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谓元宇宙就是在自然宇宙的基础上增加了人类利用数据技术智造的数据平行宇宙后而形成的智慧宇宙。自然宇宙就像宇宙的身体而自然先在,数据平行宇宙则像宇宙的大脑或心灵,是自然宇宙映射和人类长期建构的结果。一直以来,人类就在用各种手段为自然宇宙建构宇宙大脑,但因缺少合适的技术手段,宇宙大脑的建构一直难以完成。21世纪初的数据革命为智造宇宙大脑提供了现实可能性,集成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宇宙大脑的建构提供了硬件条件,而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为宇宙大脑的建构提供了软件基础。作为宇宙之身的自然宇宙和作为宇宙之心的数据平行宇宙阴阳合一,共同构成了功能更加完善、更加智慧的元宇宙,因此元宇宙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宇宙身心的圆满和智慧宇宙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元宇宙的初步应用进行了举例,在此基础上阐述元宇宙和人们数字生活的关系,从而得出可以在哪些领域认识、理解、应用与创造元宇宙数字生活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沉浸式网络时代可被认为是数字经济从“空间内的生产”转换为“空间的生产”的体现。元宇宙的空间性不仅仅是网络物质性的隐喻和想象,还为用户的虚拟化身提供了能动性的实践可能。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获得社会临场感,对虚拟空间的数字可供性进行主观诠释,从而完成对元宇宙从数字“空间”到数字“地域”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去身体化”的身体在元宇宙空间中获得了全新的自我诠释机会和组织方式,进行着身份认同的创造与维系的数字实践。  相似文献   

4.
商务英语写作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然而其教材的编写和研究一直都落后于时代发展。针对数字教材现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实相融,宏观微观相承,理实一体来建设教学内容;利用元宇宙万物互联的理念,融合相关企业、论坛、应用软件等的田野数据,形成动态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资源库;在数字教材的建设管理上运用数字孪生技术避免重复低水平建设,利用算法反馈优化管理。元宇宙为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改革提供了新方向,也为当前数字教材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5.
元宇宙是数字革命下催生的一种“游戏媒介”,因其特有的沉浸感和真实感属性正在创造着新型数字政治生活。在元宇宙中的政治主体可以体验新型数字生活政治、数字情境政治、数字博弈政治;同时,元宇宙也在制造着数字政治幻影。元宇宙软化严肃的政治议题,浸蚀政治主体的身心,加剧政治主体的信息安全风险。治理元宇宙中数字政治主体所面临的风险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应从以人工智能、算法、区块链为主的技术维度和以伦理、法治为主的价值维度规制元宇宙为政治主体带来的潜隐性风险。  相似文献   

6.
元宇宙代表数字技术的集成模式,其展示了数字技术在探究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价值。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了元宇宙体育教学的概念特征,指出具身体验性、深度沉浸性、交互开放性、自由创造性是其主要特征;随后,文章进行了元宇宙体育教学的功能透视,认为依托物联网、AI、VR、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元宇宙体育教学能够实现对在线体育教学环境、资源、模式、评价等的重塑与升级;最后,文章以适应体育为例,介绍了元宇宙体育教学的场景应用情况及其应用效果,认为其在强化残疾人身份认同、破解残疾人教育障碍、加深残疾人学习体验方面具有优势。文章的研究可为元宇宙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参考,并有利于推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校体育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界定了教育元宇宙的概念,提炼了教育元宇宙的虚拟与现实全面交织、人类与机器全面协同以及学校与社会全面联结等特征,分析了教育元宇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赋能智慧教育环境、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支持多元化学习活动以及实现智能教学评价的作用机理,论述了教育元宇宙在素质教育、全纳教育、职业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等的应用场景。文章认为,对于教育元宇宙,我们需要理性看待,不断挖掘教育元宇宙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潜力,在抓住教育元宇宙发展机遇的同时为其应用提前布局。  相似文献   

