理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家短道速滑优秀运动员的训练监控以及国内外专家经验访谈,从生理障碍、心理障碍、生物力学"瓶颈"3个视角分析影响短道速滑项目后程降速的核心要素,结合我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当中的比赛成绩与表现,提出教练员可以通过个体乳酸阈训练、最大乳酸训练、核心力量训练等方法来解决运动员后程降速的问题,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通过三维定点摄像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500米的起跑动作进行技术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男女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起跑阶段前三步每一步所用时间均稍长于世界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平均用时,建议加强运动员启动反应速度训练;我国男女运动员在起跑阶段躯干倾角和蹬冰腿膝关节角均偏大,建议运动员应保持较低的姿势.以减小阻力;我国优秀短道选手的蹬冰角度和最大展膝、展髋角速度均偏小,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加强冰刀对蹬冰角度的控制及下肢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论述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并提出必要的方法手段.为提高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做贡献.  相似文献   

8.
文章文对我国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项目中属于优势竞技项目的短道速滑作为研究的重点,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及逻辑分析法,对第16-21届冬奥会上奖牌分布情况和国内短道速滑联赛各项目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总体上我国短道速滑女子项目优于男子项目,短距离项目优于中长距离项目,但与世界短道速滑优势国家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为正确认识我国短道速滑的竞技实力,对我国运动员历届冬奥会上竞技实力表现、国内联赛竞赛成绩和后备人才结构状况进行分析,进而透析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的竞技实力状况。  相似文献   

9.
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人格素养水平是影响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当前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人格素养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人格修炼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等重要意义;提出短道速滑运动员人格修炼的途径有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生活教育和教练员的榜样作用,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成绩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短道速滑战术是推进短道速滑运动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运动员有效发挥技术水平的保障,针对短道速滑教练员所应具备战术观进行分析和研究,目的在于提高短道速滑的训练、竞赛水平,促进我国短道速滑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战术水平等各方面的差距逐渐在缩小,因而竞争日趋激烈,尤其在双方势均力敌或竞赛中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心理训练水平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分析短道速滑运动项目的特点与规律,认为坚定的自信心,敏锐的判断与感知能力,快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水平,积极、活跃的思维能力是短道速滑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提出采用加强情感训练,培养自信心;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培养判断与感知能力;加强抗干扰训练,提高注意力;强化回忆训练,提高思维能力与技术水平;战术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等途径培养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以保障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战术得以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相似文献   

12.
金明淑 《冰雪运动》2007,29(5):18-20
短道速滑是我国参加冬奥会的主要夺金项目,探索少年儿童短道运动员的训练与成长规律具有战略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践经验法对少儿短道速滑运动员训练中的训练内容、方法等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少儿短道速滑运动员的选拔应从5~6岁开始,以培养兴趣作为训练的基本切入点,以技术为重点,采用战术与心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3.
监控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后的身体反应状态,对提高短道速滑项目科学化训练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采用实验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短道速滑队的优秀运动员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在接受专项负荷刺激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心血管与免疫系统、骨骼肌系统与组织损伤和内分泌系统等指标都会发生变化,机体的各项机能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专项特征;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对负荷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并表现出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的特征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战术水平等各方面的差距逐渐在缩小,因而竞争日趋激烈,尤其在双方势均力敌或竞赛中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心理训练水平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充满信心,培养运动员的自我调节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韩国短道速滑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蔡兰  苗涛 《冰雪运动》2006,(1):7-9,14
通过对韩国短道速滑现状进行研究,探索韩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培养模式、训练与竞赛体制,为我国短道速滑培养新生力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推动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系统化科学训练,我们组织了黑龙江省、吉林市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系统化科学训练试点队和长春市业余冰雪运动学校短道速滑队以及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系统化科学训练研究课题组成员参加本届集训.集训于1992年10月27日至11月8日在吉林市举行.全国少年短道速滑运动训练指导小组组长袁庆成教授、副组长蓝立、朱彦辉等同志主持了本届集训工作.  相似文献   

17.
短道速滑是一项操纵身体变化的高智能竞技运动,非智力因素与短道速滑有着尤为密切的关系,引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短道速滑训练、教学中的意义重大。分别从动机、性格和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对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影响进行研究,总结出运动员自我认知的培养、运动员运动动机与意志的培养、合理有效的激励性原则等培养短道速滑运动中非智力因素的方法,为培养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水平,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韩国短道速滑新技术的成功对我国青少年训练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韩国短道速滑新技术的发展轨迹以及每年涌现出大批高水平年轻队员的状况,分析韩国短道速滑新技术的本质、核心内容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特点,探讨韩国短道速滑新技术成功的规律。认为:我国短道速滑青少年在训练模式、训练内容、运动员选拔机制与教练员竞争机制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提出: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训练模式和内容,充实教练员队伍等改进青少年训练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短道速度滑冰被列入冬奥会比赛项目后,世界各国竞争异常激烈;我国起步较晚的短道项目,经过10余年的努力虽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从整体水平上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差距,特别是近两年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了。本文作者在1992—1993年度我省短道速滑速度力量训练期间,通过采用运动中的直接监测与负荷后生理指标的追踪观察等方法取得了大量数据,现将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改进短遭速滑速度力量训练手段的意见,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世界速滑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速滑运动现状,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速滑训练的体会,谈谈有关速滑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几个问题,和同行们共同探讨.一近几年,我国速滑运动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自国家速滑队成立以来,个别运动员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速滑运动员身体训练方面的差距是造成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优秀速滑运动员训练法的核心是,以多种能量消耗原则为依据,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和过去相比,国际级速滑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几乎都是很高的.冰上专项训练又具有以更快的速度、更少的间歇时间、滑更多里距的特点.全年坚持天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