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当你发现孩子们在做事情遇到问题时,虽然你会尽力甚至费力去用道理引导,然而当你转身离开后,孩子们依然用当初的行为,"回馈"着你的道理,于是乎,我们会说这孩子怎么这么认死门。可是也许会在某一天,你一直不解的事情,在孩子们的"提示下",会"恍然大悟",那随之而来的便是对教育的深深思考。就如同下面这件事,让我再一次明白——蹲下来,更能读懂孩子的心。今天上午大班的孩子正在户外活动,一个女  相似文献   

2.
心灵的眼睛     
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其中会伴随各种各样的心理体验,他们的内心也和我们成人一样丰富多彩。他们也有自己的喜与忧,对事情也有自己的看法。不同的内心感受会形成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我们教师应帮助孩子,让他们的内心永葆宽容和澄明,形成一种愉悦的心态,这样他们的人生才会永远充满阳光。(孙铭)  相似文献   

3.
活动思路 孩子们的年龄是爱心萌动的年龄,孩子们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爱心,老师讲一个感人的故事就足以让孩子们动情数天。每年当三月的春风吹拂大地,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市的福利院,因为那里生活着许多渴望爱的孩子,而其中大部分的孩子为学龄前儿童。同样是孩子,福利院的孩子就不那么幸运,没有了爸爸妈妈的疼爱呵护,多少有些伤悲和心酸。为了激起孩子们内心的爱,同样也为了让孩子更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带领孩子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爱心行动……  相似文献   

4.
转眼间, "孩子王"已经当了二十年.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风风雨雨中,我感受着孩子们带给我的快乐、幸福、懊恼、沮丧……静下心来想一想,当孩子们为我们带来不悦时,我们是否想到:我们的教育是否偏离了孩子的内心轨道?是否使孩子在教育中感受到了快乐?  相似文献   

5.
徐小明 《学子》2015,(2):38-39
品德教育中我们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说真话、露真情、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这深藏在人内心的真情却是最难流露出来的。相反,在课堂这样特殊的环境中不经意的一个小小的实物或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却能流露出孩子们的真情。在教学"我的爸爸和妈妈"时出现了这样的一幕:课前我让孩子们带来一张全家福。上课时,我让他们把照片拿出来,看得出所有的孩子都很爱护这张照片,生怕被弄坏,也有的孩子跃跃欲试,想上来介绍自己的家庭。这时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朝向     
当下,在社会转型和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许多人看来,让孩子上好大学赚大钱已异化为教育的目的。他们可能忘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使人成为人,帮助人寻找自己,并成为最好的自己。无论是教育者或是受教育者,明白教育的目的和方向是极其重要的。当"寻找自己"成为孩子们求学的目的时,没有哪一个孩子有理由放弃学习。当"让孩子寻找自己"成为教育者的理想和信念时,教育活动事实上是一种帮助,帮助孩子通过学习来做最好的自己。如此,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会弥漫着应有的期待与鼓励、  相似文献   

7.
徐曼曼 《教育》2012,(31):31
"小孩子没有自知之明,需要从身边的‘镜子’中去寻找自己,要从欣赏的角度去反射孩子,让他们看到一个‘美’的自己。"这是北京市史家小学通州分校语文教师毕莉媛力主"欣赏教育"法的依据,她主张时时、处处、事事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孩子们的优点,通过信任并尊重孩子,满足孩子内心的需求,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毕莉媛的"欣赏教育"法已经应用了10年,收效甚佳。与"欣赏教育"异曲同工的是"赏能教育",最早  相似文献   

8.
亲近自然是孩子们最向往和渴望的事情,人与自然本身应该是融为一体的。可如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幼儿渐渐远离自然。当我们问身边的孩子"我们的食物是从哪里来"时,绝大多数孩子都说是从商店里买来的。因为他们很少体验甚至很少看见植物的种植和生长过程。春暖花开的季节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亲子户外活动,不仅能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更主要的是让孩子们真正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奇妙感觉。  相似文献   

9.
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管"闲事":在午睡时,虽然自己也没睡着,但看见其他孩子没睡着,就会大声检举,结果将几个熟睡的孩子吵醒;在吃点心时,如果发现哪个孩子打不开包装袋,就会有好几个孩子跑过去,抢着拆,导致吵架;厕所里我班孩子和邻班孩子发生冲突,我班的其他孩子就会去帮……而每次发生此类事情时我都会对孩子们说:"管好自己,别管闲事。  相似文献   