8.
科技的飞速发展给全球高等教育格局带来巨大冲击,也为治理高等教育痼疾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元宇宙与教育的融合促进教育元宇宙的涌现,用元宇宙治理高等教育痼疾成为重构未来高等教育体系的最新方案,从公平、质量和成本三方面审视元宇宙时代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从模仿"第二人生"创造学习环境、加快扩展现实平台的构建以及打造数字孪生校园等方面寻求高等教育治理的解决策略。面向未来,用元宇宙治理高等教育痼疾存在教育形式的转化和人才培养、自我概念和意识的确认以及元宇宙运行架构的建立等挑战。疫情中的高等教育格局已经被颠覆,在元宇宙中重塑高等教育体系的结局尚未可知,但至少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元宇宙的兴起凸显哲学二元认识论的一个缺陷——把“媒介”排除在人类认知之外。柏拉图“洞穴隐喻”可能是最早的元宇宙雏形,20世纪媒介开始进入哲学研究的范畴,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和媒介环境学说为解释互联网哲学本质,解读媒介技术与物理世界、与人类认知的关系提供了富有洞见的理论框架。本文依据“三个世界”框架,从媒介技术与物理世界、人的认知的关系,讨论了元宇宙、平行世界、数字分身等概念的含义。进而从媒介技术自身演进的视角,分析了数字媒介技术的修辞特征。由于游戏、VR技术带来了一种用“活”的表达方式呈现“活”的知识的新修辞手段,将推动学术研究出现一场“范式”革命。  相似文献   

10.
在技术可供性的理论视域下审视数字广告三十年的发展,从网络与数字技术时代的初始演进到大数据计算技术的重大变革,从传统媒体广告的互联网平移到颠覆性创新,都是技术可供与技术行动者的可供感知及其应用需求双向互动与协同演进的结果。元宇宙时代新的技术将为数字广告的演进提供新的行动可能,重新激发行动者们在计算技术范式下逐渐丧失的创新动力,传播的场景化、运作的高度智能一体化、效果的沉浸化,将成为元宇宙技术可供下数字广告发展演进的三大重要面向,广告业也将由此进入一个新一轮的技术创新与技术革命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元宇宙具有似真非真的属性,似真性表现为观念或想象符码在感觉或者功能层面构筑出的“真实”效果;非真性表现在由思维生成的虚拟之物并非如现实客体一般具有物理意义,所以不存在事实层面的真实性。又因元宇宙的生产是肉身不在场,思维在场的实践,所以元宇宙实际是人类思维居住并进行“物质”生产的场所。没有人类思维的引领,数字技术无法自动承担元宇宙的建构工作,因而元宇宙的创生本质实际是思维数字化的实践,而非数字的直接创生。虚拟对人类创新思维解放的程度越高,思维对元宇宙世界的加工、改造、创构的实践能力愈强,反之元宇宙的发展也能反作用于人类思维灵性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然而,人类思维在元宇宙中的过度解放可能会带来两种不同方向的发展,一是造成人的主体性失落,沉溺于数字世界的符号狂欢,背离原则、人性与伦理;二是自我设限的消解,从固化的思维中脱离出来,寻求一种新的文明样态与人文形式。人类文明的前进或是凋敝取决于思维解放的偏向,只有时刻保持对元宇宙产生的可能危机进行预测与警惕,才能防止人类陷入科技带来的感性迷狂。  相似文献   

12.
福克纳最早创造性地发现了"异托邦"空间,并创立了"异质空间"理论,将其不断深化,他认为,与"乌托邦"一样,"异托邦"的异质文化空间可能是想象的真实场所亦或是非场所,可能是真实的亦或是是被想象和体验到的,因为空间本身就是"被观看的,被想象的和被直接体验的"①。王德威教授在《乌托邦,恶托邦,异托邦—从鲁迅到刘慈欣》一稿中认为:科幻文学属于"异托邦",对刘慈欣的《三体》赞赏有加,他把这个1900万年之后宇宙毁灭的故事总结为"是用一个未来完成式的说法来投射已经发生的事情。"②《三体》这部科幻小说在异托邦的叙事空间中,还加入了乌托邦、恶托邦的质素,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作者刘慈欣对传统幻想小说的一种超越,即用异托邦的空间叙事手法处理人和宇宙的关系,使其超越了简单的善恶、进化等传统想象,不仅提供了多种可能存在的空间,而且在探讨人类与宇宙的关系,研究现实等方面提出了方案。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技术、新思维与新方法,元宇宙的提出与实践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塑创造了新的契机,即深刻重塑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思维与方法.具体来讲,元宇宙新技术的应用,重塑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知环境、信息环境与文化环境等.元宇宙思维特别是数字全息思维、全身沉浸思维、创构思维与智慧思维的应用,重塑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模...  相似文献   

