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主流的意识形态,拥有科学的形成逻辑与发展规律。基于此,探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及其话语权科学内涵,梳理了意识形态话语权所面临的现实境遇,并提出了科学的提升策略,以便有效增强话语权的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社会,提升社会大众的情感认知与价值认同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琵琶记》在明清时期是经典,支撑它成为经典的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它的主题思想的认同,社会精英对它的艺术性的赞赏和社会大众对它的广泛接受。然而在当代,尽管社会精英仍然对它的艺术性推崇备至,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因对它的主题思想的认识有了保留而放弃了对它的积极支持,大众也因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的改变而失去了对它的兴趣,于是《琵琶记》这部经典名作便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3.
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消费主导的时代,消费不再简单地只是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需要满足的活动而构成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工具理性的成就和物质的丰裕为表象,借助大众传媒与消费大众心理的里应外合,大众消费被成功地规划和组织并被纳入社会生产体系,同时有力证明了社会的合法性。对于消费意识形态应该有如下的认识,它是一定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是社会控制形式变迁的结果,它也是消费文化的现代表达,同时它也促生了新的人的自我异化。  相似文献   

4.
面向日常生活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现实选择就是确立文化主导权。立足于文化世俗化和文化传媒化的基本背景,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实现对日常生活的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大众文化的中介,以文化消费的方式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这符合日常生活中大众对意识形态的感性直观的把握方式。通过社会心理的中介,以利益增长的方式满足大众的物质需求,这符合日常生活中大众根据具体利益来衡量和评判意识形态的现实。另一方面,通过劳动价值观的倡导,以及大众文化的人文提升实现对日常生活的引导和提升,在大众,层面建立双向交流和有机整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已发展成为大众社会中的主流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向国家意识形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必须探寻国家意识形态向大众文化转化的更为有效的途径和应对挑战的策略。大众文化中客观存在的民族心理和大众快乐政治学为国家意识形态的转化及其社会整合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大众文化势不可挡地冲击着我国社会。文化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货币经济社会形成了文化的商品属性。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大众文化还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它解构了传统文化中许多原始的价值。作为一种话语权力和一种生存方式,大众文化体现了自身的现实性,体现了大众生活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7.
一、大众文化的产生、形成及其本质 大众文化最早出现在西方,直接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对意识形态的构建,大众对文化的创造与享有,以及经济、社会与文化之间非常复杂的关联与互动。在文化上,与之相对峙的是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开始,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有所区别,大众文化似乎包含更多的贬义色彩。  相似文献   

8.
一、大众文化的产生、形成及其本质大众文化最早出现在西方,直接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对意识形态的构建,大众对文化的创造与享有,以及经济、社会与文化之间非常复杂的关联与互动。在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的改写始终都处于意识形态的影响之下.意识形态又包含两个方面: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个体的意识形态.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又体现在政治因素、社会伦理、大众心理、文化成见、审美习惯等许多方面,从个体意识形态和上述几个方面比较和分析<安妮日记>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可以进一步阐述意识形态对文学作品改写的操纵.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科学的、先进的意识形态,然而这并不代表其传播上的有效性。一味地强调过去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不注重研究社会传播规律和大众接受心理,不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既要充分利用与发挥大众传播学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着力避免几个倾向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徐莉  张荣余 《培训与研究》2008,25(11):65-69
性别平等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推进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由于历史文化因素、社会公共政策及法律因素、女性自身素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诸多原因引起了许多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加强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采取一切措施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法律以社会为基础,对社会起着强大的作用。法律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对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领域的功能。在法律的各种社会功能中,其公共职能日益扩大,而且随着科技社会的到来,法律公共功能呈现出广泛性、新颖性和全球性特点。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关键也在党。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党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对多样化的社会舆论进行整合和引领,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健康向上、和谐融洽的社会思潮主流,为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公共图书馆是保障公民实现文化权利、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公益性机构,它具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保障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参考资讯等功能。我们只有通过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助为辅的办馆方针,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通过构建学习型社会等手段才能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必须通过制定和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制度,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扶持制度和自下而上的反馈表达机制等措施,才能推动襄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均等享有文化服务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公共图书馆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公共图书馆必须大力宣传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用先进文化引导和谐社会建设潮流、用和谐理念统领公共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扩大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为弱势群体提供文化活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当下社会转型期的大众审美文化是异彩纷呈的,也映射出当代大众审美价值观的蜕变。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视角,当代的大众审美文化可谓喜忧参半。厘清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两面性与复杂性,有利于文学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审美救赎",对大众审美价值观的塑造、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包括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健全推动学习的体制和机制、高度重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等内容,构建学习型社会体系,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构筑全员学习体系等方面,进行精心组织和培育,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全民的科学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村民通过自治产生体育协会是新农村体育建设的自组织保障,新农村的文化必须要产生结构化变迁才能生成体育这种理想性文化形式.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关键是农民对体育的绝对选择权,并应拓宽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融合其它文化形式以拓展其发展空间.新农村体育建设还应遵循的两条治理路径是:把集村社区和集镇社区作为农村公共体育建设的落脚点,推进自上而下的“全能政府”向自下而上的“小政府、大社会”的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主张信息共享的黑客文化的产生和演变,与计算机技术从实验室中产生并应用于社会是同步的;黑客文化本质上是由计算机技术导致的社会信息化过程在价值观上的一种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