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绪言中国、日本同属亚洲国家,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两国在文化、教育、体育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进入了近代社会,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把目光转向了当时科学技术先进的欧美,进行了一场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近代资本主义革新。日本的文化由此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体。在日本的教育中也大量引进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内容,日本的近代学校体育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发展。而我国的近代教育和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则晚于日本,“体育”一词也来自日本。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日两国的近代学校体育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二次大战之后,日本由于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近百年来三次引进外国学校体育的经验教训,为今天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一)清朝末年以日本明治时期学校体育为样板,使近代学校设立了体操课;然而兵操不适合青少年特点。(二)20—30年代从模仿日本转为模仿欧美,跟上了世界潮流。但是,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不同,使自然体育在我国呈现“放羊式”。(三)解放初期,全面学习苏联。但是没有注意避免苏联体育的弊端,没有对旧中国体育做到批判的继承。近百年来在学习外国学校体育方面,以模仿为主,未能摆脱片面性和局限性。究其原因,一是对世界体育全貌及其发展趋势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二是没有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去开拓独具中国特色的体育。  相似文献   

3.
杨一菲 《体育师友》2012,35(5):70-71
躲避球运动最早源于英国,随着欧洲移民新大陆在1900年左右盛行于美国。1902年,日本留美归国学人将躲避球运动引进日本,由于该运动价值深受肯定,遂于1913年起被日本学校列为体育教材。  相似文献   

4.
日本学校的选修制体育教学,是从70年代开始的。选修制的引进,是从体育中心的体育向运动中心的体育转换,意识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大幅度引入休闲体育之后开始实施的。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实践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日本学校6种体育保险的考察,较全面地介绍了日本学校体育保险的现状,指出了日本学校体育保险的3大特点,旨在对完善我国学校体育保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1894至1927年间中国留日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由于日本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和一批热血青年“曲线救国”借体育名义学习武备等原因,导致这一时期留日学生的体育活动开展的非常积极。他们在日本学习先进的体育思想与理论,回国之后进行传播;创办体育社团组织和体育专门学校,培养了许多革命志士和体育师资;翻译和编写源自日本的体育教科书,实现了从完全引进到逐渐消化吸收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的中国体育教育思想及其嬗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代中国的体育教育是舶来品,其体育教育思想,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变革的需求而不断变化着。鸦片战争后,学校教育开始引进被日本改造后的军国民体育思想。“五四”反封建运动挟带而来的是欧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50年代后受前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强调体育教育的阶级性和“工具论”,强调体育教育的统一性。今天,我们再次走到历史的转折关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过去在政府高度统制、计划经济和单一文化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中国体育教育思想,具有较大的历史局限性,必须进行改革。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与重新整…  相似文献   

8.
日本学校体育保险的法律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爱光 《体育学刊》2005,12(1):8-10
在把日本学校体育保险的法律基础划分为一般法律、学校法律和体育法律3种类型的基础上,较系统地介绍了日本处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赔偿及保险的相关法律,为完善我国学校体育的法制建设和学校体育保险法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引进快乐体育的一点疑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日本快乐体育的产生,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快乐体育被介绍到中国来,引起了我们的一些思考和疑虑。 如果我们引进快乐体育,那么,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如何完成?快乐体育注意的是学生心情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初,日本、新加坡、欧美一些国家在社区建设和学校设置时就考虑了体育场馆为学校和社区居民共同享用的问题,注重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他们的学校体育场馆是作为社区的一部分来建的,是一种自然开放性的.日本99%公立学校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达到80%以上,基本满足社区体育运动需求.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地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也比较小,平均每万人拥有开放的体育场地仅有2.59个,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活动的需要,已成为制约我国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的"瓶颈",现阶段我国也难以拿出大批的资金来大规模地兴建公共体育设施.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关于体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关于体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胡鸣中国的体育理论从无到有,经历了从本世纪初从欧美和日本引进、50年代照搬前苏联、60年代在政治旋涡里跌宕、70年代末至今的自我大发展等几个阶段,正逐渐形成较科学的体系,走向成熟。1996年国家把体育学列为一级学科,是中国体育...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2.第二期——自主地发展学校体育,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时期 1952年日本同美国签订了《旧金山条约》,结束了被占领的历史。1956年与苏联恢复了邦交,随后又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此时,日本进入了政治独立、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日本的学校体育也从学习、引进、试验、摸索的带有被动性的发展阶段进入了自主地进行理论建没、理论争鸣、理论实践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日本的学校体育界发生了以下的明显变化。①日本政府加强了对学校体育的管理和制约。此时日本政府通过由公选制教育委员会改为任命制教育委员会等方法强化了对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体育人口”定义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人口”,在我国还是一个正在探讨中的概念,就目前而言,它只是对参加一定时间体育活动的人员的称谓。在日本、欧美等国虽有“体育人口”之说,但也不是系统全面研究的结果。“体育人口”作为引进词,这一概念的定义在我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体育人口”的定义不明确,致使统计“体育人口”时出现了一些偏差。理论界对“体育人口”的定义也有争论,其焦点在于体育事业  相似文献   