10.
德育在我们的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在今天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寻找到佐证。但从孩子的言谈举止中,我们有一个共识:德育的效果一般仅体现在孩子们的作文和表演中,没有深入到孩子的内心,化为孩子们的行为。德育教育能否像绵绵春雨,以慢慢飘洒、长时浸润的方式,鼓励孩子们去追求崇高的精神、健全的人格、美好的习惯、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1.
昊昊变了     
正昊昊是上学期从大班转入我们班的,初次见面给我的感觉是孩子还算懂事,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人意想不到。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们都在认真听老师说话,只有昊昊绕着教室来回转圈到处溜达,开心时就自言自语,不开心时大声喊叫、发脾气,动不动就与小朋友打闹,还时不时来一句:"你给我滚,我不喜欢你这个臭老师。"为了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相似文献   

12.
陈国花 《成才之路》2013,(13):41-41
新课标倡导"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这样的课堂就要求教师恰当地点拨,与学生思维碰撞。课堂上孩子能否打开心扉、放飞思维、表达分享,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精心的教学设计、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总是唤不起孩子们表达自己见解的欲望,是什么原因?"老师,我怕,我怕说错了。"这是孩子的内心啊!"怕"是没有自信的表现,试想一个怕说的孩子,怎么去表达自己的见解,怎么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收获呢?所以,想让孩子们敞开自己的心扉  相似文献   

13.
德育在我们的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在今天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寻找到佐证.但从孩子的言谈举止中,我们有一个共识:德育的效果一般仅体现在孩子们的作文和表演中,没有深入到孩子的内心,化为孩子们的行为.德育教育能否像绵绵春雨,以慢慢飘洒、长时浸润的方式,鼓励孩子们去追求崇高的精神、健全的人格、美好的习惯、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一年级新生脸上的笑容总是特别地生动,也最令人心动。其实,孩子们灿烂的微笑源自他们敞亮的内心,因为他们都是带着奇异的梦想走进校园的。但是,当他们完成学业走出校园时,我们却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少孩子脸上的笑容已没有了进校时的灿烂,而眼里则多了些黯淡,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每位教师的深思吗?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孩子护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师,身处孩子们梦想的起点上,其位置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精心守护孩子们弥足珍贵的童真,让每个孩子一进小学就能找到幸福感。我想,只要孩子心中奇异的灵火…  相似文献   

15.
"没有了对话,也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服务于孩子,做孩子理想信念的引领者,首先要学会与队员沟通。在"六一"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听听孩子们的心声,看看辅导员老师是怎样与孩子们沟通的。  相似文献   

16.
孩子的安全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为孩子营造安全的环境是我们的责任,但孩子是否感到自己是生活在安全之中呢?我们的老师在北京和山东威海对部分孩子进行了调查,结果让我们惊讶,有很多孩子不认为自己是安全的。他们对校园内外不安全的因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看了孩子们的回答,我们应该做些反思,既要努力为孩子们创造安全的环境,也要让孩子们学习自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7,(Z1)
作文不是身外之物,作文之花绽放于孩子身心的沃土,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新的感觉。话题作文犹如一阵清新隽永的春风解放孩子们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得到心灵的放飞,促使学生直面自己的感觉,正视自己的内心,用自己的思想去碰撞这大千世界。  相似文献   

18.
让爱飞翔     
<正>从事教育五年,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在孩子的世界里摸索着。他们的世界是纯真的世界,是简单的世界,正是这纯真和简单让我脱离了世俗的繁杂。大家都说孩子们是明天的太阳,是祖国的花朵,可为什么我们的花朵慢慢地变成现在大家所说的温室里的花朵了呢?我们自以为很了解孩子,很爱孩子,他们必须听我们的话去做所有的事情。有时候孩子们需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学会"手放开"。让孩子自己去创造,去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幼儿的保护是现代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若我们没有做好对幼儿的保护教育,就会发生许多我们意想不到事情。唯有积极做好对幼儿的保护教育,从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这样才能使孩子们更好地避免发生那些不必要的伤害。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要从小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我安全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不知不觉,一晃眼的功夫,我在幼儿园已经走过了十七个年头,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渐渐地体会到了倾听的无穷魅力和力量。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要想让这张白纸变的五颜六色,我们幼儿教师就要学会倾听他们,我们的倾听能让孩子更愿意说出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帮助他们说的更精彩,能帮助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只有多倾听孩子的对话,多倾听孩子的表白,倾听孩子的坦然吐纳,倾听他们的心声,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解读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