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通过样本分类进行一般回归分析,研究房价差异对于我国居民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房价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呈U型分布,即随着房价的上升,无房家庭和至少拥有两套房的家庭消费增长最多,其中财富效应在至少拥有两套房的家庭体现得最明显,"绝望消费"在无住房家庭中普遍存在,负债程度低的只有拥有一套住房的家庭消费意愿相对较高。应提高房地产市场供给的配置效率,完善住房金融市场,合理调控房地产价格,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研究》2005,(2):32-32
连续数年关于中国城乡居民储蓄目的的调查显示,教育费用的持续攀升已经影响了中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倾向,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被排在第一位,超过养老和住房。  相似文献   

3.
调查问卷回收后,应用归纳分析的方法从安徽乡镇居民的消费能力入手,具体分析了乡镇居民职业分布、家庭收入状况、乡镇家庭人口结构等情况,在乡镇居民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就安徽乡镇家庭对消费心理压力程度,以吃喝、穿着、家庭日用品、家电家具花费、医疗花销、教育消费、住房消费、农资消费等因素对家庭影响的敏感程度,考察乡镇家庭的消费热点及消费倾向,提出了扩大安徽乡镇居民消费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研究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五个抽样年的追踪数据,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法(PSM)并建立结构方程中介模型,围绕初中阶段的课外补习参与对高中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及其在家庭资本影响高中教育机会获得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初中阶段的课外补习参与在家庭资本与是否升入高中以及是否升入普通高中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在家庭资本与是否升入重点普通高中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以上结论说明,由于课外补习的强势介入,教育发挥社会再生产功能的作用机制已发生转变,课外补习和学校教育在教育发挥社会再生产功能过程中的联合作用机制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农村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综合了代表性专家的意见,系统分析了中国农村教育消费的现状。中国教育消费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与家庭收入增长相比其速度惊人,这样的消费给农村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家庭收入和教育收费不平衡。面对升学的压力,许多中、小学生失学现象严重。提出九年义务教育要落实、开展农村技术教育、改变大学高收费和调整教学课程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10个城市共98所幼儿园中的7718个3-6岁儿童家庭进行了有关学前教育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市3-6岁儿童家庭的学前教育消费主要用于支付幼儿园费用,在保教费、捐资助学费方面的支出存在较大的家庭差异;贫困家庭的学前教育消费支出负担最重;城市发展程度、家庭收入、幼儿园类型和幼儿年龄等因素影响家庭的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水平.  相似文献   

7.
国外有观点认为当前的绿色教育是失败的,绿色教育并不会使消费者产生强烈的绿色消费意愿。以中国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愿。从作用机制上看,在绿色教育和绿色消费意愿关系中,消费者绿色素养和绿色消费态度不仅分别产生中介作用,而且通过绿色素养提升绿色消费态度产生链式中介作用。多重中介效应表明,相比绿色素养,绿色消费态度的中介作用更强。比较正式绿色教育和非正式绿色教育,非正式绿色教育对消费者绿色消费意愿的影响更大。总体看,在中国,绿色教育在促进消费者绿色消费意愿方面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8.
