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相似文献   

2.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相似文献   

3.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相似文献   

4.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直令我神迷心醉了。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mèi),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fán)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  相似文献   

5.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合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道石的通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西自然诗的起源出发,探讨了中西自然诗区别,重点阐述了在表现自然的过程中"物"和"我"的关系问题,并对这种情形的出现做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合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  相似文献   

8.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  相似文献   

9.
在冷酷的社会,中国的蒋纯祖踏着淋漓的鲜血于自身的痛苦撕裂中漂泊于旷野、都市、乡场,用生命举起了"人"的旗帜;而俄国的梅诗金公爵悲壮地信奉着"美将拯救世界"的观点,在自身主动的逾越中,用爱、同情、宽恕谱写了一曲"人"的悲歌,文章试图在这两者的对比中,剖析处在变革中的中西知识分子对"人"关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阐释谱系,它凝聚着早期人类对生存、宇宙秩序、世间万物等的基本阐释,蕴含着某种文化原型,规定着生存于该文化系统中的群体与个体的生存意向。"夸父逐日"和"西绪福斯"作为中西具有代表性的抗争性神话范例,不仅折射出中西不同的生存历程,同时也规定了两种文化范型各自的人文价值走向。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哲学思想中"道法自然"与"人为自然界立法"、"齐物我"与"人是万物的尺度"、思与悟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他物的关系,以及认识自然的方法不同,造成了中西绘画,特别是传统的中西绘画差异悬殊。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2007,(3)
出国前,亲戚朋友们送来很多新茶让我带上,我也就没有客气,十几公斤的茶叶一股脑儿塞进行李中。来到西班牙后,我仍然是茶杯不离手,一旁放着一只暖水瓶,蓄着泡茶的开水。这暖水瓶得来还真不容易,是我打听到一位中国人要离开这里,就厚着脸讨要来的。谁知,我这种生活方式让西班牙朋友们看见了,觉得很"新潮",都来打听茶叶、茶杯和暖水瓶的来历。因为他们也想尝试喝中国茶,过中国式生活。好在我的茶叶很多,我非常大方地分送给那些好奇的人,就当为增进中西两国人民的友谊做贡献了。他们大多数人并不会饮用,只是觉得精致的茶叶罐上的中文字和图画非常艺术。打开罐子后,他们把里面的东西称做"草"。于是,我一次次耐心地纠正:这种东西叫做"茶"。卡门太太的小儿子在葡萄牙工作、他见过中国茶  相似文献   

13.
"当我一次次幻想着飞翔时,当我一次次幻想着成功时,我笑了,傻傻的笑了;当我一次次从高高的天空上跌落下来,当我一次次失败而归时,我哭了,高兴的哭了;因为我明白了:要想飞翔,要想成功,就要经过失败,经过跌落。"一群队员围  相似文献   

14.
挑战     
<正>美好的青春岁月,每天都接受着大小不一的挑战。而挑战,也刷新着我每一天的生活。翻看着那一本手册,一个接着一个的名字映入我的眼帘,一个个名字又被圈出,划出。"她,上次平了纪录;她,每次测试都是三分出头;她,是班里最快的;她,上次拿了第二个……"我轻声嘀咕着,心被一次次揪紧,一滴泪从眼眶溢出,径直到达手册上,清脆的"嗒"声就像一道闪电划过寂静的夜空,我自己也被吓了一  相似文献   

15.
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同"思想,以其高度综合性、超越批判性、思想包容性、历史能动性,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理想的话语之源。在历史上的社会变革中,它曾是一种"返古开新"的根据;在近代以来的中西文明撞击中,它转变为判断资本主义,追求社会主义的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它又实现着新的转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  相似文献   

16.
李宏伟 《江苏教育》2012,(Z2):29-33
【我的主张】普爱:育人的基点万物的生发,离不开阳光的滋养;人的成长,离不开土壤的培育。我的求学之路从新海起航,我的教育之行从新海扬帆。1975年,我以一名学子的身份在新海读书,开启了我的美好的中学时代;1984年,我又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在新海教书,追求着我的教育理想;如今,我则是以一名校长的身份在新海践行着我的教育理想。因为我的母校新海中学前身是建立于1930年的普爱学校,故从学生到教师再到校长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浸润着新海那底蕴丰厚而又独特的"普爱"文化,我的血脉中始终流淌着新海连绵不绝、历久弥新的"行健"精神,并逐渐形成了"普爱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中西图画书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可以从中西文化差异及儿童观两方面进行区分。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以忠孝安邦,主张以礼乐治国,还宣扬道德教化;西方文化是一种既重视理性又重视感性的文化。这种中西不同的文化特色直接影响了图画书的创作,从而导致了中西图画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另外,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的儿童观,儿童观的差异也是导致中西图画书差异的原因。通过对中西图画书差异的原因分析,需要考虑对中国图画书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18.
西方人的空间意识是建基于"人与世界对立"的哲学上的,固守着心物截然两分的观照立场,形成了静止的、几何式的"一远"境界的透视空间;而中国人的空间意识是建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上的,青睐"俯仰往还,远近取与"的流动观照法,形成了虚灵的、音乐化了的"三远"境界的艺术空间,文中将宗白华对中西空间意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正>在批改作业时,翻开"韵"的练习册,里面夹着手折的小信封,一张纸条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写着:"昨天那节数学课上,您心情可能不太好,快下课时,我顺手垒起一块橡皮擦玩起来,突然,正在不停讲着课的您一把夺过我手中的橡皮。还没等我反应  相似文献   

20.
<正>"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从教以来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像盏明灯始终指引着我,给我指明了教学方向,又像一句警言时时教育着我、鞭策着我,给了我教学的动力和激情。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体验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