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河南省开展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四所地方性高校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总结了地方高校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实践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短缺;实践平台建设力度不够;缺乏实践能力提升保障机制、评估和反馈机制;缺乏特色。在此基础上,从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实践平台、完善保障和评估机制、凝练自身特色五个方面对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实践能力,赣南师范大学构建了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实践能力进阶培养模式,即采用大学与中小学协同培养,围绕同一教学案例,依次经过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情境实践能力三个培养阶段,每个阶段经历备课与研课、授课、听课与评课、教学反思四个环节,采用案例筛选、环境匹配、方法运用、教师选择、考核评价五项保障措施,逐级迭代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实践能力;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反思型培养模式。为了解以强化实践反思为重点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培养综合改革是否有效促进了教育硕士生的反思能力发展,调查并对比研究了采用传统培养模式与实践反思培养模式的226名教育硕士生,结果发现:实践反思模式下教育硕士生在课程学习反思、教育实践反思以及反思总水平上都显著优于传统模式培养的教育硕士生,反思也有效促进了教育硕士生理解教育实践、理解学科知识和提升教学能力;但两种培养模式下教育硕士生对学生发展的反思关注都较少。  相似文献   

4.
伴随综合实践基地的建成与发展,核心素养已成为其课程建设的重要取向。基于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基地特色课程建设,在采用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实施三级管理体制的前提下,还应准确把握特色课程建设的内涵,充分认识特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开启特色课程建设之旅。综合实践基地特色课程建设的路径是:评估和发掘可用资源,加强教师学习和革新课程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5.
特色课程尤其是高质量的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建设的一大核心问题。笔者通过问卷及访谈法,对C市乡村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现状调查发现:乡村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起步晚且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相应的环境和资源支持;特色课程成果欠提炼;缺乏体系建构、实施过程与理念设计差距大;特色课程建设未来方向不明。为此,乡村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要以打造有价值的特色课程为目标;以儿童发展为特色课程的出发点;以特色课程文化为理念引领;以乡土资源为特色根基;以多股力量为支撑;以实践范式为先手,防经验范式。  相似文献   

6.
提升学校自我评估效能是普通高校确保审核评估取得理想成绩的核心。院校研究与行动研究在有效提升自我评估的科学性及效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功能。当前普通高校在实施自我评估时存在的问题有:评估参与主体缺乏广泛性,研究能力总体不强;重经验,轻研究,自选特色项目特色不突出;规定审核项目中对问题挖掘不透彻,缺乏有效解决措施等。因此,提升自我评估的效能在于:专家引领与合作,提升教职工自我评估研究能力;促进自我评估文化转型,涵养"开放"与"研究"文化;实施"项目制",调动全员参与,赢在中层和基层;以校为本,借力院校研究,自我反思,提炼特色;以行动为核心,依托行动研究,评建结合,切实整改。  相似文献   

7.
将OBE理念应用于民法学课程的教学体系的设置、实践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是民法学课程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实践教学改革应当根据实施效果进行反思与改进:通过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完善质量监控与效果评估机制等措施,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施保障;坚持实践课程或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安排,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转变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8.
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研究生的能力提升。文章在分析当前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诸多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江苏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实践,提出了以研究生个体"1"为中心,包含"2"类校外平台、"3"类实践元素、"4"项课程改革、"5"项保障举措的"12345"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体系,探索出一套全过程与系统化的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9.
简述国内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情况及存在问题,以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从构建多层次分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实践体系、课程设置、实践平台建设、双导师模式、专业实践过程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促进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
特色专业及课程是高职院校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了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原则,提出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特色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步骤:以市场调研为基础,确定专业及人才培养规格;以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骨干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提升理论与实训教学水平;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保障,形成覆盖所有课程的教学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法治人才,加快发展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增设法律博士学位条件已经成熟,急需落实法律博士学位设置的具体工作和步骤。培养法律博士生应采用高校与行业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招收法律实务部门在职人员,以培养法律实践领域的专家型人才为目标。根据法律博士学位定位,高校应当选择相应的行业合作机构,联合确定招录对象及资格条件,联合进行招录工作。结合法律博士学位特性,制定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含双导师制)、课程设置、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学位论文等内容的培养方案,以强调实践导向、遴选合格导师、设置特色课程、提升研究能力、保障论文质量为抓手,加强法律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以践行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以专业评估为导向,构建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既是服务地方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能定位的战略选择。学院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工作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依托课程、专业、产业实践三大平台,推动了学院、分院、教师、学生四个构建主体的协同发展,顺利实现学院内涵发展、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共性发展,有效推动了实践教学业绩评价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3.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问题与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着缺乏成教特色、体系欠合理、缺乏实用性、教材建设滞后、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性思考应从终身教育、形成课程特色、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和兼容性、课程内容的创造性和适用性、课程结构的多元整合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改变目前法学教育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缺乏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实践环节难以落实、法学教师没有法律实践平台等现状,探索法学教学改革,在特色教育中促进法学专业学生就业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是农业院校的主干专业之一,国内现有高职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着课程门类太多,专业特色不明显;综合实训环节相对薄弱以及创新创业机制平台缺乏等问题,应采取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园艺专业的培养目标,建立学科特色;按模块设立课程,推进课程综合化,重点抓好核心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建设;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等措施进行改革,才能使高职园艺技术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认为教学实践能力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其专业发展特点及发展前景所倚。指出作为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实习。目前教育实习存在着时间不够充足、实习期间缺乏指导、实习鉴定考核粗略笼统、反馈沟通表达不畅等问题。认为摆脱路径依赖,改变对实习的态度;建立长效畅通的沟通反馈机制;突出反思和分享的考核评价制度等是真正发挥教育实习在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中重要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26所“特需项目”高校为调查对象,以项目《中期考核总结报告》为主要文本,调查分析了这些学校工程硕士人才的培养特色。调查表明:“特需项目”高校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为起点发展研究生教育,以“服务需求”为导向找准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应用型高校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国际化培养、奖助体系等多方面初步形成了适合校情的培养特色。指出这些高校在招生就业和实践环节、服务需求与质量保障等方面需要改善和提高,并对其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三平台、六环节”实践教学模式以“专业、创业、就业”为三平台,以“专业认知、课程实训、联合创作、岗位实践、创新创业、毕业实习”为六环节,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高度耦合。高职院校广播影视类专业“三平台、六环节”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以产品生产过程为实践逻辑,以模块化团队建设为重要驱动,以企业标准体系为价值导向,以集成式基地建设为核心支撑,以学生能力发展评价为实施保障,进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9.
构建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体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强化自学考试专业课程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建设,是当前自学考试综合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设置、科学制定考试大纲,是落实自学考试培养目标向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转型的关键,对提升自学考试专业建设的整体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认为实践基地不稳定、优质实践基地匮乏、优秀教师指导缺位、实践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是导致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弱的主要原因。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量身定制”创建海内外联动实践基地大平台的做法,高标准选拔研究生分批次进入基地实践,强化中学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一对一”带教,聚焦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和教育科研开展“立体式”实践,以导师工作站为平台促进基地间的联动,建立健全过程性的教育实践质量保障机制,这种“五个一”模式下的浸润式实践,提升了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构筑了多方共赢的教育实践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