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乔治  佚名 《高中生》2012,(24):62-63
有一个男孩,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子俩感情特别深。男孩喜欢橄榄球,虽然在球场上常常是板凳队员,但他的父亲仍然场场不落地前来观看比赛,每次比赛都在看台上为儿子鼓劲。男孩进入高中时还是班上最矮的学生。父亲还是继续鼓励他,并向他说明如果他不愿意继续打橄榄球,就可以不打。但是,男孩热爱橄榄球,决定坚持打下去。高中4年期间,男孩没有误过一场训练,但他仍然是一个板凳队员。他的父亲还是他的忠实观众,一直鼓励着他。  相似文献   

2.
前撑杆跳高冠军鲍勃·理查兹讲述了一个瘦弱的小男孩迷恋橄榄球的感人故事。男孩每次橄榄球训练都不遗余力,然而身高不及其他孩子腰部的他完全没有发挥的机会。在所有比赛中,这位雄心勃勃的橄榄球手只能坐在观众席位上,从来没有上场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眼睛     
有一个男孩,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子感情特别深。男孩喜欢橄榄球,虽然在球场上常常是板凳队员。但他的父亲仍然场场不落地前来观看,每次比赛都在看台上为儿子加油。整个中学时期,男孩没有误过一场训练或者比赛,但他仍然是一个板凳队员。而他的父亲也一直在鼓励着他。当男孩进了大学,他参加了学校橄榄球队的选拔赛。能进入球队,哪怕是跑龙套他也愿意。人们都以为他不行,可这次他成功了,教练挑选了他是因为他永远都那么用心地训练,同时还不断给别的同伴打气。但男孩在大学的球队里,还是一直没有上场的机会。转眼就快毕业了,这是男孩在学校球队…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眼睛     
有一个男孩,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子感情特别深。男孩喜欢橄榄球,虽然在球场上常常是板凳队员,但他的父亲仍然场场不落地前来观看,每次比赛都在看台上为儿子加油。整个中学时期,男孩没有误过一场训练或者比赛,但他仍然是一个板凳队员,而他的父亲也一直在鼓励着他。当男孩进了大学,他参加了学校橄榄球队的选拔赛。能进入球队,哪怕是跑龙套他也愿意。人们都以为他不行,可这次他成功了,教练挑选了他是因为他永远都那么用心地训练,同时还不断给别的同伴打气。但男孩在大学的球队里,还是一直没有上场的机会。转眼就快毕业了,这是男孩在学校球队的…  相似文献   

5.
从前,有一位瘦小的男孩酷爱打橄榄球。他反复练习,甘心付出一切。可惜,他的个头只是其他男孩子的一半,因此他一点进展也没有。每次比赛,这位满怀希望的少年都是坐在替补席上,几乎没有上过一次场。  相似文献   

6.
我能做到     
理查德是一个又瘦又矮的男孩,他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只有父亲与他相依为命。 上中学时,12岁的理查德加入了学校的橄榄球队。从这以后,每次学校有比赛父亲总是风雨不误,在看台上为儿子喝彩,从没有错过任何一场比赛.理壹德由于个子太小,总是充当板凳队员.偶尔为主力们递递毛巾和矿泉水。即使这样,他也毫无怨言,因为他热爱橄榄球运动。  相似文献   

7.
鲍勃·理查德,这位前撑杆跳高冠军,曾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橄榄球的故事———在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之后,这个小男孩热切地盼望着能参加比赛。但是,由于他的身高比其他男孩子都矮,教练不看好他。几乎每一场比赛,他都坐在替补席的长椅上,却从没有上过场。这个少年和他的父亲生活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尽管儿子总是坐在替补席上,父亲却总是在看台上不停地为他喝彩,从没有错过任何一场比赛。这个小男孩上了高中之后,仍旧是他们班上最矮小的。但是,他的父亲仍旧继续鼓励他,但并不勉强他,父亲说如果他不想再打橄榄球的话,他也可以不再…  相似文献   

8.
金色的房子     
曾经有一个男孩住在山上。每当日出的时候,男孩喜欢爬到自家屋后面的山顶,在那里他可以望见远处的一幢金色的房子。房子上有闪闪发光的窗子。男孩想那里面一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好东西,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亲自到那里去看一看。有一天,男孩的父亲没有给他分配农活。于是,趁这个空闲的机会,男孩兴冲冲地上路了。他要到心目中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便当     
凤凰 《下一代》2013,(6):9-10
男孩的父亲以前在远方打工,因为男孩的母亲多病,父亲便回了家,在镇上的一家工厂上班。而男孩则在镇上读书。每天早上,男孩和父亲一起去镇上。由于路途较远,男孩和父亲中午都不回家吃饭。为了省钱,男孩和父亲都带便当去吃。他们的便当真是简  相似文献   

