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在田径运动员跳远项目比赛中,有不少运动员因为踏跳准确性差,导致失去夺冠的良机,更有甚者在及格赛或预赛三次试跳中全部犯规,取消决赛资格,使多年的汗水付之东流。下表是我国男、女跳远运动员和我校体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1928年~2008年共17届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运动员的各跳成绩、试跳情况与免跳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力求揭示世界最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表现特征与规律,为我国跳远比赛、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研究表明:(1)奥运会男子跳远比赛最佳成绩跳次分布特征为:前三跳创造最佳成绩的比例高;除第六跳外,后三跳其余跳次创造最佳成绩的比例不高。(2)免跳分布特征为:89.3%的免跳分布于后三跳,10.7%的免跳分布于前三跳;冠军选手的免跳申请占总免跳申请的50.0%,且免跳申请集中分布在后三跳。(3)试跳成功率、犯规率分布特征为:前三跳成功率高于后三跳;犯规率反之。  相似文献   

3.
在跳远训练和比赛中,踏跳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跳远成绩。在第23届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中运动员的实际跳次为52次,其中犯规13次,占实际跳次的25%.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在一次比赛中有力的一跳,越过9米,如果不是踩线犯规就打破了“本世纪比蒙8.90米男子跳远纪录不可超越”的预言。而我国的优秀跳远运动员刘玉煌在82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运动员水平十分接近的世界、国内田径比赛中,跳远比赛的胜负往往只由几厘米所决定,许多有实力的运动员常常由于助跑准确性较差而失去夺冠或取得好名次的机会。在悉尼奥运会的跳远及格赛中,我国参赛的男女4名运动员有两人3次犯规,很有希望夺得好名次的关英楠也因前两次试跳犯规,导致最终未能进  相似文献   

5.
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因多次起跳犯规,而不能发挥自己水平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世界高水平男子跳远比赛的踏板起跳成功率为75%左右,而我国的情况更差。第五、六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比赛起跳的成功率不足70%。1990年,年度比赛中仅为35%。由此可见,起跳犯规现象的普遍存在,已严重阻碍了跳远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随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要在快速助跑中准确踏板起跳,必须在3~6次试跳中提高成功率,并跳出最佳成绩。1988年奥运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跳远比赛时,起跳犯规或起跳脚未踏上起跳板的现象常有发生。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不能使运动员跳出最佳成绩。作为教师或教练员应加强对学生或运动员进行跳远助跑起跳踏板准确性的教学与训练。下面我根据多年来在跳远教学和训练中积累的经验,谈谈青少年运动员跳远踏板的准确性训练。  相似文献   

