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翻译过程是在译入语中找出与原语对等的表达法的过程。由于英汉语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不同,各自的词法、句法、篇章结构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讨论英汉对比在翻译中的应用,并从词法和句法等方面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西方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入手,介绍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学上的一个重要区别:英语顷向于使用抽象表达法,汉语顷向于使用具体表达法,并通过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讨了抽象与具体表达法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种语际交换过程,但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符号的转换。它涉及到两种语言负载的文化,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本文从跨文化认知语用对比分析的角度,对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两种语言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就语言习俗、联想意义、词汇差异三个方面对语用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在翻译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在教学中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矛盾表达法?它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呢?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运用和讲授这个方法呢?矛盾表达法能给人一种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中的奇妙效果,它是语言中一种奥妙生动的修辞方法。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碰到这种情况,如果不懂矛盾表达法,就难以透彻地理解,因此掌握矛盾表达法有重要的意义。矛盾表达法更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传达着社会文化发展的信息.英汉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习语表达法的差异.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本文着重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了习语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并借助异化归化翻译理论的灵活运用,提出了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杨茜  任昭迎 《考试周刊》2014,(52):23-24,10
英汉两种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并不是字对字及词对词的简单转换,而是会受很多因素,诸如上下文背景、文化背景、用语习惯等的影响。本文从一篇翻译实例入手,分析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对比及翻译。  相似文献   

7.
林芳 《英语广场》2023,(20):120-123
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不可避免地会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进行比较,特别是当学习者进行翻译时。因为翻译是一种涉及两种语言的活动,所以与对比分析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描述对比分析与英语学习、翻译行为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可以分为两种:微观语言对比和宏观语言对比。根据对比分析得出的差异结果,教师可以预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或会犯的错误,从而决定在教学中针对哪些语言内容进行重点处理。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对比、比较与翻译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要确定两种语言中的表达在翻译上是否对应,就必须对语言中的词汇、语法、篇章、语用等方面进行对比与比较。鉴于语言翻译中词汇的翻译是句子和篇章翻译的基础.本文拟从词汇的音译与意译活动中,探讨其在英汉翻译中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9.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下实际交际过程中的运用与理解。小说中的对话翻译就是一种在特定情景中的间接交际语,译者从人物对话中获取相关信息再将其传递给译文读者。小说对话翻译的好坏,不仅影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而且影响读者能否顺利阅读等等。所以在翻译小说对话的过程中,译者要结合原文语境,正确推理并理解会话含义及原作者意图,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恰当的词汇进行原文信息的传递。通过《聊斋志异》的两个不同英译文本对话翻译的对比分析,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方面来阐释语用学在对话翻译活动中的作用,进而阐明语用学在对话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佘梦瑶 《中学生英语》2013,(10):121-122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意义的交流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这种语言转化成目标语言不是生硬的,而应该结合一定的情景语境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动态对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过程中要达到的"功能对等"。本文将从情景语境谈起,通过对廖美珍教授翻译的杰克·伦敦小说《在亚当之前》的原文和译文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围绕词汇、句法、篇章、文体四个方面来探讨该译作是如何实现功能对等的。  相似文献   

11.
在对鲁迅翻译的研究中,存在着忽视译本考察、简单聚焦译入语文本以及误用译出语文本等问题,导致许多结论得不到具体实例的支撑,也难以引发更深入的鲁译研究。其原因除鲁译作品多、文体繁杂外,鲁译本身的复杂性及鲁译研究者的身份、学术背景等因素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简单转换,更表现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结合对比理论,本文着重从词汇、句式结构两方面探讨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教学间的联系,揭示和强调了汉英语言对比分析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万正发  戴领 《铜仁学院学报》2012,14(2):65-67,71
随着翻译能力进入多元能力的研究阶段,翻译能力的核心——转换能力亦备受关注。文章运用语境分析模式"自上而下"地阐释转换能力的三大次级能力,即文化对比能力、情景对比能力和语言对比能力,并据此提出一些培养方法,以期为翻译教学中如何培养转换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4.
运用语境分析模式从文化对比能力、情景对比能力和语言对比能力三个方面“自上而下”地构建转换能力阐述模式,能更系统地认识转换能力,并为翻译教学中如何培养转换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5.
篇章语言学(或言篇章分析、语篇分析)不仅可以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主要供体,而且也应成为翻译教学的一个主要供体,加强对师生的篇章意识的培养,在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加强篇章对比分析,对于我国的译学构建和切实提高我国的翻译教学水平,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鲁迅的著名短篇小说《一件小事》及英译文为语料,以语篇翻译理论为方法,重点分析不同的中文语篇衔接手段及其在译文中的映现,说明这些衔接手段在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中的作用,最后总结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英汉两首诗歌的译文的分析,所分析的英语和汉语诗歌都是属于同一诗歌类型,即意象主义诗歌。通过对英汉诗歌译文的对比和分析,找出此类诗歌翻译的特点。这对我们诗歌翻译,无论是汉语诗歌英译,还是英语诗歌汉译,都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丁薇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1):99-102
翻译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翻译教学、英汉对比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以及中介语对比分析和差错分析等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为理论背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资源进行整合,提出了构建翻译教研网络平台的设想。通过与传统课堂翻译教学相比,该平台能将翻译教学与研究有效结合,实现师生共享资源,教研相长,同时也有利于个性化翻译教研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从篇章语言学、话语分析、对比语言学、修辞学等角度综合考虑,选择了语篇翻译测试的八个测试点。经测试和问卷调查后,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客观地检查学生的语篇翻译解构、重构能力。进而探讨翻译教学在培养语篇翻译能力方面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