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伦·福斯特·斯诺,1907年出生于美国犹他州普洛沃,1997年1月11日逝世,享年八十九岁。1931年8月海伦·斯诺从西雅图搭“林肯总统号”邮轮到上海,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任秘书,邂逅埃德加·斯诺,并于1932年末结为伉俪。1933年春,斯诺夫妇来到北平安家,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离开,其间,他们支持“一二·九”学生运动,很多青年学生常到他们家聚会和议论时政,曾多次帮助进步人士避难。1936年埃德加·斯诺访问陕北回来,  相似文献   

2.
任悦 《新闻与写作》2007,(9):I0002-I0003
“当人们试图用照相机作为传情表意的媒介时,他们的内心一定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并且希望将之以图像的方式展示给世人,而照片最终就是摄影师的内心独白.”  相似文献   

3.
在厘定“互见”概念和源流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献通考·经籍考》和《玉海·艺文》两部文献的梳理,进而对两书的“互见”法做了剖析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前者是典型的目录学上的互见方法;而后者是类书的互著,它充分发挥着分类和主题相结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图书目录,它记载了从先秦至西汉的大量典藉,分类明确,评述简要,为后人了解西汉以前典籍概况、先秦学术思想源流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文章以该书为中心探亡寸汉代典籍整理特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汉书·艺文志》的文章很多,但多数是研究分类、序和注释的。以现代著录规范格式《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为标准,重新审视《汉书·艺文志,》对书名及责任说明项、版本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获得方式项进行了分析,以大量的实例论证了《汉志》著录项目的全面性,同时,说明《中国文献编目规则》是文献著录格式不断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7.
克雷·费尔克(Clay Felker),美国著名传媒人物,曾担任《君子》(Esquire)、《村声》(Village Voice)、《广告周刊》(Adweek)等著名杂志的编辑和出版人。费尔克首创第一本城市文化杂志《纽约》(New York Magazine),对美国新闻历史的发展、纽约城市文化的发掘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回顾了费尔克一生的经历对其编辑思想的影响,探讨了《纽约》杂志创办之初的策划方案、市场定位等,研究了费尔克作为新新闻主义的推动者所采用的独特的新闻写作方法和编辑思想,并介绍了杂志成功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8.
《索隐》:《淮南子》云:“夫乱人者,若芎藂之与槁本。”(中华书局本1982年11月第2版,3006页。下同)按:芎藂,辞书不载。此引《淮南子》文以释《子虚赋》“穹穷”一词,与“芎藂”无涉,疑有误。检《淮南子·汜论训》,作“夫乱人者,芎藭之与槁本也,蛇床之与麋芜也,此皆相似者”。“芎藂”似为“芎藭”之误。芎藭,与“穹穷”为同义异  相似文献   

9.
10.
安德烈·纪德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作家,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留下的丰富而造诣极高的文学创作。由于纪德坚持不懈地表现他的内心世界,外界对于他既有批评也有赞赏。大多数人还是承认,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强有力的、积极的、促进更新精神世界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12.
哈珀·柯林斯出版社收购了新出现的美国儿童作家Aprilynne Pike四部书在英国及英联邦的版权。  相似文献   

13.
14.
约翰·穆勒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思想家,他在20岁的时候曾经患上典型的抑郁症,后来通过阅读马蒙特尔的回忆录和华兹华斯的诗集而成功地自行治愈,这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幸福观,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他对阅读的认识。该文介绍了约翰·穆勒人生当中的这个重要事件,阐述了他关于阅读的一系列观点。  相似文献   

15.
《宋史·艺文志》中著录的宋人著述有5000余种,至今亡佚者已大半,集部尤多。今从现存的类书、文集、笔记、方志、书目等文献中勾稽芄料,对四家佚著作了考述。  相似文献   

16.
17.
陈文敏 《当代传播》2008,(6):113-114
“灾难性新闻”因其“负面性”历来是政府和媒体较为敏感的一个话题,其报道机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颇为薄弱。而在20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的报道中,其信息的高度公开化、议程设置的多元化、报道指向的人性化、媒介融合的现代化等表征,使其传播效果达到了最大化、最优化,这在国内灾难新闻报道史上是空前的。“5·12汶川地震”报道模式将对国内灾难新闻的报道机制、新闻理论的变革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史料》2005,(3):38-40
1991年5月美国华美协进会为张学良九十寿诞举行祝寿宴,张学良的亲属、老部下和尊崇他的老朋友,纷纷赶到纽约参加这次寿宴。已经年迈的海伦·福斯特·斯诺闻讯,在5月29日写了一封贺信,派人送给张学良将军,回顾往事,重叙旧谊,并且特别指出,如果没有张学良的帮助,他们夫妇当年不可能试图冒险去延安,信中还讲到相关的其他一些趣事。同年8月16日,海伦·斯诺与王福时通信时,把这封信的复印件寄给了他。这两封信是王福时先生最近提供的,由我译成中文。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当年斯诺夫妇在华活动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今年,当中国人民热烈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世界人民热烈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我们特别怀念位伟大的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7月19日,正好是他诞生100周年,此时纪念,对斯诺的怀念之情和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20.
贾姝 《山东档案》2002,(6):20-21
网络络生存方式正逐渐走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方面,它使信息资源的利用突破了馆界、国界,实现全球范围的共享;另一方面,它又为档案馆铺设崭新的生存环境,开辟了更为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进行档案用户服务研究,不仅是档案馆适应时代,完成自身职能的需要,更是其融入时代,发展推进人类记忆工程的需要,英国学者迈克尔·库克在《档案用户服务研究》一文中,对此进行了理论探讨,笔者拟就此扩展开去,结合网络带来的变革,比较中英两国的实践,尝试档案用户服务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