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了这篇精妙的散,我们大概会反躬自省。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帮助过我们,可我们曾想到过他们吗?也许,我们无从想起他们的姓名。那并不要紧。让我们也像他们那样去帮助别人吧。当我们大家都这样做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无疑会更美好。这,不就是本给我们的启示吗?  相似文献   

2.
Easter Day     
对于同学们而言,复活节兔子、复活节彩蛋和复活节巧克力已不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了。可是,当我们与西方人同时庆祝复活节的时候,可曾想过所谓的“受难日”是在什么时候?用英文怎么表达?复活节为什么要强调“春分”?本文将为你揭开以上谜底。  相似文献   

3.
高贵的格调:安徒生文字中最值得迷恋的地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7月,我和在座的一些作家到了北欧,当我们在安徒生头像下照相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在我们的网络上曾流行过的一句话:“让我们往安徒生的脸上吐唾沫”。当时,望着安徒生的头像.我想为什么往这个人的脸上吐唾沫?到底安徒生还能存活多久?今天我们来讨论安徒生的当代价值,其实这后面有一个潜台词,就是说安徒生在今天还能不能存活?安徒生的作品还有没有有效性、合法性?这大概是盘绕在我们很多人心目中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何倩  姚群英 《红领巾》2007,(9):16-16
爸爸,妈妈,请别这样! 寒冷的冬夜.你们都已经在温暖的被窝里进入梦乡的时候.可曾看见一个瘦小的背影还在忙碌?酷热的夏日.你们在家里纳凉休息的时候.可曾看见一个弯曲的背影还在烈日下劳作?她每天做饭、喂猪,忙里忙外,常常累得腰酸背疼,满头大汗,  相似文献   

5.
月亮高高     
编辑导语 你知道月儿什么时候弯,什么时间圆吗?每当月牙弯弯、月盘圆圆的时候,你都在想些什么?可曾生发出疑问和感慨?李君文同学用他的小诗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世界因想像而美好.人类因探索而强大。  相似文献   

6.
小说在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习惯,但我们对小说的要求却也越来越苛刻,在很多时候,阅读的体验是厌倦多于兴奋。上世纪90年代以来,虽说长篇小说营造出空前繁荣,同时也埋伏着隐忧和危机。影视、网络与大众近了,文学与读者远了,常说的纯文学越来越成为一种高蹈的存在。文学究竟如何生存?该怎样反思我们的文学传统?文学还有多少新的可能性和多大新的空间可供开发?这些已成了每个作家和评论者不能不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师:谁能告诉大家按照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哪几类? 生: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师:那大家喜欢哪种小说呢? 齐声:小小说! 师:为什么喜欢? 生:因为小小说通俗易懂。 生:小小说短,阅读不需要太长时间。 生:因为小小说内涵很丰富。 师:很高兴同学们都喜欢小小说,因为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三篇小小说。上学期,我们曾赏析过两篇小小说,还记得题目吗? 齐声:《鞋》、《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 师:谁能向大家说说赏析小小说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生:要理解小小说的主题。 生:要品味语言。 生:我认为主要还…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写于1928年的长篇教育题材小说《倪焕之》,当时曾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今天我们再来审视这篇章,尤其在现今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会发现在当时,倪焕之已经在用今人的眼光进行超前的教育尝试。本将从教师育人和学生学习两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中学科技》2014,(12):30-31
游泳池,是人们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当你在水中如鱼儿一般欢快游动的时候,可曾想过这小小的泳池之中也蕴含了许多的化学知识:泳池中的水为什么是蓝色的?泳池里的水是怎样杀菌的……现在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相似文献   

