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学教育(上)》2010,(23):160-160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10)微山湖奖”日前在京揭晓。科伦·麦凯恩的《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荣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大奖;另有4部“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获奖作品分别是德国作家马塞尔·巴耶尔的《卡尔滕堡》、法国作家让一马克·帕里西斯的《恋人》、  相似文献   

2.
朱亚宁小说质朴厚重,体现了文学与环境的密切联系。朱亚宁力图在现代、现实、先锋之间实现人群的复归,而这人群语语在无故事情节倾向的叙述和对生活意义、意符的双重解读中表现为模糊主题和主题散射倾向。  相似文献   

3.
朱亚宁小传     
亚宁,即朱亚宁,朋友圈里常直呼老亚。男性,1957年1月出生于重庆市丰都县一个教师家庭。1975年高中毕业后,最后一批到“广阔的天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劳作之余也没忘记与书为伴。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亚宁理所当然成为首届大学生,进入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大学期间,亚宁系统地接触到古今中外文学大师的作品,专心攻读。读到心领神会处,便跃跃欲试握起了笔。他的早期作品《黄昏,在一家小院》、《静静的野杏林火树》、《小船,小船……》等,均是大学时代的试笔之作,多是对“岁月流逝、山河依旧,人;已不古”的慨叹…  相似文献   

4.
《美化文学名著丛刊》是民国时期朱剑芒选录、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一部文言小说总集。此集收明清间文言小说名著十种,体现了五个方面的美学特征,即在情词色调上,强调“乐而不淫”、“不浓也不淡”的“中和”之美;在感觉和体验上,则讲究“有味”、“可人”的美学效果;特别是把传统道德的至善、至德作为“至美”的标准来认定和强调,更可谓深得老庄哲学和美学的三昧,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美文名著。  相似文献   

5.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14篇小说;《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出版,收11篇小说。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写小说的,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川鲁迅这两部小说集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6.
《文学教育(上)》2010,(9):158-159
描述高校知识分子生存状况的长篇小说《大学教授》,日前由安徽文艺出版社付梓出版。由于小说作者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朱志荣,该小说也被称为“大学教授眼中的当代教授群残图”。小说描述外号“三猴子”的张渊之教授,凭借国学大师侯永昌的提携与自己的苦干,终于在北越大学中文系占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选自斯·茨威格小说集《热带癫狂症》。斯·茨威格(1881-1942)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犹太工厂主家庭,早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时,20岁的茨威格就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银弦集》。21岁又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30岁时,他成为了一名职业作家,尝试着诗歌、小说、戏剧、传记等文学体裁的创作。但标志着其在小说界形成自己创作风格并使之声名鹊起的是他1911年发表的小说集《初次经历》。1927年,他又发表小说集《热带癫狂症》和《情感的迷惘》。这三部“链条小说”的创作主题——“探索和描绘为情欲所驱使的人的精神世界”,反映…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小说从诞生时已经沿着两条道路行走,即形成了所谓“雅”、“俗”两种类别的小说模式。20世纪40年代,两条道路合流交叉的倾向日趋明显,张爱玲的小说成为雅俗合流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对其小说集《传奇》里通俗性特征进行分析,能为中国现代小说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利于21世纪教材的建设,本文作者对朱立元先生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美学》的两个基本观点提出了质疑商榷:(1)“审美对象”是“非实体性的”;(2)“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0.
叶玲,1942年出生于浙江玉环,1958年发表处女作,1980年小说《心香》获全国短篇小说奖,创作小说、散共600多万字,出版有《叶玲集》八卷,长篇小说《无梦谷》获纽约化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学杰出成就奖”。其作品入选中学语教材的有《我的“长生果”》和《乌蓬摇梦到春江》。[编按]  相似文献   

11.
对一般读者来说,一提到巴人——王任叔这个名字,就跟“文艺理论家”、“外交家”联系起来。这同他解放初期出版理论名著《文学论稿》与出任驻印度尼西亚首任特命全权大使有关。其实,他在二十年代初就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以诗歌、小说、评论蜚声文坛。二、三十年代出版的小说有《监狱》(短篇集)、《破屋》(短篇集)、《阿贵流浪记》(长篇)、《死线上》(长篇)、《殉》(短篇集)、《在没落中》(短篇集)、《凄情》(短篇集)、《乡长先生》(短篇集)、《流沙》(短篇集)、《佳讯》(短篇集)、《皮包与烟斗》(短  相似文献   

