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保山当地的蔊菜中6种微量元素(Mg、Fe、Pb、Ni、Cu、Mn)的含量,用常规概略养分分析法测定了蔊菜中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蔊菜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各种元素的含量为Fe>Ni>Mg>Cu>Pb>Mn.Fe、Mg含量较多,Pb超标.蔊菜中粗蛋白含量为17.7%,粗灰分含量为10.8%,水分为10.0%,说明保山蔊菜具有一定食用价值;研究将对保山当地蔊菜的食用价值和食用安全性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法定了保山罗勒中Mg、Fe、Pb、Ni、Cu、Mn等6种微量元素,通过营养价值分析方案测定了罗勒中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保山罗勒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整株和可食部分中各种元素含量为Mg>Pb>Fe>Ni>Cu>Mn;保山罗勒中粗蛋白含量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其Pb超标,存在潜在的食用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保山野生香蓼中Mg、Fe、Pb、Ni、Cu、Mn等6种微量元素,通过营养价值分析方案测定了香蓼中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保山野生香蓼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其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为Mg>Fe>Cu>Pb>Ni>Mn;保山野生香蓼中粗蛋白含量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法定了水蕨中Mg、Fe、Pb、Ni、Cu、Mn等6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水蕨中各种元素的总体含量Mg>Ni>Pb>Fe>Cu>Mn;Mg含量最丰富,Pb超标;通过营养价值分析方案测定了水蕨中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水蕨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粗蛋白含量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以保山野生奶浆菌为原料,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奶浆菌中铜、铁、锰、锌、镍、铬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用HNO3:HCLO4体积比为4:1的混酸对样品进行湿法消解;结果表明:奶浆菌中微量元素含量为Fe>Zn>Cu>Mn>Cr>Ni;各元素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5;RSD在0.0%~0.9%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数据准确可靠,是奶浆菌微量元素测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德宏不同产地(芒市、瑞丽、陇川)山姜中6种微量元素(Mg、Fe、Pb、Ni、Cu、Mn)的含量,并分析了不同产地山姜中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德宏芒市、瑞丽、陇川三个产地山姜的微量元素含量都很丰富,含量大小都为Mg>Pb>Mn>Ni>Fe>Cu;三个产地山姜中粗蛋白含量都较高(>20%),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其灰分含量(5.1~5.8%)低于多数蔬菜.  相似文献   

7.
新疆部分运动员头发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运动员头发中的Zn、Fe、Ca、Ni、Mn、Cu、Sr七种微量元素的测定、比较和分析,掌握优秀运动员头发中微量元素与一般运动员的差异以及微量元素与生理机能的关系,对运动营养、运动员选材和指导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首钢厂区附近小区域为研究区,采样分析表层土壤Cd、Cu、Pb、Cr、Zn、Ni、Mn、Fe的含量.描述性统计表明:Cd、Pb、Zn、Cu含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Cd、Cu、Zn存在污染问题,Cd污染最为严重.进一步应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并使用GIS工具进行地统计分析,发现8种金属可由3个中等空间自相关的主成分(PCs)反映:PC1包括了与交通及机动车辆关系密切的Cd、Cu、Pb、Cr、Zn;PC2包括了主要来源于首钢厂区的Cr、Mn、Fe;PC3仅有Ni,分布是随成土过程形成的.总体而言,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于交通和机动车辆,需密切关注其对环境的危害及人群的潜在健康风险.本研究对该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等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长期运动训练对大鼠血清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通过动物实验法,观察大鼠血清Fe、Zn、Cu、Mg的动态变化.方法:对Wistar大鼠采用递增负荷训练五周,分别于实验开始、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以及实验结束第五周取血测定大鼠血清Fe、Zn、Cu、Mg含量.结果:长期递增负荷训练大鼠血清Fe、Zn、Cu 、Mg变化趋势各具特点;在结束后大鼠血清Fe、Zn、Cu、Mg总体趋势是呈现下降,与实验前相比血清Fe、Zn、Mg明显减少(P<0.05). 建议长期运动训练期间机体应及时补充Fe、Zn、Mg,尤其在递增负荷训练后两周后就应该加强Mg元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10种常用补虚类中药和元素的相关性,为选用或进一步研究中药在抗运动性疲劳中的功效提供参考依据。采用ICP/AES光谱法测定10种常用补虚类中药中Ca、Mg、Na、K、Fe、Zn、Cu、Cr、Mo、Co、Ni、V、Sr、Mn和Sn 15种元素的含量,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10种常用补虚类中药中的Se和As 2种元素的含量,并对这10种中药和17种元素采用(SAS软件)对应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测定的10种中药中K、Na、Ca、Mg含量最高,其中,鹿茸、人参、淫羊藿[0]含有的微量元素种类最多,且枸杞子中K,鹿茸中[0]Na、Ca和当归中Mg的含量最高;中药和元素的分布呈现区域性的特点。结论:1)在测定的10种中药中的17种元素,依据中药和元素重叠的紧密程度可以初步分为4个相对集中的聚集区;2)所测10种中药与元素在功能上存在有明显的相似性;在元素的含量与相对应中药的归经理论上则存在有一致性的特点。认为这可能是产生"聚集区"的重要原因之一。3)中药元素的作用不仅与其在药物中含有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而且与所处状态也紧密相关。提示实际选用中药时整体综合考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