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新时代的视角对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进行了解读,结合内蒙古新闻网的具体作法总结了内蒙古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的实践经验,并提出内蒙古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平等化、理性化、多元化、常态化的实施前景.  相似文献   

2.
网络诚信缺失或有网络诚信缺失引发的网络舆情的导控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性问题,在治理路径上有以道德诚信为主导和以契约诚信为主导的两条治理路径.本文以网络舆情导控为视角,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网络诚信缺失的原因,探究网络舆情导控视阈下网络诚信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拓展了网民对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展现了网络时代民主监督的威慑力,加快了信息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也助长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泛滥,影响和破坏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和公私信息安全。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消极影响的产生,涉及到诸如官僚群体的廉洁程度、执法水平、诚信等方面,还涉及到网络运营商和网民的道德自律意识和有序政治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介绍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概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方政府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发展的现状,对内蒙古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实践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成因、传播与导控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要举,对网络舆情基础理论、网络舆情与网络舆情事件、网络舆情导控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释.认为网络舆情研究要立足本土、放眼全球、以构建“和谐世界”为基本价值理念,既要运用会计算的原理分析和管理互联网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的舆情信息,又要从技术角度维护复杂巨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要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混沌理论和自组织原理来解读复杂巨系统网络舆情导控机制.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助于宣泄社会压力,对发扬民主、加强监督、科学决策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因为对指向公权力的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的关注而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如何导控网络舆情,化解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提升政府公信力是网络时代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四川会理悬浮照事件为例分析了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时存在的问题、根源,进而探讨化解舆情危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与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是守好意识形态主要阵地、打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和储备时代所需专门人才的需要。但高校网络舆情面临网络存在虚假信息、高校管理人员舆情治理意识薄弱以及舆情治理能力匮乏等问题。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面临的现实困境,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并从遵循治理目标、筑牢危机意识、划分类别等级和培育中坚力量等方面提出优化舆情治理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问政的逐渐兴起,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面临新的考验。能否正确应对"网络问政",提高"网络问政"能力,已经成为贴近民众、走群众路线的一种新要求。本文试图就提高网络民意回应能力、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提高网络媒体环境下执政能力等方面论述党政领导干部网络问政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当前,网络舆情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着高校稳定和发展.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特性的分析,结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认知的调查结果,提出了网络舆情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网络舆论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价值冲突、信息安全的威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教育空间与时间、评估的挑战.通过对思想教育工作面对的困境进行研究,对如何做好在网络舆情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的角度出发,对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及生成进行了分析,深入探究了网络舆情的生成逻辑,对于进行网络舆情导控、加强网络诚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网络媒体迅猛发展,凸显了网络舆情的强势地位。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环境载体。在此背景下,研究网络舆情本质及其特征,分析网络舆情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寻求应对策略,以期实现网络舆情强势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网络问政"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沟通手段的不断丰富而兴起的一种政治现象,在中国正方兴未艾。网络问政时代的到来,既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积极应对这些新的挑战和考验,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已经成为我党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网络舆情内涵、特点及其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做好应对工作。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点,进而论述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网络舆情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  相似文献   

15.
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是当前公安工作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公安机关网络舆情机制,主要包括汇集分析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对机制及表达机制4个要件,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公安机关网络舆情机制的建立,能够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对于加强公安机关自身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引导人们积极投身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网络舆情作为一种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新兴的游离于主流现实言论环境以外的信息表达渠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广泛运用,影响深远。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隐蔽性、突发性、盲动性、深刻性等特征,与高校大学生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复杂化。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高校网络舆情,切实发挥网络舆情的正面效应,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7.
网络问政近年来发展迅速,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网民的参政热情高涨,并呈现出网络问政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河南省的网络问政情况,以郑州市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河南省网络问政的发展前景,河南省网络问政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如何构建成熟有序的网络问政体系。  相似文献   

18.
实践思维:网络舆情研究的逻辑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传统思维的标志。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网络舆情研究的方法论层面,实践思维是其研究的逻辑前提,在研究中具体化为:开拓网络舆情研究新领域、把握网络舆情演变机理、提升政府网络问政能力。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情作为传统舆情与现代传播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释放的倍增效应对现实社会具有极大影响力.以风险防范的视角,对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本质内涵、演化逻辑、传播机理、现实困境等展开系统分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道德约束、法律规制、应急处突等多元协同效能,积极构建党政主导的网络舆情治理共同体,助力网络舆情风险实质性化解,已成为新发展阶段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政治环境已经在我国形成和发展,并逐步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网络舆情,是当前网络环境中最大的政治。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思想最活跃、素质较高、涉网最多的群体,是网络舆情的直接参与者,更是网络政治环境中的重要力量。如何把握好当前网络舆情的方向,如何积极应对网络政治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这都是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