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学生自己的言行不一致,对己和对人的要求不一致,校内和校外表现不一致等现象与德育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不无关系。教师要领悟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教材的特点,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主要源泉,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创设情境、开展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创造生活,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杜威"学校道德教育三位一体"德育途径的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约翰·杜威是教育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他重视德育并用以解决社会的问题,他的"学校道德教育三位一体"德育途径即通过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进行道德教育,使"学校社会化"、"教材社会性"、"儿童社会性",强调将道德教育与社会相联系,对当今德育途径的探讨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戬  古春梅 《教育探索》2011,(10):135-136
我国现行学校德育受传统知性德育观的影响,把道德知识的获得当成了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将道德减化为道德知识或对道德的认识,所以德育效果不佳.学生的道德学习是学生对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的接受与建构,它以学生道德情感的生成为核心.据此,学校的德育在内容上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以使学生能将道德知识加以内化;在方式上应引入活动体验模...  相似文献   

4.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关键在于:关注学生主体道德生活需要,实现德育模式由"控制封闭型"向"自主开放型"转变。"自主开放型"德育模式的建构,应从创设生活化的德育环境、优化德育序列、采用开放性的德育方法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学校德育工作低效,出现了教学和德育脱节、学习与行为不一致的状况。究其原因,在于在德育这个最需要唤醒主体自觉的领域里,却无视学生的主体自觉,从而导致对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体验的轻视,导致德育目标和要求与学生品德心理实际的背离,加剧了学生对德育的顽强的疏远性。不研究学生品德的内化规律,不注重发扬学生的内省精神,学生的精神动力系统因此而沉睡,是造成学校德育工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德育实效性是衡量道德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当前德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表现为道德教育形式单一;道德教育中“人的缺失”;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以及道德教育要求不一致等方面,、涂尔干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富有重要价值和启示:要提高德育实效性需要构建隐性与显性互补的德育课程体系;要建立“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理论;要建设完善的道德规范和制度伦理体系以及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解决学校德育工作"不适应性"问题的相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无论是在学校的内部关系方面,还是在学校的外部关系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学校内部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上.学校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强调“德育要为智育服务”,从而削弱了德育自身的系统性;只重视对智育起作用的那部分德育功能,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从稳定学校的教学秩序这一目的出发,进行道德教育,却忽视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相适应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育人"是德育的第一要务,也是德育评价的根本旨归.一直以来,作为一种德育评价方式,道德"育分"因其"有效"在各中小学广泛流行.过度依赖"育分"来实现"育人",会造成道德本体价值的扭曲、学生道德自我的缺失、教师育人责任的弱化以及教育本身的道德性被遮蔽等诸多道德风险.究其根源,乃工具理性、科学主义及管理主义在德育领域内共同作用所致.坚持"道德人"培养这一根本的价值旨归,注重过程和方法上的道德可接受性,以系统化思维重新认识德育评价,是当前德育评价超越困境、提升实效的不二之途.  相似文献   

9.
全面质量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德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中学德育应体现至善之美和理性之美,至善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想的社会品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理性则能让学生通过价值判断认清"我"这一主体,同时也能形成睿智的处世观.通过学科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的有机结合,将中学德育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德育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模式,它负载着更丰富的内容,传达着更深远的道德价值.探讨其道德价值有助于我们对德育模式的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作为以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为宗旨的德育模式,它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都产生重要的道德影响.它促进了校园伦理生活形态的形成,建构了一个道德的校园环境;它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教师不仅成为反思者,而且成为德育价值的行动者和创新者,形成了教师的实践智慧;它建设了学生的伦理生活世界,促进了学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1.
生活德育论是新时期我国德育理论的可贵探索。它紧紧抓住道德知识、道德教育和道德生活的特殊性,强调德育服务生活、回到生活、引导生活。它成功地批判了政治化德育、知识化德育和边缘化德育,指明了德育的独特价值,捍卫了德育的独立地位。它极大地改变着我国学校德育的面貌,使德育受到学生愈益广泛的欢迎。不过,生活德育论也存在不足,那就是:未能建立生活与德育的双向本质联系,生活逻辑的内涵不清晰,社会批判性不足。  相似文献   

12.
刘巨广 《天津教育》2007,(12):22-22
一、“纪律教育”与“活动感受”相结合 德育和智育都离不开学生主体思维的参与。相比较而言,智育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德育则需要学生意向型思维的参与。意向型思维的特点是情感性和体验性。为了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我们应启发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活动途径和情感途径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如,我校一位教师对一个纪律意识差的学生进行了多次说服教育,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健康生活一直是重要的教育主题,当前也被写进德育课程标准和德育教材,成为课程的重要内容.健康并非对生理状态的简单表达,而是作为一种道德话语表示人的生命整体呈现出完好状态.健康如美德,追求健康本质上是一项道德活动.对于健康生活,社会与个体分别承负不同的道德责任.对道德责任的认知与践行是德育课程在进行健康生活教育主题时必须把握的教学重点,教育者可关注以下方面:调整观念方向,重视健康生活教育的道德视角;突出情境与背景,丰富学生对健康生活问题的多维分析;引入伦理视角,加深学生对健康生活问题的道德思考;促进实践转化,在行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生活化德育是一种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的德育,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出发,让学生认识道德、体验道德。它始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化德育与时代发展相契合,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社会化。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杜威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主张德育不仅仅是一种在知识层面上的传授,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把道德知识在社会中加以灵活运用.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要让德育回归生活,其次要把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并把学科的社会性质与德育相融合.这样的德育方法仍对我们今日的教育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道德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同时,良好德行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因此,引领生活是德育评价的重要尺度.但在德育实践中,德育评价却漠视学生的生活,存在着重社会生活、轻个体生活,重校内生活、轻校外生活,重道德知识、轻道德能力,重现实生活、轻虚拟生活等诸多误区.因此,分析产生这些误区的原因、提出应对之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德育实效性缺失的原因,既可能源于道德行动能力的不足,也可能因为对道德思维能力培养的忽视,亦或两方面均在其中.根据道德行动能力与道德思维能力问题表现程度的不同,可将"德育实效性缺失"进一步划分为德育无效、德育低效、德育虚效以及德育反效四种类型.具体剖析四者的内涵和德育中的表现,实现德育从无效到有效、从低效到高效、从虚效到真效、从反效到正效的转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寻找德育与学生的契合点,在具体行动中开展和深入德育,逐渐实现道德内化,重视学生道德"智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德育的工具主义倾向过多地强调德育的管理和限制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德育成为达成德育之外目的的工具,促成了德育的形式化、表面化。德育工具主义倾向的理论根源在于道德理性主义。道德理性主义易于导致道德的理想主义和整体主义,易于导致道德的工具化倾向。而宗教统治和封建专制加深了道德的工具化。德育的工具主义倾向使得德育远离道德和学生的生活,激发和放大了学生对道德和德育的抵触,加深了现实德育的困境,影响了学生的道德自塑。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与生活是一体的,生活是道德赖以生长的根基。生活化的德育把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它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师德示范、拓展德育空间,并关注儿童生活的整体性,做到德育“无痕”。  相似文献   

20.
黄墨馨 《成才之路》2011,(11):23-23
青少年的德育,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德育常常孤立于学生生活之外。在德育的实施中,我们只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却忽略在学生生活的真实背景下进行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情感的培育,使得道德认知的教育与道德情感的培育,道德行为的养成处于分离状态。结果学生接受的是德育课程知识的因素(目的是为了对付考试),而真实的、丰富的学生生活的真谛被遮蔽了。这是德育实效性问题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