14.
陈琳 《体育科研》2004,25(2):55-55
本文的几个作者都是中学时代在以下国家学习和生活过的日本人,他们对学校的体育教学有切身感受,在介绍的同时,他们还将这些国家的情况与日本进行了比较,而我国的学校体育与日本又非常相似,下面就来看一看日本人眼中的国外学校体育是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代正式付诸实施的学制,最早是清末(1903年)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一般称为癸卯学制。该学制把体育纳入教学内容,设置“体操课”,这是我国近代正式设置体育课之始,也是我国近代首次引进外国普通学校体育。翻阅《奏定学堂章程》不难看出,该学制全盘照搬日本的。癸卯学制一直沿用至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由蔡元培主持制定的壬子学制,与癸卯学制无本质区别。可以说,我国近代最初的体育课,基本是以日本模式为样板。本文试就清末引进日本学校体育做历史的回顾,对其成败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董锦绣 《体育师友》2011,34(1):50-50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快乐体育"从日本引进已有多年,作为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者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与实验。举办了一些体育教学研究会、观摩会,对快乐体育的思想及在运用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教学和科研成果,引起了国内对快乐体育的重视,很多中小学的体育教学都开始追求快乐体育,以至于快乐体育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误区。  相似文献   

17.
日本学校体育保险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日本学校6种体育保险的考察,较全面地介绍了日本学校体育保险的现状,指出了日本学校体育保险的3大特点,旨在对完善我国学校体育保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代日本学校体育教育与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早期学校 体育教育的发展,直接受到了日本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由于政治和历史等问题的干 扰,中间曾经中断了几十年的联系。直到70年代后期,日本学校体育教育理论又再度 波及我国。如:健康教育论、体力论、快乐体育、生涯体育、方法论等等,这些对我国学校 体育教育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还有一些学术理论、观点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研究 中借鉴的不多,“运动文化论”就是其中之一,而这一理论在日本学校体育研究中有着广 泛的基础,要想真正了解“运动文化论”的本质以及日本战后体育教育改革能够为我们 带来哪些有益的借鉴,有必要从战后日本学校体育的改革谈起。  相似文献   

19.
日本学校体育的几个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1993年4月30日至5月7日,应日本“郁金香”体育株式会社的邀请,中国学校体育考察组一行六人对日本的大阪、京都、神户等地的学校体育进行了考察。在此期间,通过与日本学校体育界有关人士的座谈及实地考察日本的国立学校、私立学校和足球俱乐部,使我们对日本学校体育有了一个比较真实的初步的了解,感受颇深。现将考察情况介绍如下: 一、日本学校体育具有七个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一、中日学校体育心理研究的现状 l.研究内容广度的差异 日本学者研究范围较广,课题大多是各学者自选,其研究兴趣逐渐由基础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移。在日本,与体育教学效果有关的学习心理与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分别占42.2%与30.2%,明显高于我国的29.6%与 19 2%。但,日本学者忽视体育心理基本原理的研究,仅占心理研究的0.4%,我国却占15.l%。对于社会心理的研究大致相同,日本占14.7% 中国占13.8%,就整体而言,日本的学校体育心理研究论文已逐年减少,运动心理研究论文却成倍增长。这种重竞技运动、轻学校体育的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