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扶贫济困、改善民生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尤其是在革命根据地建立,共产党开始局部执政以后,面对天灾人祸,党领导各根据地从实际出发,实施了一系列标本兼治的救灾措施,不但使根据地安然渡过了灾荒,而且为今天的防灾、救灾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民主革命时期是一个灾荒的年代,也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下,依据所面临的实际自然灾害状况、所拥有的救灾条件和物资储备,探索总结出了以自力更生、生产救灾为核心的多种救灾政策,主要包括粮款赈济、厉行节约、社会互助与社会救济、灾民安置、捕蝗以及水利建设等政策.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根据地取得良好的救荒实效,各根据地政府在具体的救灾过程中依据自身的自然灾害特点及不同的政治及物质条件,分别侧重不同的救灾政策,并使之各救灾政策相互衔接,协调配合.各根据地政府对于救灾抱有必胜的信念和态度,将救荒上升到政治高度,使之政策得以有力实施.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不少地区曾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产救灾运动,保障了灾区群众的生活,使灾区群众顺利渡过了灾荒,取得了生产救灾工作的巨大成绩.在生产救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就相关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不少具体的解决办法,形成了宝贵的救灾经验,对今天的生产救灾工作具有切实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末,绥远发生严重旱灾。省内外慈善团体积极投入赈灾活动。华洋义赈会和各级红十字会组织也进入救灾组织行列,华洋义赈会还斥资修筑民生渠,以赈民生。  相似文献   

5.
在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旱灾的发生较为频繁.本文拟对这一时期旱灾的特点、政府、社会各界的救灾及救灾实效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并从中得出一些经验教训,以期对当今的抗旱救灾有一定的借鉴或启示.  相似文献   

6.
清初由于连年战争,各地防灾抗灾的能力明显减弱。康熙帝作为我国古代较有作为的君王之一,轸念民艰,体恤民生,采用了“积谷备荒、藏富于民”的积极防灾理念,并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透视康熙帝的防灾思想,以史为鉴,对当今我国的防灾救灾活动或可成为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其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西北地区救灾方面采取了急赈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各级政府基本承担了救灾职能,建立了救灾机构,进行赈款救济、粮赈、粥赈、平粜、蠲免等,辅以工赈,救灾与防灾并行。一定时期内,以救灾机构日常化、救灾手段多样化等尝试了现代救灾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科学地分析了灾荒形成的社会和自然原因,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厚财薄支的积极预防思想、政府救济与生产自救相结合的具体救灾方针及群防群治的救灾模式,大大丰富了中国的救灾思想,对中国今天的减灾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震防灾救灾的特点,详细研究了飞行器在地震防灾和救灾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并对飞行器之间的配合、任务分配进行了必要探析,提出了只有积极、合理地利用飞行器并加强合作,才能高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遭受着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的双重磨难.如何有效地治理灾荒,并有效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的主要任务.围绕晋察冀边区的救灾制度立法,灾荒造成的社会问题,地方政府的救灾,国民政府的救灾,民间力量的参与,以及中共其他根据地的灾荒及其治理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有益的成果,但是也存着一些不足,诸如全面地论述晋察冀边区的灾荒治理,没有与同时期国民政府的救灾形成对比等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三杨庄汉代聚落位于魏郡管辖的黄河河滩地内,遗址的形成与西汉中期以后日益严重的河患有密切关系。新莽始建国三年(11年)的"河决魏郡"后,王莽出于保护"元城冢墓"的一己之私等原因,在河决之后,并未及时加以治理,致使黄河在三杨庄汉代聚落所在区域长期泛滥。三杨庄汉代聚落周围的民堤在经受长期的洪水冲击之后,逐渐失去抵御功能,最终洪水得以侵入遗址所在区域。洪水侵入过程是缓慢,因此,三杨庄汉代聚落被逐渐淹没,得以完整地被埋藏在淤泥、淤沙之中。  相似文献   

12.
历史时期濒水城市水灾问题初探--以北宋开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宋的开封是一个典型的濒水城市。本以开封为例,透过大量的历史材料,对历史上濒水城市水灾的基本特征、发生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做了初步分析,揭示了历史时期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并提出只有将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机的结合,城市才能更健康地发展,从而对当代濒水城市水灾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暴雨和季风给南亚带来了可怕的洪灾,致使数千人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印度北部、孟加拉国、尼泊尔的大部分地区都淹没在洪水之中。遭受水灾的部分居民将此次的洪灾喻为记忆中最严重的灾难。此次的暴雨和每年从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将湿润空气带到南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的亚洲季风(季节性改变风向的风)有关。虽然季风是可预见的,但是今年该地区的降雨量大的非比寻常。  相似文献   

14.
台州府城墙兼具军事防御和防洪双重功能。早在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为增加牢固程度,将城墙两侧全面用砖石包砌。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创建了空心敌台。担任蓟镇总兵时,以北调的戚家军为骨干,参考台州府城墙的形制和结构,大规模修建长城城墙敌台。因而台州府城墙被誉为明长城的“师范”和“蓝本”。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古代城市文学成形之作的汉代京都大赋,审美内涵存在明显的文化缺失。作家将城市之美物体化,普遍显示出重物轻人的审美取向,堪称城市灵魂的城市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面貌多被忽略。同时,作家外在于对象、物我分离的现象十分突出。而导致这种缺失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农耕文化精神的影响,汉代作家普遍缺少自觉的城市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从目前国内外雨水利用情况及台州实际情况来看,雨水利用在台州有实行的必要,主要体现在缓解降雨带来的污染、补充城市的水资源问题以及减少城市的洪灾三个方面。针对台州具体情况,从住宅区、城市道路及大型雨水集蓄系统三级蓄水工程出发,进一步探讨雨水利用技术。权衡利弊,对雨水利用在台州水环境中作用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进城与返乡体现了一种双向的"嵌入"过程:进城——带着"乡土惯习"嵌入城市生存环境的过程;返乡———带着"市民惯习"嵌入乡土社会环境的过程。其中,进城过程体现了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规训与再社会化,而返乡过程体现了农民工对乡土社会的重塑。这一双向的"嵌入"过程能否成功进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化进程能否顺利完成。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研究农民工群体在这一双向的"嵌入"过程所面临的"社会屏蔽"与障碍,关注其在城市和乡土中的两个不同的生存世界,呼吁社会更多的关注农民工群体,并努力解除对农民工的结构性排斥,营造一个和谐共生的生存世界。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在清末民初是一个交通落后的城市,交通工具的落后给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电车这一新生事物受到人们的关注。北京电车公司的创办,使城市客运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善了公共交通条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北京现代公共交通工具的起步。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贾平凹小说《高兴》中刘高兴这一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特征,并将其与新时期农民形象、传统农民形象进行了比较,定位为“新世纪进城农民”形象。认为刘高兴经历着高兴又悲哀的城市人生,面临生存与精神出路的双重困惑,通过这一物形象的分析概括出“新世纪进城农民”的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20.
冯玉祥将军一生重视水利事业。农业生产、水旱灾害和民生问题,都成了他重视水利问题的因素。他的水利思想内容丰富,涉及到水利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国家和民众对水利问题应有的态度、如何解决水利建设中的经费问题和人才问题、水利与林业的关系、水力资源的综合利用、黄河的治理等方面。他在水利建设上作了大量的实践,主要包括机构的设置、人才的培养和利用、系列水利工程的兴建等,为防治水旱灾害和农业生产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