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信息意识,就是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价值等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是人们对信息价值的一种认识,也是人们掌握信息、应用信息的自觉的内在要求。增强人们的信息意识,必定能大大促进和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信息意识是信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信息现象的能动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中有价值信息的感知能力、识别能力、吸收能力和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与提高高中学生的信息意识,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信息意识含义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信息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学会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完善,把对信息的认识水平、价值发现、开发利用和规避防范变成自觉的行动,扩展知识内涵,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注重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牢牢抓住学生兴趣点,激发学生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3.
思维是思维主体处理信息及意识的活动。思维主体是可对信息进行能动操作(如采集、传递、存储、提取、删除、对比、筛选、判别、排列、分类、变相、转形、整合、表达等等活动)的物质。思维主体既有自然进化而形成的动物(如人),也(会)有逐渐发展完善的人工智能产品。思维活动的对象是信息及意识。信息是能被思维主体识别的事物现象及表象。意识是思维活动的产物,意识以信息的形式储存、表现和输出,意识传播的实质是信息传播。意识往往又会成为思维主体进行下一步思维的基础。这里思维和意识两个词分别代表不同的事物,但人们往往把它们当作同一个概念,这种状况容易引起人们认识上的混乱,因此需要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4.
增强实验人员信息意识有助于获得科学发现.通过对信息意识的产生、特征和表现形式的分析,探讨了实验中信息意识的作用及其在实验中促使科学发现的价值;最后,提出了如何在实验中提高实验人员信息意识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信息社会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使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更为强烈。人们在享受信息化社会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却经常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忽视信息安全保障。人们的信息安全意识是通过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理解逐步建立起来的。就信息安全意识的内涵以及信息安全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试论信息意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 信息意识的含义 信息是一个社会概念,是人类知识、学问、智慧以及从客观现象中提炼出来的各种消息的总和。可以说,信息意识是信息这个客体在人头脑中客观的集中反映,即社会的人在信息活动中产生的认识、观点和理论的总和。 信息意识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的发展变化受到诸多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制约。首先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存在决定意识,但信息意识也有超前和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特性。总体上看,信息意识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但从整个思想领域来看,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都直接影响着人们信息意识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7.
信息是一十社会概念,是人类知识、学问、智慧以及从客观现象中提炼出来的各种清息的总和。信息意识是信息这个客体在人头脑中客观的集中反映,即社会的人在信息活动中产生的认识、观点和理论的总和,信息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们吸收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而信息能力在当今社会已成为  相似文献   

8.
情报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建中  栗庆 《情报杂志》1996,15(6):12-13
1 情报意识的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人们实际生活的丰富多彩,产生了意识的多样性,各种信息在不同的社会领域中的表现,就构成了相应的意识,如法律意识、科学意识、情报意识等。很明显,情报意识是意识在人们的特定的情报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是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情报现象和情报活动的的意识,它来源和产生于客观的情报活动,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存在的情报活动。也可以说,情报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对情报和情报工作的动态控制系统,当系统觉醒时,它制作各种情报活动计划,操纵各种情报活动,并随着人们的情报素养以及主客观条件的变  相似文献   

9.
浅论信息意识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红波 《情报杂志》1997,16(4):11-12
通过对信息意识的概念、内容、分类和特征的阐释,旨在促使人们对信息进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李一梅 《现代情报》2012,32(4):39-41,109
基于图书馆功能与资源利用,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提升社会大众信息意识的意义与作用。高校图书馆有效履行信息教育与服务职能,帮助社会用户唤醒信息意识、激发他们的信息利用兴趣、促进他们形成信息需求和自觉寻求信息欲望。进而吸引社会大众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优势特色资源,实现高校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浅谈电视新闻编辑中的受众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宣传工作注重受众意识,既是提高宣传工作质量,切实提高节目收视率的需要,也是对电视宣传工作的努力方向.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把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送入受众视野,从而实现新闻信息的价值.电视新闻编辑体现受众意识,那么新闻工作者就要积极贴近受众、了解受众和掌握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心理需求,采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也就是说,要将受众意识融入在新闻写作和编辑中.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公众信息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受到新的挑战。档案信息化进程下的档案服务要求档案工作者将本馆(室)及其他单位所收藏的档案信息,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开发和传递给利用者,从而实现档案信息共享,满足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3.
姜兰  毕强 《现代情报》2007,27(6):19-20
信息具有商品的属性,信息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信息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信息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信息商品的有用性。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商品的文化价值属性,又从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分离出来,逐步发展成为同作为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价值和作为信息商品效用性的使用价值一样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宽容是人们应对当今社会多元与差异性的一种基本品质,也是建设和谐、民主社会,直面价值多元的需要。宽容意识的形成、对宽容误解的消除以及宽容边界意识的形成,都需要教育。宽容教育成为多元社会的新主题,它应该致力于培养具有现代人的宽容品质,包括不干涉意识、尊重意识、公共理性、公正意识以及全球视野与胸怀。  相似文献   

15.
宽容是人们应对当今社会多元与差异性的一种基本品质,也是建设和谐、民主社会,直面价值多元的需要。宽容意识的形成、对宽容误解的消除以及宽容边界意识的形成,都需要教育。宽容教育成为多元社会的新主题,它应该致力于培养具有现代人的宽容品质,包括不干涉意识、尊重意识、公共理性、公正意识以及全球视野与胸怀。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的社会将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知识化社会 ,知识信息将成为决定社会经济增长方向的最主要力量。素有“文化之母”之称的档案是储存和传播知识的主要形式 ,档案系统属于国家知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不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地质档案的服务工作将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以求教于同行。1 树立时效意识、竞争意识、增强服务意识1 .1 讲究时效 ,是当今信息时代的特征 ,也是信息的价值所在同样的信息 ,可以因及时提供利用而价值倍增 ,也可因长期蕴藏在档案库房而失去效用。从进库的…  相似文献   

17.
吕耀怀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6):657-660,673
个人的数据隐私问题或信息隐私问题,已成为信息社会中凸显的最引人注目的隐私问题。不同的西方学者,为信息隐私保护给出了不同的伦理辩护。这些不同的伦理辩护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基于绝对价值或内在价值的伦理辩护和基于相对价值或工具价值的伦理辩护。在当代中国,与人们隐私观念的变化和对于隐私的法律保护的进展相比较,有关隐私和隐私权的伦理思考相对滞后。中国的学者应当在集体主义的框架中,进一步增加个体利益的权重,赋予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以更为重要的地位。以此为信息隐私的伦理辩护提供更为有力的根据,并为大众隐私意识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伦理向导。  相似文献   

18.
胡沙沙 《现代情报》2011,31(12):152-155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的传播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了网络信息传播价值的概念,并以微博为例,提出了网络信息传播价值体现在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各个方面,并对网络信息传播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网络信息传播价值的评价指标,指出了网络信息传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电话通信仍然是公元2000年中国信息交换和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通信是信息交换和信息传递的手段。由于电话通信使用了话音信息这种人类最熟悉的形式,人们使用电话几乎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而且还可以实时体察对方的感情,甚至含蓄的意识,所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应配合学校开展信息教育并发挥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更是一个高素质人才的竞争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人们的信息意识,信息素质即获取、分析、综合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如何,直接反应到教育发展水平,这一发展趋向表明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信息教育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