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区分普通教师和教育专家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反思,所以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会成为名师。"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教学反思的意义和作用,在专业成长的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关注发展、关注学生"中充分运用好反思来促进自身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效果的提升,实现为实践而反思,因反思而实践,从而获得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黄海萍 《宁夏教育》2006,(7):141-141
教师个人、集体和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学研究的3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教学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中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反思性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辉  傅华平 《教书育人》2006,(11):33-35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其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是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各方面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Stephen D.Brookfield和Timothy G.Kegan认为,反思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个人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自身的经验和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来源。由此可见,关注教师的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不断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是一种主动性的成长,应该在工作中成长,应该是理论、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步成长,应该在学习、反思和合作中成长。  相似文献   

5.
反思性教学与高师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性教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师教育理论。借鉴反思性教学理论,培养师范生在“任教前关注阶段”对学习的反思能力,在“早期求生存阶段”对课堂教学常规、人际关系、学生管理的反思能力,有助于他们今后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其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相似文献   

7.
“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研,它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以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教研。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个人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专业研究人员的及时参与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因素。下面把我中心小学探索校本教研活动的收获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对教师反思的研究近些年来一直是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理论和实践已充分证明,教师专业发展其实就是自我反思与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力量,也是从事教学研究的基础,教师良好反思习惯的养成和反思能力的提升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重大。因此,关注教师反思的质量,其实就是关注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对教师反思的研究近些年来一直是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理论和实践已充分证明,教师专业发展其实就是自我反思与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力量,也是从事教学研究的基础,教师良好反思习惯的养成和反思能力的提升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重大.因此,关注教师反思的质量,其实就是关注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农村村小如何开展校本教学研究,这是一个值得关注需要深层次研究的问题。专家认为,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学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三种基本力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农村村小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意识及能力都比较弱;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注重教师反思性发展的教师教育理论新思潮逐渐形成,反思型教师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作为反思型教师重要品质的反省思维,其理论内涵、发展水平及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也成为学界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热点问题。“零反思”、“被动反思”及“主动反思”三种反思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主动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反思性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给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文章从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反思的内容和过程,反思的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揭示了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英格兰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特征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出台的《英格兰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在教师专业特质、专业知识与理解、教学技能三大领域提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要求。它涵盖中小学教师的每一专业发展阶段,具有渐进性的特征。同时,它也具有包容性的特征,体现了专业技能熟练模式、反思性实践模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要求。《标准》集中体现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核,对于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制订和深化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全实践”理念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幼儿教师职业形象的转变为基点,探讨了新形势下培养“反思型幼儿教师”的“全实践”课程设计理念,这是一种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实践整合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的目的在于提升幼儿教师的反思境界,培养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张扬幼儿教师的个性特色,塑造富有主体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幼儿教师新形象,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6.
涵养专业理性:教育学课程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核心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理性的事业,蕴涵信仰理性、认知理性和反思实践理性三重意蕴的教育专业理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教师需要具备健全、合理、澄明的专业理性来审视和改造自己的教育观念与行动。作为职前教师教育重要课程之一的教育学课程担负着涵养师范生的教育专业理性以及为其教师专业素养可持续发展奠基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强调校本课程决策,这对教师专业发展构成了新的挑战。适应校本课程决策需要的教师专业素质主要有课程意识、课程理念和课程决策能力。面向校本课程决策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主要有理论学习、反思性实践和课程研究。  相似文献   

18.
Many researchers have addresse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eld experience component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owalchuk, 1999). A phased development model or paradigm used to address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tages of effectiveness have been noted. Conceptual models of Field Experience have been developed in accordance to the paradigms addresse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basing on no matter external forces or internal reflective capability that will change a teacher. Simply put, a focus is placed upon teachers to change and grow. Field experience is not equivalent to student placement or teaching supervision, but is a device for teacher change at various professional stages. This implies the need for a re-thinking of teacher education preparation.  相似文献   

19.
在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具有"解放性"、"多维性"、"情境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预示了必须用社会科学反思建构的逻辑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解释和实践。因此,交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应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交往模式。在交往模式中,学习共同体是交往得以进行的组织基础,理想言说情境是交往能"自主"、"解放"并达成发展目标的逻辑前提,而交往双方互为主体的平等性则是交往有效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在本质上是社会建构的,而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建构者。教师视角中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对教师专业实践的最真切表达,体现了教师对专业生活的反思性理解和有意义建构。研究表明,教师所理解的专业实践能力主要由三个维度构成:受限的、扩展的和元能力。该能力架构折射出当前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隔阂、限制的和扩展的专业实践能力间的张力等若干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