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因素,又有精神的因素;既有社会的因素,又有心理的因素;既有社会再生内部的因素,又有社会再生产外部的因素;既有影响宏观消费结构(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因素,又有影响微观消费结构(各类消费资料内部各种消费品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受到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影响,为了探讨学校适应在亲子关系与初中生生活满意度关系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亲子亲密度量表、初中生学校适应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9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亲子关系、学校适应和初中生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亲子关系能够正向预测初中生生活满意度。(3)学校适应在亲子关系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21%。本研究结果表明,亲密的亲子关系和高水平的学校适应能够提高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有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创业者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群体,创业如何影响创业者的消费,现有研究却鲜有涉及,本文通过实证得出,选择创业确实会影响家庭消费水平。选择创业家庭的耐用品消费、非耐用品消费和总消费水平高于非创业家庭;随着创业年限增长,家庭的耐用品消费、非耐用品消费和总消费会随之上升;创业年限增长与创业家庭的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创业年限增长对创业成熟期家庭消费的影响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生育政策不断调整的现实背景下,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究了未成年子女数量与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与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呈正相关关系,剔除无未成年子女家庭样本以及解决内生性问题后,实证结果仍具有稳健性。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未成年子女数量对低学历户主家庭、农村家庭及无老人抚养负担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效应更高。最后,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储蓄率是未成年子女数量影响家庭风险资产投资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初三学生好奇心对主观学业负担影响的内部机制。研究采用好奇心问卷、课堂满意度问卷和主观学业负担问卷,对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被试7728人。以好奇心为自变量,主观学业负担为因变量,课堂满意度为中介变量,性别为调节变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表明:(1)好奇心对主观学业负担的直接效应显著且通过课堂满意度对主观学业负担的间接效应显著,课堂满意度在好奇心与主观学业负担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2)好奇心影响主观学业负担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性别可以调节"好奇心-课堂满意度-主观学业负担"的前半路径和后半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驱动下,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利用中介效应模型,从消费升级角度研究电子商务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明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消费总量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均能发挥显著中介作用;电子商务发展在加快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的同时,还有助于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变革,推动各产业升级发展。为此提出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建议。电子商务发展仅对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积极作用,这一效应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并未体现,电子商务发展有利于东部、中部和西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跃升。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是社会消费群体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有着自己所特有的消费特点,分析高职学生的消费特点,研究其发展趋势,对指导高职学生理性消费,减轻家庭负担,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性教育方式、自尊水平对青少年性价值观的影响。使用“父母性教养态度问卷”“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中的“性价值观分问卷”以及“Rosenberg中文版自尊量表”对重庆5所高级中学共9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家庭性教养方式问卷各个维度同自尊总分以及性价值观分问卷的各个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2)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模型中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家庭性教育态度对青少年性价值观的影响机制,这表明家长需培养积极的性教育态度,创造轻松的沟通氛围,帮助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此外,未来研究需优化研究工具以及进一步探明自尊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6.
居民消费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房地产市场又与微观居民家庭密切相关,住房政策的调整会通过家庭支出结构,进而对消费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3—2019年中国城市数据和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定量考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影响居民消费的效应和机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去库存政策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和城市的影响更大,对非生存类商品消费产生了更明显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这一结果源于家庭住房支出增加产生的挤出效应,房价上升的财富效应不够明显。为破解稳房价、促销费和去库存的“不可能三角”和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在坚持“房住不炒”基本方针不动摇的前提下,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降低房地产行业对宏观经济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7.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的爆发与蔓延对我国经济生产活动造成持续冲击,在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负面冲击阶段,城乡居民消费是畅通国内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高等教育扩张存在着独特的“逆经济周期”现象,教育财政支出为其扩张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可以从供需两侧有效牵引带动城乡居民消费。本文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发现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会显著“挤入”城乡居民消费,具有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积极作用。在城乡居民消费异质性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提振农村居民消费也表现出更强的牵引力。与此同时,城镇化水平在此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方式,深入影响着城乡居民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利用DID模型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之于城镇家庭消费的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家庭的自付医疗消费支出没有明显的影响,而非医疗消费支出大约增长6.9%,可见2007年开始实施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效地防止了居民因就医所导致的医疗保健支出迅速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家庭非医疗消费起到了保险作用。同时,医疗保险的政策效应存在着明显的群体差异和区域差异:一方面,不同收入组家庭消费对医疗保险的反应存在着异质性,中低收入家庭的参保后消费支出有显著增加,而高收入组家庭的消费行为则没有明显变化;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家庭消费对医疗保险的反应也存在明显不同。有鉴于此,各级政府应不断优化公共支出结构,提高政府对医疗保障资金支出比例,形成医疗保障投入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使医疗保障体系能持续引致居民消费的增长。此外,政府还应逐步使医疗保险在各地区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待遇水平相互衔接,平衡区域间的保障水平,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这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回归分析法测度住房公积金对住房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可看出住房公积金对住房消费的影响较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且住房公积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滞后于住房公积金对住房消费的影响。要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对住房消费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应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积极营销贷款,完善担保机制,逐步实现住房公积金使用的大众化,并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家庭亲密度、友谊质量和青少年社会信任之间的关系,可为社会信任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文章选用家庭亲密度量表、友谊质量问卷、社会信任量表对2328名在校中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家庭亲密度与社会信任(r=0.31, p <0.001)和友谊质量(r=0.39, p <0.001)呈显著正相关,社会信任与友谊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41, p <0.001);(2)友谊质量在家庭亲密度和青少年社会信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10%,家庭亲密度、友谊质量、社会信任三者之间关系密切,且友谊质量在家庭亲密度和青少年社会信任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