12.
《说听》是明人撰辑的一部记载奇闻异事的笔记小说集。关于它的作者,历来有4种不同的署名:一曰“陆延枝”。见《烟霞小说》本、《古今说部丛书》本及《吴县志·艺文考》等。二曰“陆粲子”。见清人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三曰“陆粲”。见刊印于民国四年的《说库》本。四曰“陆廷枝”。见《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相似文献   

13.
2004年6月底,《天涯》杂志和海南在线“天涯社区”等单位联合举办全国首届短信文学大赛;8月初,广东作家干夫长创作的4200字的手机小说《城外》,被电信运营商华友世纪通讯公司以18万元的高价买断版权,并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8月底,知名短信写手戴鹏飞号称“中国首部短信小说”的《谁让你爱上洋葱的》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并被新浪网购得两年无线版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武侠小说在20世纪30、40年代出现了“北派五大家”,其中,王度庐被誉为“悲剧侠情”的一代宗师。2005年12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徐斯年教授所著《王度庐评传》(以下简称《评传》),即致力于在整理王度庐小说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探讨其小说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魅力,详述了王度庐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评传》中把王度庐的小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悲剧侠情小说”,一类是社会言情小说。王度庐在创作时,两类小说经常同时进行,徐斯年称他是一位善于“两手分用”、“左右开弓”的作家。《评传》对王度庐小说的评价主要集中于两点:悲剧精神和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5.
茅盾是公认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作家,同时他也是堪与鲁迅媲美的短篇小说作家。在新发现的鲁迅与斯诺谈话记录手稿中,斯诺问鲁迅“最好的短篇小说家是谁?”,鲁迅就说是“茅盾、丁玲……”。1980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上下两册)收入茅盾短篇小说作品51篇,约56.8万字。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全集》第八卷(小说八集)、第九卷(小说九集)收入茅盾短篇小说作品54篇,新收入的作品是《自杀》、《泥泞》和《牯岭之秋》三篇,约4.7万字,加上原有的作品,茅盾短篇小说的总字数约为61.5万字。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为作者点校朱衮《白房集》所作的整理弁言。明朱衮《白房集》,李花蕾点校,《明代别集丛刊》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相似文献   

17.
美国“民主”选举的实质──评德莱塞的《请君入瓮》董淑铭德莱塞的小说《请君入瓮》是1918年出版的小说集《自由及其它》中的一篇。小说通过一个政党党魁陷害另一政党的一名新闻记者的故事,深刻有力地揭露了美国“民主”政治的种种丑恶内幕。此作品发表已近八十年了...  相似文献   

18.
肖梅 《家庭教育》2009,(6):14-15
铁凝,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继茅盾、巴金之后第三位统领中国文坛的“掌门人”。她是首位未到50岁就担任该职务的作家,也是首位担任该职务的女作家。1975年发表的《会飞的镰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集。该小说是铁凝高中时的一篇作文。后被认为是其小说处女作。随后《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苯花》等脍炙人口的小说精品不断面世。  相似文献   

19.
李莹 《现代语文》2007,(4):75-77
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的《伪币制造者》是当时少有的一部在小说中谈论小说自身的作品。它比20世纪60年代大规模出现的在小说内部探讨小说理论、并对叙述本身进行评论的元小说要早30多年。《伪币制造者》通过介入叙述的议论,探讨一种新的小说观和“纯小说”概念,具有相当程度的元小说性。首先,小说通过对人物或作品的评价,传达了作者的小说价值观;其次,以爱德华日记和人物间谈话的方式谈论他的“纯小说”。谈论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他赞同的一些传统创作方法;二是他主张的“纯小说”;三是《伪币制造者》的创作论。  相似文献   

20.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因1965年美国小说家、评论家弗里德曼出版了一本题为《黑色幽默》的短篇小说集而得名。黑色幽默就是用怪诞的喜剧手法来表现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悲剧性事件,揭示社会的畸形和人性的扭曲。这种幽默,有些评论家称它是“荒诞的幽默”或“绞刑架下的幽默”。它与传统的幽默并不对立,反而常常糅合在一起。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震动了沉闷的美国文坛,使美国小说走进了黑色幽默(Blsck Humor)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