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列与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也是数学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既注重数列、极限等自身内容的综合,也注重数列、函数、不等式、导数与解析几何等内容的交叉.高考注重考查思维能力,在数列与不等式这一部分,对思维能力的考查以演绎推理为重点,注意归纳和类比推理;考查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能力;注意数学语言、普通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数列与不等式试题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黎钜锋 《广西教育》2005,(7B):42-44
一、2005年高考试卷简析 2005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第二卷(广西、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卷)试题结构大体与去年全国高考数学相同;单项选择题12道、填空题4道,共76分;解答题6道,共74分。与2004年略有不同的是理科第21题为14分、第22题为12分。试题主要内容分布在函数(含导数)、不等式、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主干知识上。绝大部分考生反映,今年数学科目的难度很大,基本上没有送分的题目,计算量较大,对空间想象能力与理性思维能力要求高。  相似文献   

3.
特别聚焦:2008年湖北高考数学(理科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结构稳定,试题朴实 本套卷结构稳定,与2007年高考一致,考点分布合理,试题叙述简洁,设问力求平缓,以重点知识构建试题的主体.试卷强化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所涉及的八大主干内容(函数、数列、导数、不等式、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统计)占全卷的90%左右.试题较常规,传统题仍是今年高考试题的主力军,加强了对数学运算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4.
从2011年数学高考大纲(新课标)看,与2010年比较,没有什么变化.从以往的高考命题的情况看,今年全国卷(新课标)和各地(课改区)的高考数学试卷命题应该是稳定中寻求一点变化.虽然以能力立意为主旨来命题,但还是要考虑知识点分布的全面性;重要的知识点,如:函数与导数、数列、三角函数与三角变换、不等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还是解答题重点考查的内容:集合、向量还是主要体现其工具性;压轴题还是从“数列”、“函数与导数”  相似文献   

5.
不等式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内容之一;它作为重要的数学工具知识,渗透在各个数学分支中,譬如函数中的定义域、值域的确定,函数单调性的研究,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数列、复数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等都与不等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问题最终往往可化归为不等式中的求解和证明问题.纵观2008年全国及各省市数学高考试题,其中的不等式部分有以下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对不等式中的知识点覆盖均比较全面;二是充分凸现不等式的工具性.  相似文献   

6.
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及求解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它应用广泛,与其他知识结合紧密.不等式在高考中很少单独成题,常常与其他知识相互渗透在一起,形成了高考命题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各类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不等式与其他知识(函数、导数、数列等)的综合;含参不等式恒成立与函数相关的最值问题;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等都是高考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函数和导数的内容在数学高考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考查函数和导数的试题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即函数、导数与不等式的综合:函数、导数与数列的综合;函数、导数与解析几何的综合;函数与导数的应用.同时还体现为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紧密结合.正是由于这种总揽各种知识,综合各种方法和能力的特点,使得函数与导数的综合题成为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8.
导数是新教材的新增内容,它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作为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工具,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已占有突出的地位.从2006年全国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导数与不等式、方程、解析几何、数列、函数等其他知识的交汇已成为高考的一大亮点.因此在高考复习时要增强运用导数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函数是数学的永恒主题,其中分段函数倍受命题者的青睐.纵观近5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分段函数总占有一席之地;横看2007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分段函数作为一种载体,通常以函数图像、解析式或应用题形式出现,用分段函数可以考查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极限等知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由此可见,分段函数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下面笔者浅谈高考试题中分段函数的几种常见类型.  相似文献   

10.
数列与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也是数学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既注重数列、极限等自身内容的综合,也注重数列、函数、不等式、导数与解析几何等内容的交叉.高考注重考查思维能力,在数列与不等式这一部分,对思维能力的考查以演绎推理为重点,注意归纳和类比推理;考查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能力;注意数学语言、普通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数列与不等式试题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全国高考数学陕西卷理科第21题(12分,难度系数0.30)是一道平面解析几何综合题,题目本身不仅突出体现了解析几何的学科思想(如数形结合、运动变化、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等),而且与向量、函数、导数的应用等知识进行了交叉(在知识交汇处命题),是全卷中综合性最强、运算量最大的一道试题.本文从探讨解题思路入手,揭示试题的知识背景与考查功能.首先给出题目.  相似文献   

12.
高考对这两部分的考查比较全面,在近年来的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常常综合在一起考查,尤其是在解答题中较为明显.解答题多为中等以上难度的试题,突出考查考生的数学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关数列的综合题,经常把数列知识与不等式的知识及其他知识综合起来,涉及放缩思想和函数思想.  相似文献   

13.
函数和导数的内容在数学高考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考查函数和导数的试题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综合性既体现为知识的综合:函数、导数与不等式的综合。函数、导数与数列的综合,函数、导数与解析几何的综合以及函数与导数的应用问题等;综合性还体现为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紧密结合。对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入的考查.显现出综合地统揽各种知识、综合地应用各种方法和能力的特点.既是近几年数学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考查的热点.因此。研究应对函数与导数综合题的解题策略。已经成为备考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200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并重的同时,将填空题从每小题4分改为每小题5分,且基础题所占比例在加大,更加突出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命题特点仍然在知识的交汇点上,热点是函数、数列、不等式与向量及导数等知识的交汇.笔者以200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为例,对这些热点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冉斌 《中学教研》2009,(3):9-11
1高考展望 1.1考点回顾 本单元的重点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难点是数列与函数、导数、解析几何、不等式等问题的综合,主要考查递推关系、逻辑推理、数学归纳法、不等式的证明,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把浙江省近几年的高考情况汇总如下(见表1):  相似文献   

16.
周奕武 《中学文科》2009,(17):55-56
在历年各省市的数学高考试题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经久不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常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置,它可以与主干知识如函数、导数、数列、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等整合在一起,里面又涉及到不等式证明问题和参数取值范值问题,有效地检测中学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了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列知识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它可与不等式、导数、极限、概率、解析几何、数学归纳法等知识有效整合,演生出很多精彩的压轴题.而数列通项的求法又成了学生解题的一道瓶颈,笔者将近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列题作一些分析,归纳出求数列通项的重要法则十则,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褚人统 《新高考》2008,(4):24-27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2007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数学卷也随之推出了一批新颖别致的创新试题,体现了高考与新课标理念吻合、支持课改并服务于课改的指导思想.数列、不等式、导数与圆锥曲线等知识是综合题命题的热点,尤其是数列问题,更是倍受命题者的"宠爱":数列与不等式的交汇,数列与解析几何的综合,数列与函数、导数的"联袂"等.据此,笔者对2008年高考中可能出现的以数列为主干的相关试题进行预测与评述.  相似文献   

19.
函数与方程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基本数学思想,几乎渗透于高中数学的各大知识板块之中.在高考试卷中,体现函数与方程思想的试题所占比重较大,且综合知识多、题型多、应用技巧多.函数与方程思想在函数与导数、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笔者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导数是近几年数学高考新增的重点内容,学习极限和导数的知识,可以深化对函数理论的认识,并给出研究函数性质的新方法.应用导数分析和解决有关函数的单调性、极大(小)值和最大(小)值等问题,具有较为明显的优点.已成为数学高考新的综合热点.函数与导数的试题在数学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既综合函数、导数、方程与不等式等知识与方法,又考查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充分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