7.
在跳远项目比赛中,有不少运动 员因为助跑准确性差,而失去了夺冠的良机,更有甚者,及格赛和预赛3次试跳全部犯规,被取消决赛资格。多少年的汗水付之东流,可见加强跳远运动员助跑踏跳的准确性是跳远项目取胜的关键之一,也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解决的问题。一、准确性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青少年运动员跳远踏跳缺乏准确性,在测验或比赛中有时有很大的误差,这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知道,良好的运动技术的发挥,需要有全面的身体素质作保证。有些青少年运动员虽然掌握了正确的技术,但身体全面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8.
跳远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四个技术部分组成,其中助跑技术是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衡量助跑技术的标准包括助跑速度、助跑节奏和助跑准确性等,而助跑准确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运动员跳远水平的发挥。由于目前高水平的跳远运动员助跑距离加长,助跑速度更快,助跑步数多,极易造成起跳犯规现象。加之比赛环境的变化,比赛竞争的激烈性,助跑准确率成为跳远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的障碍。本文运用观察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全国第十届运动会跳远比赛的37名运动员(男19名、女18名)助跑犯规情况进行统计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9.
所谓因视觉差而造成的起跳犯规是指运动员在未踏上起跳板之前为准确起跳作准备时,通过视觉判断起跳板的位置,利用眼睛的余光踏上起跳板而造成犯规的现象。这种起跳犯规现象在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极为常见,也是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犯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和数理统计,对2004年至2013年间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中女子铅球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平均成绩、发挥率、最优成绩出现的轮次、有效成绩的变异系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世界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6.2岁,平均发挥率为98.79%,超水平发挥率为28.13%,夺冠成绩平均20.74m,前8名的平均成绩为19.52m,有效成绩的变异系数为1.67%;全部6轮次试投中,各轮次成功率逐渐下降,总体成功率为73.16%,前3轮较为平稳,后3轮明显下降;各轮次出现最优成绩频数无显著性差异,显著性水平P=0.126>0.05。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的平均年龄比世界平均水平小约2岁,平均成绩比世界平均水平略低,发挥率和变异系数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说明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技术比较稳定,但要提高绝对实力,加强每轮次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11.
短道速滑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犯规或有意或无意,但犯规的后果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轻者干扰比赛,影响运动员获得好的比赛成绩;重者会给运动员造成人身伤害,甚至使运动员过早地结束运动生命。通过对18次国际比赛中各种干扰关犯规的统计、分析,试图为我国短道速滑队参加世界比赛及抗干扰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每次比赛平均发生12例干扰犯规,占总例数(包括犯规和非犯规性的干扰)的46.4%;比赛中犯规干的性质、数量扰具有项目、赛场区域、滑行位置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跳远比赛时,起跳脚踩线犯规或起跳脚未踏上起跳板的现象常有发生。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不能使运动员跳出最佳成绩。作为教师或教练员应加强对学生或运动员进行助跑踏板准确性的教学与训练。下面我们根据多年来在跳远教学和训练中积累的经验,谈谈如何提高青少年运动员跳远踏板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在跳远比赛中,起跳是关键技术,踏板的准确性决定着运动员试跳的成绩,影响起跳的因素很多,其中踏跳的准确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据有关青少年比赛资料统计,在比赛中试跳犯规或不上板的情况占试跳次数的60%左右,还有运动员前三轮试跳失败而被淘汰,这说明在青少年的训练中,对助跑速度与踏板衔接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技术重视不够;为了提高青少年跳远训练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对我省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准确性的研究,来探研跳远运动员助跑踏跳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运动员的犯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决赛阶段的64场比赛的犯规情况特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类犯规情况都高于上届。全部比赛运动员共犯规2 349次,越位386次,红牌28张,黄牌345张。平均2.45min有1次犯规,14.93min有1次越位,16.7min有1张黄牌。淘汰赛场均犯规率高于小组赛。  相似文献   

15.
张德勇 《中华武术》2014,(10):18-19
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因踏板不准确一直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踏板不准确不但影响了运动成绩,而且使长期的汗水付之东流。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关英楠在比赛中,因前两跳犯规,导致最后一跳差10多厘米上板而未能通过及格赛,痛失取得好成绩的机会。因此,加强运动员踏板准确性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军波 《精武》2013,(17):144-144,146
通过对两届奥运会,两届世锦赛田径比赛中跳远、三级跳远起跳犯规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在橡皮泥显示板和起跳板都是白色的比赛中,运动员很难准确地踏上起跳板,甚至产生较高的犯规率,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建议橡皮泥显示板颜色应该区别于白色的起跳板。  相似文献   

17.
1 前言 田径比赛时,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具有波动性的特点,它随比赛的不同赛次或轮次而变化。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的因素很多;如运动员的临场经验不足,应变能力差,心理失常,技术失误,场地不适应,犯规等。 田径远度项目由于其与众不同的比赛方式,使运动员有3次或6次的技术发挥机会,而且每次都有可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经常有运动员助跑步点不准,不是起跳犯规被判罚试跳失败,就是起跳点离起跳板太远,吃亏太多。笔者多年承担学校田径队的训练工作,也参加过多年的校、县、市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跳远项目的裁判工作。在训练和裁判的过程中,我通过认真观察和分析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认为造成学生跳远运动员比赛时助跑步点不准的原因有四个,下面将把四个原因形成的过程及对策写出来,和各位同行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9.
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只有在助跑准确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体能,才能获得好的成绩。而运动员要想在助跑中跑的准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助跑速度是非常快的,有时候差一厘米就会犯规。尤其是青少年跳远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神经系统的活动相对不太稳定,兴奋与抑制过程的转换比较灵活,有时在运动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因此,在跳远训练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助跑的准确性。 我们针对助跑准确性不高的情况,采用专门的标记对运动员的助跑进行专门训练,在跳远运动员助跑的每步之间放置…  相似文献   

20.
提高踏跳准确性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及合理 性,便成为跳远技术中的主要矛盾。在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花费了较多的时间,提高助跑的准确性及合理性,但在实践中却往往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在比赛中如果犯规一个脚掌,我们就把原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