14.
元宇宙作为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将引发人类生存方式的时代变革,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向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技术契机与现实可能。元宇宙时代的来临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而言,既蕴含着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具体来说,元宇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新的情景构造、新的研究范式、新的教学方法,也衍生了数字异化、自我认知、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技术支撑等方面的现实挑战,需要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积极应对,借助元宇宙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质赋能。  相似文献   

15.
"元宇宙+教育"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其深度沉浸体验、具身社交网络、群体自由创造、社会生态文明以及虚实融生共在等特征为构建虚实融生的未来教育形态提供了新可能。教育元宇宙为教育新基建建设提供了新方向,为高质量教育教学提供了新支持,为学习过程提供了新场域。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以及学习分析等技术的加持下,教育元宇宙将会构建成以资源生态、社会交往、探究学习和评价系统等为核心的智慧学习空间,形成虚实融生和跨界探索的学习模式,最终实现以现实物理世界为核心的教育元宇宙与星际文明共在的未来教育形态。教育元宇宙将会在泛在可验证的智慧学习、深度沉浸的体验性学习、跨时空的深度协作发现式学习以及虚实融生的协同知识生成学习等方面对现有教学产生重要影响。教育元宇宙的未来发展需要制定通用技术标准、构建研发共同体、探索教育元宇宙教育模式以及规避"缸中之脑"风险。  相似文献   

16.
2023年,关于元宇宙的热度开始消退,玩家开始思考如何深层次探索元宇宙,而虚拟数字人正是打开元宇宙大门的一把钥匙,是教育元宇宙的敲门砖。虚拟数字人与教育的融合发展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教育虚拟数字人目前发展尚处于萌芽期,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会不断遇到并突破各种瓶颈,目前国内对教育虚拟数字人的研究尚少,缺乏对其应用场景的分析与理性审思。基于此,研究聚焦在教育虚拟数字人相关概念上,首先剖析教育虚拟数字人的应用场景及国内外相关案例,接着对教育虚拟数字人进行理性审视思考,同时制定防范策略,最后探讨了教育虚拟数字人的未来价值将体现在哪、又将走向何处等问题,以期为教育虚拟数字人促进教育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考考你     
《少年科学》2007,(Z1):164-164
本期的"科学"和"追星"栏目都是关于天文的,那些炫目的星空图是否引发了你无限的遐想?宇宙碰撞终结了恐龙时代,改变了宇宙的每一个历程,更新了星系,创造了新的恒星以及每一个新的世界……而为了更好地探索宇宙,人类把"哈勃"送上了天。17年来,它一直是人类在宇宙中的"眼睛",为我们传递着深不可测的空间信息,为天文探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元宇宙在文艺实践中已然成为一个媒介事实,并改变了既有的文艺观念。首先,元宇宙带给艺术以临场性的全书写话语,并形成多模态艺术的全新形态,于是艺术作品开始面对从静态文本走向动态生成、从单一媒介到跨媒介存在的“后媒介状况”。其次,元宇宙主体从单一的天才式的艺术家走向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的包括“非人类主体”在内的艺术“共创者”;从追求严肃性、艺术性和深刻性的思想者走向追求娱乐和自由的“玩家”。再次,现实世界被虚拟世界遮蔽,艺术本体处于缺失状态,元宇宙艺术走向“表现型”的艺术类型;平滑性对异质性的取代使得艺术陷入快感和欲望化追求,从而丧失崇高性、超越性和批判性;当然,艺术本体的虚拟化也赋予艺术以新的潜在性,即复魅了数字艺术的“数字灵韵”。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类起源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很长时间了,但是至今仍不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人类的起源,联系着生命的起源、地球的起源、宇宙的起源。而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又怎样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在地球之外是否存在像人类一样有智慧的生命?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人们。在宇宙中,地球是那么渺小。一向自以为聪明的人类,想要参透宇宙的奥秘,似乎就像小蚂蚁想要参透人类的奥秘一样?  相似文献   

20.
元宇宙概念爆火以后,引发了教育领域的关注,但尚缺乏理性认识。因此,有必要对元宇宙本质及其教育意义进行思考。元宇宙是超越时空规则的虚拟实境,可连接任意时空的真实世界,擘画未来教育新形态。教育元宇宙延伸了知识呈现的形式、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现实生活世界,让学生获得知识生产的在场体验和直接经验,体验知识传播、知识建构、知识应用、知识生产与创造的过程。同时,学习者与世界的互动,影响了人类社会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并延伸至现实生活世界,促进知识学习真实发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元宇宙赋能教育的可能应用场景,分析有待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关键和潜在的教育价值与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