10.
勇敢的困惑     
当父亲的我总是鼓励孩子要更有胆量,更像个男人一样成长,可实际上,他根本没有太多放开手脚去探索世界的机会,没有学习究竟什么是勇敢展示自己勇气的机会。与我的儿时相比,儿子这一代的城市男孩,更是失去了一种属于这个年纪独有的“闯祸”的快乐与自由。  相似文献   

11.
男孩与鹈鹕     
<正>导演:Olivier Horlait制片国家/地区:法国出品时间:2011年海水蔚蓝而澄澈,岸边住着一个名叫亚尼斯的男孩。母亲去世后,父亲变得暴躁无常,男孩与父亲之间的距离日渐疏远。偶然的一个机会,男孩救下一只小鹈鹕。在男孩的悉心照料下,鹈鹕长得很快,越来越招人喜欢。可是,冷酷的父亲并不待见这只鸟。尽管招致父亲的强烈反对,男孩依旧守护着它。有鹈鹕相伴,男孩的生活趣味无限。小镇也因为这只鹈鹕变得愈加热闹,很  相似文献   

12.
读大三的女孩暑假回家,心事重重,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致,黄昏时,常常对着一棵橡皮树发呆。父亲问她,有心事?她说,没有。表情却极不自然。她当然瞒不过自己的父亲,她的眼神可以暴露一切。在父亲的追问之下,女孩终于道出实情。原来,是因为一位男孩。那男孩给她写过情书,那男孩在电话里对她表白,甚至,那男孩对她说过,暑假时,他会去看  相似文献   

13.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儿子苦恼,都已经十六七岁了,却一点男子汉气概都没有。毫无办法之际,他去拜访一位拳师,请求这位武术大师帮助他训练他的儿子,重塑男子汉的气概。拳师说:“把你的男孩留在我这里半年,这半年里你不要见他,半年后,我一定把你的孩子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半年后,男孩的父亲来接回男孩,拳师安排了一场拳击比赛来向这位父亲展示这半年来的训练成果,被安排与男孩对打的是一名拳击教练。教练一出手,这男孩便应声倒地,但是,男孩才刚刚倒地便立即站起来接受挑战。倒下去又站了起来……如此来来回回总共二十多次。拳师问这个父亲:…  相似文献   

14.
谨慎着笔     
一个男孩跟一位老先生学书法,用废旧报纸练字多年,可一直没有大的进步。老先生对男孩的父亲说:“如果你让娃娃用最好的纸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从此以后,男孩的父亲就按照老先生说的去做了。果然,男孩的字大有长进。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需赔偿12.5美元。闯了祸的他向父亲认错后,父亲为了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便说:这12.5美元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美国男孩每逢周日、假日便外出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里根的父亲没有剥夺少年里根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的机会,因为他知道既然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不是在说教中长大,家长就得狠下心来,让孩子学会…  相似文献   

16.
英雄     
牛雅文 《下一代》2012,(8):32-32
因为男孩的童年是在破烂和垃圾堆里渡过的,所以说男孩从小学到大学的生活都是靠他父亲捡破烂换来的钱供他的。 男孩知道他是个弃婴,是单身父亲在捡破烂时从马路边捡到他的,从此他就成了父亲的全部,父亲就成了他的最爱。  相似文献   

17.
这个小故事发生在上海市。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孩,他爸爸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状况,连双休日也不休息,到外面打工赚钱。有一个星期六,男孩缠着父亲陪他到公园去玩,父亲却说:“太累了,没有时间。”男孩睁着失望的眼睛问:“您一天挣多少钱?” “30元”。父亲不耐烦地回答。 一个月以后,男孩走到正要外出打工的父亲面前说:“爸爸,我‘买’您一天行不?”  相似文献   

18.
初读北宋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心中仅有对方仲永的深深惋惜:一个天资聪明的男孩,本可以成为一代文豪,但由于其父的愚昧、虚荣和自己的懦弱,最终变成平庸之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读到了《伤仲永》,掩卷后,我沉思起来:如果方仲永没有一个如此不明智的父亲,如果方仲永的父亲没一个如此缺少主见的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眼睛     
这是一个关于一名瘦弱的小男孩真心热爱橄榄球的感人故事。在一次次重复的练习中,他热切地展现着他的所有禀赋。然而他的个子只有其他孩子一半高,毫无出路可言。每次比赛,这个满怀希望的运动员总是坐在休息凳上,几乎没上场打过比赛。这个男孩和他的爸爸相依为命,父子间有一种非常特殊的亲情纽带。纵然这个男孩总是坐冷板凳,他父亲仍然始终如一地出现在看台席上,为之欢呼呐喊,不错过一场比赛。  相似文献   

20.
记得读过这么一个故事:1920年,美国一位年仅9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不慎将邻居的玻璃窗踢出一个洞来,邻居索赔12.5美元。男孩没有钱赔。这时,男孩回家向父亲认错。父亲说:“钱可以先借给你,一年后归还。”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涯。半年后,他将12.5美元如数还给了父亲。许多年过去了,这个长大成人的男孩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里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