10.
这节课我们讨论刘心武的《班主任》和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这两篇小说发表于“新时期文学”初期,而且当时都引起了“轰动效应”。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班主任》获得国家文学大奖,成为80年代的“经典作品”,《晚霞》则受到了指责,被归入“有争议作品”的行列。为什么同样引入瞩目的小说的命运竟然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或者说,透过它们,能否揭示出一些被当代文学史所忽略的问题?这可能是今天讨论的目的之一。另外,作为“伤痕文学”的主将之一,王蒙的小说《布礼》除了已有的文学史评价之外,是否还可以通过“细读”发现另一些东西,即一些更为细致的属于文学“文本”的秘密。为此,我们发表该文,借以引起朋友们的研究兴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朋友,当你背上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的时候,当你坐上餐桌食用鸡鸭鱼肉的时候,当你在城市里嬉戏玩乐的时候,你是否会感觉生活于幸福之中?是否想过幸福来源于哪里呢?幸福来源于改革开放的春风,来源于蒸蒸日上的生产发展,来源于社会主义的新制度。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祖国母亲的儿女们。回首往事,我们的祖国曾饱经沧桑。鸦片走私的危害曾使数万名中国儿女失去自我;“东亚病夫”的称呼曾侮辱祖国的名誉;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饿殍遍野,惨不忍睹……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千千万万的祖国儿女,开始奔赴战…  相似文献   

12.
《父母必读》2011,(1):36-39
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我们的喂养观念,是不是也要辞旧迎新了呢?  相似文献   

13.
Time Will Tell     
田梦园 《音乐世界》2010,(21):19-19
有时间?没时间?现代人常常抱怨时间这件事,在牛奶咖啡看来,一切的没时间全都是借口。在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在我们仍怀有梦想的时候,何不勇敢去闯,即使失败回忆仍旧很美。  相似文献   

14.
《海外英语》2013,(2):42-42,64
当发现家中闯进了盗贼的时候,大多数美国人在本能的驱使下开了枪,可这也让他们面临着控告。对此,产生了种种争议,面对盗贼,究竟该不该开枪,我们又该如何保卫自己的家呢?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小说“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所以,他作品基调是冷峻、灰暗的,人物是社会底层的(被损害、被侮辱),内容是苦难、血泪的,甚至是血腥的,但我们读鲁迅的小说。却又会发现他的许多作品中常常写到笑。《呐喊》《彷徨》二十五篇小说中,除《一件小事》外,几乎每篇小说都写到了笑,最多的有近二十处。如此悲惨的社会。苦难的人生,鲁迅为什么要在小说中经常写到笑呢?换句话说,其作品中的人物为什么要笑呢?笑什么呢?有什么可笑的呢?只要我们认真研读鲁迅的小说,就会发现这笑大多是麻木的笑、愚昧的笑、无聊的笑,或是无奈的笑、可悲的笑、带泪的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朱美英  董成亮 《现代语文》2009,(12):153-155
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昔日以个体性创作为主的文学创作已成为无穷的商业化大生产,网络世界使每个人都可玩文学,严肃的作家们各自守在自己的心角里发表对文学的末日的哀叹,戏剧与反戏剧、小说与反小说、本质与反本质把文学弄得声嘶力竭,文学发展到了历史上最荒诞的时候,在此我们应赶紧抓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中学科技》2008,(2):38-41
在繁星闪烁的夜晚,你是否曾像我一样望着满天的星星思考,到底是我们在看星星,还是星星在看我们呢?当朝阳升起,夕阳西下的时候。你是否也曾和我一样有这样的疑问.究竟是太阳在动,还是我们在动?  相似文献   

18.
什么样的青春才最完美呢?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自然是不错的。可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弄不清楚,怎样做才算没有虚度年华,没有碌碌无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我在《鲁海拾零》后歇息,奇异地发现了“三人行”的足迹。何以在这时候出现在这一领域?想必曾与迅翁交往,有过某种机遇或际遇?至少沐浴过先生的光与热,受其作品影响、精神砥砺?由此开始追寻,锲而不舍,探索觅迹。就在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终于赶上了这支“文...  相似文献   

20.
你可曾注意到安装门窗的师傅用的小水管吗?可别小瞧了这条水管,它可有着很大的作用.当安装工人使用它的时候,两个人分别拉着小水管的一端,站在窗户的两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