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岛市嘉峪关学校是中国教育学会在我国东部的第一所教师发展学校。我们建设教师发展学校制度的经验主要包括:探索教师需求,确立教师发展目标;求真务实,探索教师发展学校“二元管理模式”;实践创新,构建“教师发展学校”研修机制;以人为本,加速教师个体专业成长步伐。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学习、研究、反思和实践,习得并提高教育技能。实现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国教育学会华阳中学教师发展学校,从关注并合理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出发,促进教师发展,变革学校管理体制。逐渐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学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教师教育改革存在着教师教育资源分散、职前职后教育脱节、人才培养模式陈旧、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一种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研修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新型师资培育形式,其建设原则和活动特点,符合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平台,开展教师教育改革,可有效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师任职学校是教师工作、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师导学育人的施展舞台,也是实现教师本人成长发展尤其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实战阵地。在呼唤并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促成教师教育改革的进行与完善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一个前提,但是,在以往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专业发展学校”的建立是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新举措,它对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改善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探讨,以他国历史经验为鉴,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教育学会与绍兴市越城区教局合作创办的“中国教育学会绍兴越城教师发展学校”于2005年10月18日召开成立大会。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浙江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邵宗杰、副会长王炳仁,绍兴市教育局局长赵兴旺,越城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孝及区委副书记陈大平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7.
浅析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新举措。专业发展学校强调中小学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大学与中小学进行合作,共同承担教师教育。美国专业发展学校在实践过程取得较大的成效,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简要分析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及其兴起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其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明确学校重构必须与教师教育改革同步,进而对当前学校教育改革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9.
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与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北京市丰台区教委2001年1月合作成立了丰台教育发展服务区。同年5月,首都师范大学在丰台区建立了北京市首批教师发展学校。这既是对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种回应,也是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设的重要方式。一、教师发展学校的含义。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是在认真分析国际教师教育改革趋势,特别是借鉴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理论与实践,吸收近年来中国教师教育改革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有以下几点:1.教师发展学校是在现行中小学建制内进行的功能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不是重新建立一所独立的专门学校,也不…  相似文献   

10.
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比较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说是一个新问题。在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这两个问题碰撞在了一起,并在一个适当的时刻找到了结合的位置。本将在考察学校管理变革的基础上,分析学校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提出从学校管理角度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1.
教师形象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人格品性等外显的综合表现.近代欧洲的三位教育家--洛克、卢梭和第斯多惠,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的教师形象,即:德性之师、率性之师与真理之师.三种教师形象既兼具师者的共性,又个性鲜明,对于当今时代塑造理想的教师形象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概念教师是对未来一定时期教师群体本质属性的抽象和概括,指具备未来一定时期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基本素质的教师,是对当代教师现状的反思和重建,也是对可以预见的未来理想教师的一种诉求。本文对概念教师的内涵和标准进行了基本定位,对概念教师现实化的教师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15.
The development of a professional teacher educator identity has implications for how one negotiates the duties of a teacher, scholar, and learner. The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or identity in the USA has been largely conducted on traditional teacher educators, or those who have started their careers as public school teachers and then went on to the collegiate level as teacher educators. This auto-ethnography considers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of a nontraditional teacher educator, one whose professional career did not include a career as a public school teacher. Although there are common influences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teacher educator, such as biography, institutional contexts, and personal pedagogy,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ocess as those influences are experienced.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n extended process for nontraditional teacher educators, including the search for legitimacy and belonging in the community of educators.  相似文献   

16.
Many recent educational reform and school improvement initiatives have asserted the importance of teachers working in groups. However, it is not clear what organizational redesign has occurred to support a shift to team- or group-based work. This article examines one such organizational shift, changes in teacher compensation, that might accompany organizational redesign arranged to support teacher work groups. The article describes a continuum of possible options for teacher compensation in teacher teaming arrangements. Three interrelated aspects of teaming and compensation are considered: the relationship of teaming to teachers' overall work, the investment a school or a district might make to accomplish the teaming in education,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team aims to increase employee self-management and self-governance (Hackman, 1986). Some implications of these options for personnel evalu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Teacher Evaluation and Teacher Effectiveness in the United Kingdo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outline is given of the UK research situation for the knowledge bases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teacher effectiveness, and the UK policy situation in terms of school and teacher evaluation,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It is argued that the UK has seen a much greater use of school-level policies, reflecting its substantial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base, rather than teacher-level interventions, although there are currently some attempts at policy and practice level to focus upon teacher effects, teacher evaluation and related issu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peculations are given concerning future policy and research needs.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课程变革的关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由于深刻的文化、制度缘由,教师阻抗表现为改革认同缺失、专业自我认同危机、课程权力泛化、课程素养弱化等,导致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应对课程改革对教师文化的挑战,重建教师教育专业共同体、重构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自我认同并推进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从而再造教师教育专业文化,应成为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中国内地和香港都启动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对教师发展和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对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之间关系的分析,文章指出了二者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发展中小学—大学伙伴协作关系,建立教师教育发展网络,促进多元化的教师发展和教师教育,以及深化教师与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探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 ,使教师职业像医生、律师一样专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应该成为“十五”教师教育的热点与主旋律。这就要求教师的培训机构、教师管理保障制度、教师教育培训制度 ,都实现相应的重大变革。这是师范教育及教师培训机构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