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终极意识作为文学的永恒主题,同样蕴涵在宋词中。眷恋人间的情结,美人迟暮的感慨,黯然神伤的愁绪,象征性的终极对应,是宋词表现终极意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宋词婉约派词风总的发展倾向是由俗到雅,柳永,周邦彦,姜夔三位大词人分别以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了一代词风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范仲淹的词,一扫五代以来婉的柔靡之词风,突破了宫庭豪门,都会市场、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局限,将题材拓宽到边塞的广阔一地,首先把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于词的领域之中,从而奏出了苏、辛豪放词风的序曲,为宋词的发展开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体样式,是中华文明与文化的经典之一。千百年来,人们解读宋词,相当程度上受制于难以领悟诗思词韵。当代教学过程亦如此,倘若不能熟练地把握宋词的学习要领,教与学的课堂效果必然尴尬。如何使现代学生对传统诗词产生好感,具有吸引力的讲解内容自然是前提要素,将宋词“妙境”与佳作情致讲出审美新意,也是调节学生兴趣的有利因素。由此可见,“宋词”教学实践的良性效应,其动态建构是穿越时空的精神漫游。  相似文献   

5.
宋词的艺术是高妙典雅的,是中华传世之瑰宝。但我们在欣赏宋词的艺苑华韵之余。又深感宋词的思维意境不足。尽管词彩异呈,但底蕴一律。理论思维力度尚逊于唐诗。造成宋词思维意境不高与疲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对诗词的功能认识不全面。其二,宋代经济转型的不彻底,无力提升思维层次。其三,宗教思维制约词化的品位,阻碍思维意境的创新。实事求是地评价宋词,有助于引导青年学生走向健康、科学的创作道路,以纠正重艺术性,轻思想性的学创作误向。  相似文献   

6.
莫衣紫 《教育文汇》2008,(12):46-46
诗词曲赋中,独爱宋词。在我看来,汉赋偏于堆砌,唐诗偏于大气,元曲偏于惨淡;唯有宋词,清丽而又缠绵,最适合女子的心境。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宋词是好女人的娘家。我却要说,宋词既有婉绀睛怀,又具备巾帼英气,本身就如同一个典雅大方的女子。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词史发展的繁荣期。而词派的形成,则成为宋词繁荣的标识。虽然,宋人的词派观念、词派意识远远落后于创作实践,但宋代词派不仅是客观存在,而且还丰富多彩。关于宋词词派,前人提出了多种说法。但以苏、辛为代表的“豪放”一派,秦、柳、周为代表的“婉约”一派,姜、张为代表的“清空”一派,构成宋词波澜壮阔的景观。它们是宋词甚至整个词史上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三大词派。  相似文献   

8.
节日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类综合性文化现象,具有全息性质。节日民俗对宋词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节日文化触发了宋词创作的契机;2.民俗物象扩大了宋词创作的题材内容;3.节日民俗文化推进了宋词创作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
试析宋词的审美趣味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宋词与唐诗,元曲审美趣味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宋词具有婉约柔媚,言尽情深,阐幽发微等审美特质。从文本形式看,宋词的形式是其特定审美情趣生发的客观机制;从创作意图上看,宋词人的创作意图是词审美趣味发生的直接动因。从社会审美心态来看,宋人时代心态(包括审美心态)是其词审美趣味生发的外在氛围。  相似文献   

10.
宋词叙事现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词中客观存在着值得注意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叙事现象”。宋词叙事性作品从题材内容看,有咏史、纪游、写人等几种,而数量最多、质量较好的是爱情故事和重要时事。联章体、词加序、用典、纪言、截取典型片断等,是宋词叙事的常用手法,而其创新主要在于利用词的结构特点,精心谋篇布局,使故事的叙述错综变化、委婉曲折。宋词叙事既是对唐五代词的继承、发展,又有更为深刻的原因:文艺观念的变革和诗史意识的强化。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引进宋词,以宋词架构宋史符合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教学中引进宋词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需要;教学中引进宋词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教学中引进宋词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需要。在教学中引进宋词,以宋词架构宋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宋词导入新课,能在优雅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宋词讲解史实,能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宋词中结束课堂,能起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功效。在教学中引进宋词,以宋词架构宋史需注意的事项:在教学中引进宋词要适量、适当;在教学中引进宋词要注意把握宋词与历史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致力于词创作的作家,为宋词的发展开创出了新的局面。本探讨了宋词发展兴盛的成因,并通过对《雨霖铃》一词的分析,阐述了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外”字是一个普通的方位名词,但在宋词中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与其他名词搭配,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宋词世界。通过“外”字展现出来的宋词世界具有突出的层次感、透视效果和画面的丰富性,就其最普遍的意义来说,是宋人心灵世界的表现与延伸。  相似文献   

14.
宋词作为一个时代文学艺术的最高代表,其在后人的评论中常被风格一统而言之,似乎宋词的成就仅在于遣词造句、风格的绮丽与恢宏上。本文认为宋词之所以感人至深应有其深层的内涵,并以柳永词为代表,通过对柳词的包含两个文化意蕴──哲学思想与行为习俗的分析、阐述,从方法上也从理论上摆脱那种仅把柳词乃至整个宋词分为毫放、婉约来、认知论说的窠臼,开拓了宋词研究的另一领域。  相似文献   

15.
宋词小序蔚为大观,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既是理解词作的钥匙,又有词学研究、词人研究的资料价值和艺术鉴赏的审美价值。纵览宋词小序,可以看到宋词典雅化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晏殊是宋代的一位重要词人,是宋词发展史上“以诗为词”手法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宋词的最大发展之一是在词中较多地表现了人生的感叹与思索,将纯粹的恋情词转变为表现恋情与人生的感叹和思索的结合,这种感叹与思索为宋词创作带来了新气息,加深了晏殊词的主题、对欧阳修、苏轼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宋代,庭院是文人生活和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同时也是宋词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学景观。宋词中,作为文人十分青睐的描写对象,庭院表现出幽深、静谧和朦胧的共同审美风貌,这与宋代文人的园林审美有着高度的共通性。通过与唐诗中的庭院书写对比可以看出,在宋词中庭院具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即表现出强烈的封闭性,相对于唐诗中的“纳景”作用而言,宋词中的庭院更偏重于“封景”的形态。另外,庭院景观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和实体性的特征,并且经过文人的书写得以互相转化。目前学界对于文学景观的研究尚有较大的深入空间,宋词中的庭院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宋词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样式,本身具有较强的可歌性特点。在千百年的传播过程中,宋词与其他文学艺术形式发生着奇妙的共生现象。尤其是在当今大众传播环境下,受众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影视剧作品为博取受众好评,在歌曲创作时广泛引用和传播了宋词艺术。包括对宋词全篇、宋词部分、宋词格律、修辞手法、宋词意象的接受和传播。从而激发了宋词的生机和活力,加深了人们对宋词的认识和学习,推动了宋词在当今社会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赤日炎炎,日长无思;何以消夏,唯有宋词。 夏天读宋词,可以消夏解烦。这是我在上初中时就总结出来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宋词中的陶渊明意象宋词中有三种情况:直接用到陶渊明形象的本事意象、化用陶渊明诗文的话语意象和由陶渊明演生而采的文化意象,又可以分为归隐、饮酒、赏菊等三个主意象群。宋词中陶渊明意象的运用既与宋人对陶渊明的接受有关.也与词体观念的演变有关。词人在用到陶渊明意象时,或单用,或合用,有继承,有改造,丰富了宋词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