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是幼儿教育的重点,而代币制则是吸引孩子巩固良好行为的有效手段。本文从代币制的意义和代币制的运用以及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入手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代币制是行为改变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改善中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显著的效果。本文将从代币制的理论基础、在学校的运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让代币制在中学生的行为改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代币制是行为改变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改善中小学生的不良行为有很好的效果.本文将从代币制的理论基础、在学校的运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来介绍,希望代币制能在中小学生的行为改善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代币强化物对幼儿进行行为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都希望幼儿表现出积极行为,摆脱消极行为,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幼儿摆脱消极行为,建立积极行为的有效途径,其中利用代币制,即一种用代币做强化物来进行的行为矫正程序,对幼儿进行行为矫正,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方法。一、确定拟矫正的行为目标王明(男孩,六岁)是我园大一班的幼儿,他经常无故走出集体。经过一周的观察、记录确立的行为基线为:为了让王明改正无故走出集体的行为,我找他谈过话,告诉他无故走出集体的危害性,又为他树立榜样,但没收到明显效果,因而我利用代币制,来矫正王明的不良行为。二、矫正过程1…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直接强化课堂参与行为的方法——代币制,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代币制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英语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而且促使学生英语学习的外部动机逐渐转化为内部动机,使课堂参与行为在自然状态下得以保持。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有效解决儿童问题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代币法。在代币制的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对儿童需要的奖励不能够完全满足;代币的价值在建立之初要稳定,获得代币的行为标准不可太严;后援强化物的范围要广,而且要明确,不能含糊;奖励必须及时;行为的难易程度必须与获得代币的数量相等。代币制的运用对儿童行为的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培养儿童的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儿童的意志力;可以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最后还可以促进儿童心理的成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直接强化课堂参与行为的方法-代币制,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代币制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英语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而且促使学生英语学习的外部动机逐渐转化为内部动机,使课堂参与行为在自然状态下得以保持.  相似文献   

8.
运用代币制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代币制矫正儿童日常不良行为的实践,证明了代币制在矫正儿童不良行为中,操作方便,方法简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每年都有家长开放活动,一来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情况;二来,通过和老师的沟通、座谈,使家长具有科学的育儿观。这是一次家长开放活动的实录。作为老师,我在关注孩子的同时,也关注着每一位家长,我能感受到家长对孩子最真实的爱。然而,我又深深地感受到家长的很多语言、行为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反而给孩子带来许多的困惑。所以,我把这些真实的片段记录下来做了客观地分析,希望我们能因此更好地来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代币制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为此,我们主要从代币制的概念界定、代币制的应用领域、代币制的操作方法、代币制的应用效果等维度展开述评,以期了解代币制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明确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镜子     
在一次家长会上,作为班主任,我在讲了一些孩子不良的行为倾向之后,委婉地请家长们想一想自己的哪些行为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一位家长一下子横眉怒目,拍案而起,对我喊道:“你找人去了解了解我的人品,我怎么会给孩子坏的影响呢?”我哭笑不得,要求他冷静一些。我说,我们只是在找孩子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而不是在责怪家长的人品——“小拿”变“惯偷”有一个经常偷东西的学生,一二年级时偷  相似文献   

12.
周伟华 《班主任》2005,(9):31-32
曾经有位家长向我咨询: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能和其他孩子和睦相处,不是推人家,就是抢人家的东西,有时还要打小朋友,搞的我们家长很没面子?孩子的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良心理的表现,在小学生中是屡见不鲜的.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英语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普及,身边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成绩,没有任何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身边的很多家长一味地追求孩子的成绩,他们送孩子去补习班学习,给孩子请家教等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我看来,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以及强化教学固然可以在短时期内提高孩子的成绩,但它并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不是非常赞同家长的这些行为,所以在我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榜样的力量     
“我想把孩子教育好,就是缺少方法。请告诉我,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最有效?”家长常常这样问我。教育方法很多,有指点、练习和榜样;有说服、表扬和批评……在教育过程中,这些方法往往是交织在一起互相配合运用的,并且具体方法的选用,要因事、因地,因人而异,“教无定法”嘛,因此很难说哪一种方法最有效。但是,我觉得“榜样”比较能打动孩子的心。因为孩子小,各种心理过程带有具体形象性,模仿力又强,孩子对直接感知的事情,亲眼目睹的行为比接受  相似文献   

15.
我们注意到,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智力低于正常儿童时,常常有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是溺爱,认为孩子已经是弱智了,心里觉得有愧于孩子,便千方百计“补偿”孩子,对孩子生活上的需求百依百顺,却很少花时间、花精力去教育培养孩子;另一种是厌烦,弱智儿童较正常儿童行为怪异,常有“胡作非为”之举,有些孩子还时常将大小便弄在身上,给家长带来了许多麻烦,对此家长往往缺乏耐心,有的甚至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显而易见,家长的这两种态度和手段,对弱智儿童的发展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为了端正家长对弱智儿童的态度,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早期干预方法,我园积极实施送教入户,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些园长跟我谈到了一个让人很头疼的问题:有些家长经常抱怨幼儿园对孩子照顾不周到,不给孩子喂饭,不给孩子穿衣;而有些家长提出在幼儿园要多学些字,甚至有些家长要求幼儿园要多给孩子布置些作业,不然孩子总是玩,也学不着东西等等。我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还不理解,或者说幼儿园和家长之间还缺乏一些联系。做了10年的幼教工作,感受最深的是: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老师对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只有家长和幼儿园的教育观念形成共识,教育行为步调一致,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形成一种合力,取…  相似文献   

17.
怎么办     
如何制止孩子顶嘴?我的孩子总用一种非常无礼的态度跟我顶嘴,让我完全无话可说。我该如何制止他呢?梁雅珠:造成孩子顶嘴的原因很多,由于家长没有具体描述孩子在什么情况下顶嘴,所以无法有针对性地给予解答,只能提供一些遇到这种情形的一般性对策,供参考。第一,反省自己。首先要强调,家长不要成为孩子顶嘴的榜样,如果我们在与他人交流中经常出现顶嘴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我们经常与孩子顶嘴,孩子也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此来回应成人。这种"以牙  相似文献   

18.
俗话讲:“正人先正己”。意思是说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必须先做到。这对家长教育孩子更为重要,因为家长的行为就是孩子模仿大人的榜样行为,所以,我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自己先做到,而且鼓励孩子监督我们做家长的,从而起到了让孩子自律的作用。我在帮小孙子元元克服不良行为的过程中,由于采取了让元元监督家长的  相似文献   

19.
正今天的家长对孩子教育关注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前面几代家长,而且这一代家长也是最具自我批评精神的一代,我们最常听到的话是:"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问题孩子的根本原因在家长"……所以,当幼儿园的孩子不肯上厕所,而拉在裤子里时,老师和专家常会让家长反思在教养孩子时是否有不当的行为;当孩子上了小学解决了在裤子里大小便的问题转而欺负班里同学时,周围人就会怀疑家长是不是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即便这样,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仍然没有成长为完美的家长。随着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0.
我是教师,又是孩子的家长。面对要不要家长签字,我的回答是明确而肯定的。首先,我认为家长签字是家庭和学校沟通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家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知道孩子在学校学到了哪些知识,孩子的学习状态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