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夏晓勤 《阅读》2014,(10):22-23
平时熟悉的家人、老师、朋友,要在作文中描写出来时,却往往让很多同学发了愁。该怎样才能把一个人描写得既生动又形象呢?人们常说:“言为心声。”就是说语言是能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可见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很重要。小铅笔头:我最怕写人了,我的作文总干巴巴的,写不了几句,怎么办呢?小书虫:哈,我有一招!叫:“人物勤开口!”用了我这招,写出来的作文可生动了。  相似文献   

2.
梅志军 《阅读》2014,(47):28-29
<正>如何写活笔下的人和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老师觉得有这么两句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可以帮助我们写活人和物。眉毛胡子一把抓说到"眉毛胡子",很多人就想到人物的"外貌描写"。确实,写好外貌,才能将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外貌描写,包括对人物的体态、容貌、衣着、神情等进行描写,但是不是要在作文中面面俱到将人物的这些方  相似文献   

3.
李海华 《阅读》2014,(38):22-23
平时熟悉的家人、老师、朋友,要在作文中描写出来时,却往往让很多同学发了愁。该怎样才能把一个人描写得既生动又形象呢?人们常说:"言为心声。"就是说语言是能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可见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很重要。小铅笔头:我最怕写人了,我的作文总干巴巴的,写不了几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4.
小说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要描摹人物外部的或内心的动作,只有精心选择词语,构成鲜明生动的写照,才能塑造好典型形象,有效地揭示生活的本质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动词最富于形象性和生动性,往往能着一字而神情毕肖。  相似文献   

5.
写好描写人物的作文一直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以往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把总结出的写好人物的方法在课堂呈现后,学生练写。但我们是以单元教学为依托,引导学生在众多写人的文章中自行总结归纳写好人物的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人》的创作中,曹禺成功地借鉴了契诃夫戏剧创作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一、不再用奇特的事件去写悲剧,而采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写了一部讽刺喜剧。二、成功地塑造了几个本性善良却不能适应生活的喜剧人物。三、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明显减缓,人物内心的冲突得到强化,内在戏剧性有所突出。在借鉴外来经验的同时,仍保留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两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  相似文献   

8.
管晓成 《阅读》2011,(12):21-23
很多同学都会问:怎样把作文写好呢?很多人会告诉我们:要观察。可是怎样观察呢?下面这五招教你掌握观察的方法。1定目标法国大作家罗丹说:"最美的题材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人和事物。"我们来问问自己:一天下来你记得老师和同学的穿着吗?能够说出你们家楼道的台阶有多少级吗?还有学校的花坛数量和小区的楼房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注重语感训练和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生动活泼地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把作文写得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0.
刘艳斌 《阅读》2015,(14):22-23
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即使只见过一面,其行为举止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文章也一样,抓住人物的特点,多角度描写,就能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印象深刻。一、描写行动,让人物“站”起来作家老舍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的确,动作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动作描写,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往往是个性化人物的特有标志。因为一个人的行动、动作最能反映他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所以同学们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人物的行为举止写具体,才能写“活”人物。例如:爷爷拾起我随手扔掉的饼干包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作家老舍曾指出:“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各异。”是呀,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什么样的人就应该说什么样的话。因而描写好人物的语言,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祁黄羊》中有关人物的对话描写。(一)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主公问…  相似文献   

12.
陈林 《阅读》2014,(43):28-29
<正>每一篇作文都是写出采的,但是谁写出来的,有时候却说不清楚。有孩子要说:"作文当然是我写出来的!"如果我们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就能理解了。这篇作文确实是你想写的吗?这篇作文是不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或者感情?这篇作文是不是已经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思想或者感情了?好的作文一定是自己"想"写的。这个"想"由谁来断定?当然是由作者来定,因  相似文献   

13.
现代作家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和语文教育经验,对生活作文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认为生活是作文的基础,关于生活作文的内涵,要注意把握这样四个方面:作文即生活,克服为难情绪;要写熟悉的生活;要不断积累,拓展新的生活领域;对生活要有真知实感。在生活作文的路径选择上,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去了解生活,熟悉生活,深入生活,而关键是要善于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多读书,以开阔眼界,提高见识。  相似文献   

14.
我以前曾看过晚清学者俞樾写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富翁的儿子问老师:“‘一’字怎么写?”老师说:“一划。”“‘二’字怎么写?”老师说:“二划”。“‘三’字怎么写?”老师说:“三划”。他恍然大悟:“原来天下的字是这样一划一划地连下去的!”这时,他父亲正好要聘请一位能抄抄写写的人,他连忙阻止:“何必要花钱雇人呢?这事儿我完全可以干好。”他父亲听了当然很高兴。一天,他父亲要他写请柬请一位娃万的人来做客,等了好久.他也没写好。他父亲几次派人催他,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一种语言表达活动,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而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学生的作文兴趣呈现出相当明显的两极趋势,许多人兴趣不高,认为是一种苦差使,讨厌作文,惧怕作文,逃避作文。每逢作文,产生抵触情绪,不想写不愿写,甚至长期不写作文,把作文看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这便在教与学之间形成了一道无  相似文献   

16.
李波涛 《阅读》2012,(10):28-29
翻阅本期的四篇习作,发现小作者们虽然写的内容各不相同,但都能在记述时紧紧围绕"自己的",把作文写得生动、有趣,让人读起来仿佛有和他们一起快乐,一起经历难忘时光的感觉。一、写自己熟悉的内容。作文是否成功,首先在于内容是否真实,真实的内容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和作者同喜同忧。曹炳森同学的《第一次买菜》中的到菜场去买菜,孟一凡同学的《"钓鱼迷"爸爸》中和爸爸一起钓鱼,李慧颖同学的《竞选大队委》中那  相似文献   

17.
周婷 《阅读》2008,(11):22-24
同学们,人物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态等,虽然它在作文中占的分量不重,但如果写得好,不仅会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突出人物精神品质,烘托主题思想。人物外貌描写可有讲究了:  相似文献   

18.
做人与作文     
亲爱的同学,虽然我与你素不相识,但是,如果我读了你的作文,我可以从你的作文中读出你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信吗?这里还要声明一句,那必须是你的手写稿,原汁原味的那种哦。你可千万别以为我是个算命先生啊。有一句话叫“人如其文,文如其人”,你听说过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作文就好像一扇窗户,透过它,我们的气质、秉性常常会显示出来。性格活泼的孩子,他的作文里往往流淌着欢快的小溪,一路丁丁冬冬;性格沉静的孩子,他的作文宛如夜晚的月亮,安详地吐洒着银辉,均匀而静谧;开朗乐观的孩子,他的作文里总是充满明媚的阳光,每一句都是催人奋进的号角;…  相似文献   

19.
爱上写作     
孙伟 《阅读》2007,(9):23-25
小朋友,你喜欢写作文吗?其实这个问题呀,不需要你亲口回答。我只要看看你写的大多数作文是老师、家长布置的呢,还是你自己要写的,就可以知道答案啦。写作文不应该是完成老师或家长布置的任  相似文献   

20.
一壶水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快要支持不住了。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风吹日晒中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就用力抽水,却一滴水也没有。他失望到了极点。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了。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满满一壶水。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